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涛

作品数:2 被引量:12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高产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早稻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双季稻
  • 1篇株型
  • 1篇株型特征
  • 1篇季稻
  • 1篇高产早稻
  • 1篇长江中下游

机构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石庆华
  • 2篇潘晓华
  • 2篇韩涛
  • 2篇曾勇军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施氮量对高产早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78
2008年
以高产早稻组合陆两优996(两系)和金优463(三系)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其氮素吸收特征、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有利于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茎、叶、穗中的氮素含量,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齐穗期以前特别是分蘖盛期至齐穗期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施氮量增加,分配到茎和叶中氮素的量及比例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稻谷生产效率下降。(2)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是影响双季早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适量施氮可以提高临界茎重以上的茎蘖比例,增加每穗粒数。过量施氮会抑制水稻的前期分蘖,降低临界茎重以上的茎蘖比例,使每穗粒数降低,同时影响后期特别是乳熟期以后的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本试验条件下,穗型较大、株型紧凑的组合陆两优996,施氮量以225kghm-2为宜;而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小、株型较松散的组合金优463,施氮量以180kghm-2为宜。
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韩涛
关键词:施氮早稻氮素利用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高产株型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46
2009年
以19个早稻和16个晚稻品种,通过方差分析对不同产量水平水稻的主要株型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库容量大、产量潜力高、物质生产能力和氮素吸收能力强的特点。高产类型早稻生育期110~115d,株高95~105cm,上部节间较长,倒2、倒3叶片较长,叶片披垂角相对较大,穗长较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目多,每穗粒数100~130粒,千粒重27~29g,单穗干重2.5g以上。高产类型晚稻生育期120~125d,株高100~110cm,上部节间长,茎秆粗壮,叶片长度适中,叶片披垂角相对较小,穗长较长,枝梗数目特别是二次枝梗数目多,着粒密度大,每穗粒数120~150粒,千粒重25~27g,单穗干重3g左右。
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韩涛
关键词:双季稻株型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