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锦晶

作品数:39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15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3篇人格障碍
  • 11篇少年
  • 11篇青少年
  • 10篇绘画
  • 9篇边缘型
  • 7篇边缘型人格障...
  • 6篇树人
  • 6篇主题统觉测验
  • 6篇测验
  • 4篇心理
  • 3篇欲求
  • 3篇中介
  • 3篇人格障碍倾向
  • 3篇主题
  • 3篇小学生
  • 3篇父母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投射
  • 2篇心理学
  • 2篇幸福感

机构

  • 2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8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9篇项锦晶
  • 11篇申荷永
  • 8篇罗捷
  • 7篇王鹏翀
  • 6篇李江雪
  • 5篇陈涛
  • 3篇林丹
  • 3篇陈涛
  • 2篇杨智辉
  • 2篇訾非
  • 2篇李巍
  • 2篇朱绘霖
  • 1篇方刚
  • 1篇江雪华
  • 1篇王求是
  • 1篇刘建新
  • 1篇王广新
  • 1篇王鹏
  • 1篇李雪江
  • 1篇张帆

传媒

  • 9篇中国心理卫生...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 1篇心理学进展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七届全国心...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父母物质惩罚与农村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链式中介效应
青春期是个体主观幸福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已有研究发现青春期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在10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其中,家庭是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父母惩罚常被视为恰当且必要的管教孩子方式,现有研究表明中国...
范甜甜刘博文耿捷项锦晶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物质主义控制感主观幸福感
主题统觉测验的潜在人格维度研究 ——边缘型人格的潜在欲求—压力特点探索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是国内外临床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难题。国外研究较多,且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评估与诊断及其防御机制、早期客体关系、依恋模式上,...
项锦晶
文献传递
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9—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三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中学生683例。在删除人格诊断问卷诈病数据以及信息不完整样本后,确定本研究的样本量为509例。采用人格诊断问卷中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分量表测量青少年的边缘人格水平;采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测量青少年的情绪弹性;采用自编人口学调查表测量青少年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父母受教育水平作为青少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衡量指标,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者归为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94),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以下者归为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15)。结果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低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积极情绪得分及情绪弹性总分高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情绪恢复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0.10,P<0.05),而与情绪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s=0.11,P<0.05)。情绪弹性总分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0.47,P<0.01)。青少年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的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7%。结论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陈涛项锦晶邢怡伦裴欢昌王鹏翀罗捷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阶级边缘性人格障碍
我国房树人绘画技术的评估与诊断功能的发展与展望
目的:探讨我国房树人绘画测验应用于评估及诊断研究的现状。方法:对2000-2014年72项关于房树人诊断和评估功能的研究数据进行元分析。结果:(1)房树人测验被用作评估工具的研究多于诊断工具。(2)绘画评估工具的研究形式...
邢怡伦项锦晶裴欢昌王鹏翀陈涛罗捷
关键词:绘画技术绘画特征
文献传递
研究生人格倾向与人格障碍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人格倾向与人格障碍的关系。方法应用人格类型量表(MBTI)和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某师范大学180名研究生进行施测。结果MBTI与PDQ-4+的相关矩阵中,呈显著正相关的有P因子与反社会型,F因子与边缘型、回避型、依赖型,N因子与表演型、分裂型、反社会型和被动攻击型,S因子与依赖型,I因子与分裂性、分裂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和抑郁型,E因子与表演型。结论人格类型的某些因子与某些人格障碍倾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
李江雪项锦晶林丹
关键词:人格障碍
父母离间对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
2024年
目的:父母离间为孩子被一方父母操纵,以反对并拒绝与另一方父母接触的现象。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父母离间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父母离间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对71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分析。结果:父母离间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Objective: Parental alienation is the phenomenon in which a child is manipulated by one parent to oppose and refuse contact with the other par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estrangement on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 and the role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ethods: The Parental Alienation Scal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cale, and the Adolescent 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ur Scal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s of 713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dissociation and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 (p < 0.001).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layed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role between parental disengagement and adolescent 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urs, and the model was well-fitted (CFI = 0.973, RMSEA = 0.040). Results of the non-parametric percentile Bootstrap method test using bias correc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ith none of the Bootstrap confidence intervals containing zero. Conclusion: Parental separation negatively affects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lays an important mediating role in this process.
刘畅项锦晶
关键词:亲子关系青少年
人格诊断问卷(PDQ-4+)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研究生群体进行筛查,探讨PDQ-4+在该群体中的适用性,以及探索研究生人格障碍的特点。方法:以PDQ-4+为工具,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调查某师范大学研究生661人。结果:研究生样本PDQ-4+十二项人格障碍分量表得分与普通人群样本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除偏执型和回避型以外),与大学生样本也存在显著差异(除回避型以外);在两个年龄组的差异上,低年龄组在表演型和依赖型得分上显著高于高年龄组;在性别差异上,男性在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强迫型得分和总分上显著高于女性;在文理差异上,文科生在表演型和抑郁型得分上显著高于理科生。结论:以PDQ+4筛查研究生人格障碍,所得阳性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样本;研究生样本的八项分量表分显著低于大学生样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某些特质有趋于缓和、稳定的倾向。
李江雪项锦晶
关键词:人格障碍
父母物质惩罚与农村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链式中介效应
2024年
目的:探究父母物质惩罚与农村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物质主义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物质惩罚量表、控制感量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河南省某农村地区1081名青少年施测。结果:父母物质惩罚与物质主义显著正相关(r=0.11,P<0.01),与控制感和主观幸福感均显著负相关(r=-0.20,-0.11;P<0.01)。物质主义与控制感和主观幸福感均显著负相关(r=-0.19,-0.10;P<0.01)。控制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42,P<0.01)。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控制感在父母物质惩罚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06;物质主义和控制感在父母物质惩罚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也显著,效应值为-0.01。结论:父母物质惩罚既可以负向影响农村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控制感的单独中介作用和物质主义与控制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农村青少年主观幸福感。
范甜甜刘博文耿捷项锦晶安晓雅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农村青少年物质主义控制感
绘画测验对震区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研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受灾人由于经历紧急的、威胁生命的或对身心健康有危险的,导致受灾者在创伤之后出现长期的焦虑与激动情绪。在PTSD的心理症状中,明显会伴随着回避反应。其具体表现为: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
朱绘霖项锦晶申荷永
房树人绘画测验对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倾向的评估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旨在探索对小学生的注意缺陷多动(ADHD)倾向有预测作用的房树人绘画特征。本研究对北京市一所小学一到四年级的358名学生进行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ADHD分量表与房树人绘画测验的测试,筛选出符合ADHD倾向的学生22例,与336例正常儿童进行卡方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孩和女孩在ADHD分量表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χ~2=3.81,P=0.051),男孩的ADHD倾向出现率高于女孩。在对绘画特征的分析中发现5项绘画特征对儿童ADHD倾向有预测作用,解释力Nagelkerke R^2=0.196,特征分别为"房子很大"(OR=6.91,95%Cl:1.22~39.01),"画面模糊"(OR=18.61,95%Cl:2.22~156.12),"遮住脸"(OR=9.54,95%Cl:1.39~65.55),"画拳头"(OR=5.60,95%Cl:1.31~23.95)",耳朵很大"(OR=13.59,95%Cl:1.02~181.08)。通过以上分析可得房树人测验中的五项绘画特征可以有效预测小学生的ADHD倾向。
项锦晶廖孟莎裴欢昌
关键词:小学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