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审计发现的风险预警功能研究
- 2016年
- 组织的风险管理比较注重风险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而事前风险预警则较为薄弱。发挥以审计发现为引导的风险预警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组织的风险管理更具前瞻性和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审计发现的风险预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饶艳
- 关键词:风险管理预警功能审计风险预警事中控制
- 央行内部控制审计研究——新COSO框架下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从央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现实难题出发,结合内部控制理论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成果,提出央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路径。构建新COSO框架下的央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评价模型,将风险导向模式运用于内部控制审计中。
- 周洁张玉芳饶艳毕翼
- 关键词:央行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评估
- 央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实现路径与评价标准
- 随着内部审计快速发展与内审职能不断拓展,加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内部审计如何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如何为组织增加价值、增加的价值如何衡量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基于...
- 罗育全饶艳张玉芳毕翼
- 关键词:央行内审
- 文献传递
- 经济新常态下央行内部审计预警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从经济新常态对央行内部审计的新要求出发,立足内部审计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设计预警机制,构建央行内部审计预警体系,以期推动内部审计以独立、综合、再监督的视角实现有效的风险预警,以合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央行治理乃至服务国家"良治"的维稳避险作用。
- 罗育全周洁张玉芳饶艳毕翼周娟
- 关键词:央行内部审计预警体系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动态博弈新解——基于完善金融理财产品监管的视角被引量:1
- 2013年
- 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博弈的新课题。面对我国金融理财产品爆炸式的发展,我国的监管体制必须对其作出相应的回应。美国、日本等国家为应对金融创新先后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对其本国的经济金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借鉴国外金融监管改革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有效规范金融理财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饶艳
-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动态博弈
- 基于审计发现的风险预警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加强组织风险的预警管理,是当前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审计部门越来越重视以审计发现为线索的风险预警功能,除注重风险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外,更加注重风险的事前预警。本文从评估审计发现的风险程度入手,进而确定风险等级与预警区域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警措施,以此对以审计发现为线索的风险预警功能进行有益的研究。
- 饶艳
- 关键词:审计发现
-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分支机构探索全表审计的视角
- 2016年
- 随着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也成为央行审计部门研究的新课题。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结合自身资产负债表的特点,尝试开展资产负债表的全表审计,将分支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表内所有存在余额或发生额的项目纳入审计的范围。本文从解读分支机构资产负债表入手、明确与细化全表项目的健康性内涵、尝试多种审计方法的融合运用并具体介绍审计实例等,对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若干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 饶艳
-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分支机构探索全表审计的视角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日益受到普遍关注,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也成为央行审计部门研究的新课题。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结合自身资产负债表的特点,尝试开展资产负债表的全表审计,将分支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表内所有存在余额或发生额项目纳入审计范围。本文从解读分支机构资产负债表入手,明确与细化全表项目的健康性内涵,尝试多种审计方法的融合运用,并介绍运用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的实例,开展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若干问题的有益探讨和研究。
- 饶艳
- 关键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 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展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进而提高合同管理的绩效十分有益。本文基于过程参与的构建模式,由合同管理制度与机制建设、合同准备、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和合同后续管理5方面构成一级指标,下设19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组成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和计算公式获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运用直接计算和格栅获取法分别对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赋值。
- 饶艳
- 关键词: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 成本视角下人民银行车辆管理审计实践
- 2016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公务用车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务用车管理,杜绝公车私用,提高用车效率,降低用车成本,改善管理绩效等已成为亟须思考的课题。本文基于人民银行车辆管理绩效审计实践,分析审计采集的数据并对审计发现予以归纳总结,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饶艳
- 关键词:车辆管理审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