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春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5篇大气光学
  • 4篇湍流
  • 4篇光学
  • 4篇光学湍流
  • 3篇天文
  • 2篇折射率结构常...
  • 2篇探空
  • 2篇天文选址
  • 2篇湍流强度
  • 2篇激光
  • 2篇高空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数值
  • 1篇视宁度
  • 1篇天气预报模式
  • 1篇天体
  • 1篇天体测量
  • 1篇天体测量学
  • 1篇统计分析
  • 1篇统计学习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作者

  • 9篇青春
  • 7篇吴晓庆
  • 5篇蔡俊
  • 4篇李学彬
  • 3篇黄宏华
  • 3篇朱文越
  • 2篇饶瑞中
  • 2篇汪平
  • 1篇黄印博
  • 1篇周宏岩
  • 1篇崔朝龙
  • 1篇梅海平
  • 1篇钱仙妹
  • 1篇田启国
  • 1篇姜鹏
  • 1篇王海涛
  • 1篇吕洁

传媒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大气与环境光...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丽江高美古视宁度、等晕角及相干时间的探空测量被引量:12
2014年
对高美古的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廓线和常规气象参数廓线进行了探空测量.实验期间,白天视宁度ε_(FWHM)为3〃,等晕角θ_0为0.3〃,相干时间τ_0为0.4 ms左右.夜晚ε_(FWHM)为1.04〃,θ_0为1.00〃,τ_0为1.84 ms.通过计算TER(turbulent energyratio)以及Richardson数表明,视宁度主要来自近地面层和自由大气层湍流的贡献,边界层湍流贡献不大.距地面几米的强湍流层、对流层顶附近强湍流层以及风速梯度变化较大所对应的强湍流层构成了高美古湍流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
吴晓庆钱仙妹黄宏华汪平崔朝龙青春
关键词:天体测量学湍流天文选址探空
大气光学湍流估算模式及其相似性函数被引量:2
2016年
地表热通量和水汽通量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而Monin-Obukhov(M-O)相似性函数在计算近地层热通量和水汽通量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M-O相似性函数是大气光学湍流估算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因子。通过对合肥西郊35m铁塔上气象数据的分析,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一套全新的M-O相似性函数。将之与前人提出的相似性函数作对比,展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该函数大气光学湍流的估算模式中,估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条件和非常不稳定条件下,可以认为温度相似性函数等于湿度相似性函数,在弱不稳定条件下两者不再满足这种相似性。
蔡俊吴晓庆李学彬黄宏华青春
关键词:近地面层
两种估算近海面大气光学湍流强度方法的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选取随船观测的三亚地区2016-01-06至2016-01-09连续4天的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及温度、风速、相对湿度三种常规气象参数,基于后向传播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理论,分别建立两种模型并对C_n^2进行了连续3天的估算。结果显示,两种模型估算的结果在变化趋势及量级上均符合近海面光学湍流的一般特征和变化规律,并且可以表现出C_n^2的基本日变化特征,整体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1和0.8496。选取了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方差以及相关系数等统计量来衡量估算结果。分析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准确地估算出近海面的C_n^2,但在夜间弱湍流发生时估算值略高于测量值。为进一步提高估算的准确度,需要改进模式在夜间的估算效果。
吕洁朱文越蔡俊青春
关键词:大气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统计学习理论
利用中尺度数值气象模式预报大气光学湍流
光学湍流效应是制约光电工程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定量描述湍流效应与折射率结构常数(C2n)有关。对于具体的光电工程应用,一般可以用多种测量仪器进行C2n的实时实地测量,以定量分析湍流效应。然而,在许多光电工程的设计及可能的...
青春
关键词:大气光学光学湍流激光大气传输天文选址
WRF模式估算丽江高美古大气光学湍流廓线被引量:14
2015年
光波在大气中传输时,由于湍流的存在导致相位扰动造成光电系统的成像质量下降。自适应光学系统用于校正湍流的影响,但优化自适应光学系统性能以及大型望远镜在选址、设计和运行时都需要监测台址的光学湍流强度及其积分参数。测量高空大气光学湍流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由于测量方法的限制难以在全国大范围连续地测量。介绍了基于数值天气预报(WRF)模式,依据湍流参数化模型模拟得到光学湍流强度廓线。模拟结果与在高美古观测站探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的光学湍流强度廓线展现了高空大气光学湍流廓线的变化特征,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青春吴晓庆李学彬朱文越饶瑞中梅海平
关键词:大气光学参数化探空
成都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统计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统计分析了2014年4月至5月期间温度脉动仪和超声风速计测量的成都地区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数据。结果显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两种方法测量C_n^2的结果基本一致。与合肥地区相比,C_n^2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但转换时刻存在差异。在10^(-15)~10^(-13)m^(-2/3)量级温度脉动仪和超声风速计测量C_n^2的频数分别是74.05%、84.40%;小于10^(-15)的频数分别是24.07%、10.63%;大于10^(-13)的频数分别是1.89%、4.97%。温度脉动仪和超声风速计测量C_n^2的关系为y=-8.5694×10^(-16)+0.6520x,相关系数为99.24%,并简要分析了两种方法测量C_n^2偏差的可能原因。
青春吴晓庆王海涛汪平
关键词:大气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激光传输
典型地区高空大气光学湍流模拟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依据Tatarski大气光学湍流参数化方案,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模拟了高美古、茂名、乌鲁木齐等典型地区高空大气光学湍流廓线。并将高美古和茂名使用温度脉动仪实测的光学湍流与其对应的模拟数据做了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的光学湍流廓线与实测的光学湍流廓线吻合得较好,相关性在76%左右。高美古和茂名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利用WRF模拟高空大气光学湍流的方法是可行的,模拟得到了乌鲁木齐高空大气光学湍流廓线。结合这3个典型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不同气候类型下光学湍流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青春吴晓庆李学彬朱文越黄印博饶瑞中蔡俊
关键词:大气光学
基于天气数值预报模式预报高空光学湍流被引量:8
2015年
介绍了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运行流程、模式安装、模拟参数设置等。结合光学湍流的参数化方案,预报了大气光学湍流强度廓线,并与探空气球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预报的大气光学湍流强度廓线符合高空光学湍流的一般特征和变化规律,但廓线的形状与实测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表明,提高预报精度需要改进高空湍流外尺度模式。
青春吴晓庆李学彬黄宏华蔡俊
关键词:大气光学天气预报模式
常规气象参数估算南极泰山站近地面大气光学湍流强度被引量:3
2017年
选择最好的天文台址放置大口径望远镜一直是天文学家追求的目标.天文台址的选择与近地面层湍流强度大小以及随高度递减的快慢密切相关.与中纬度最好的天文台站相比,南极大陆具有极低的红外天空背景辐射、极低的可降水含量、极低的气溶胶和尘埃颗粒物含量、非常小的光污染、晴天日数多,无疑成为下一代大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在地球上寻找地基站址的理想场所.本文建立了光学湍流强度估算方法,第一次对南极泰山站近地面大气光学湍流强度进行估算.模式输入的气象参数是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2月10日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在南极泰山站测量的数据,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的估算结果与温度脉动仪实测的C_n^2进行了比较,并对估算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测量结果和分析表明:南极内陆近地面C_n^2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晚C_n^2达2×10^(-14)m^(-2/3),比白天强,日出和日落时刻附近出现最小值.C_n^2的模式估算和实验测量的比对表明了模式用来估算南极近地面C_n^2的可行性.C_n^2的模式估算和测量差异最大值往往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刻附近.由于南极内陆大气大部分时间处于稳定状态,选用不同的结构常数函数估算的C_n^2值差别不大,0.5 m,2.0 m两高度温差测量精度是影响C_n^2估算值的主要因素.
吴晓庆田启国金鑫淼姜鹏青春蔡俊周宏岩
关键词:光学湍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