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凯

作品数:47 被引量:164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腰椎
  • 14篇骨折
  • 11篇手术
  • 9篇椎间盘
  • 9篇内固定
  • 9篇脊柱
  • 8篇椎弓
  • 8篇椎弓根
  • 7篇腰椎不稳
  • 7篇腰椎间盘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7篇融合术
  • 7篇突出症
  • 7篇椎间盘突出
  • 7篇椎体
  • 7篇关节
  • 6篇疗效
  • 5篇植骨
  • 5篇手术治疗

机构

  • 46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瓦房店中医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第三医...

作者

  • 47篇马凯
  • 37篇杨群
  • 26篇吴春明
  • 26篇刘阳
  • 23篇王博
  • 22篇姜长明
  • 20篇唐开
  • 18篇王宏
  • 16篇吕德成
  • 10篇张卫国
  • 10篇张锐
  • 10篇姜畅
  • 9篇杨军
  • 8篇张德强
  • 3篇汤欣
  • 3篇李正维
  • 2篇宋明智
  • 1篇杨克强
  • 1篇王以进
  • 1篇孙康

传媒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医师进修杂志
  • 3篇第7届长征脊...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9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对6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改良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2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7例,退变性滑脱7例。累及单节段48例,累及双节段14例。通过观察融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0(22.77±3.82)个月。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及椎弓根钉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年椎体间融合率为96.8%。依据JOA评分,优34例,良2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58/62)。术后VAS和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和JOA评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充分减压同时能减少进入椎管带来的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术式。
刘阳杨群唐开马凯姜长明吴春明王宏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PVP联合中药治疗老年重症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AS 评分.方法:将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 80 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 PVP 手术治疗,...
杨群杨军马凯王博刘阳张锐王宏姜畅田曦亮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MAC系统在脊柱前路固定中应用初步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MAC系统在脊柱前路固定中应用。方法 :从 2 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6月本院应用MAC系统行脊柱前路固定 2 0例。结果 :随访 7~ 11个月 ,平均 9个月 ,经X线拍片植骨全部愈合 ,MAC系统固定良好 ,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神经功能据Frankel分级术后 :A级 1例 ,B级 1例 ,C级 5例 ,D级 4例 ,E级 9例。结论 :前路减压 ,应用MAC系统固定临床效果良好 。
姜长明吕德成张卫国汤欣杨群马凯曲巍姜滨邰鹏越
关键词:前路减压内固定MAC系统
腰椎后部韧带结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与临床意义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了解腰椎后部韧带结构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5具正常青年人新鲜腰椎标本,去除肌肉,保留韧带,经逐步处理分为三组。A组:正常组;B组:切除棘上韧带组;C组:切除棘上、棘间韧带组。以生物力学方法研究后部韧带结构切除后腰椎稳定性的变化。结果:切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对腰椎压缩强度、轴向刚度、总体稳定性、总体刚度、弯曲刚度、水平位移、倾角、扭转强刚度有显著影响。强刚度明显下降,出现严重腰椎不稳。上述八个力学量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椎后部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对于维持腰椎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损伤将明显影响腰椎稳定性。
马凯姜长明王以进
关键词: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
多聚合纤维素防止手术后粘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的前瞻性系列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非生物性可吸收的防粘连材料—多聚合纤维素 (Poly CMC) ,观察其动物实验与临床疗效。方法 :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实验两阶段。第一阶段 1993~ 1996年应用赛克鸡、SD大鼠、新西兰大白兔为动物实验模型 ,分别观察Poly CMC在防止肌腱、神经、硬膜、关节及腹腔术后粘连的效果。第二阶段 :1997~ 1999年观察了Poly CMC在临床防止肌腱粘连的疗效。结果 :Poly CMC局部可存留 6~ 8周。动物实验和临床防治粘连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 ,用后无明显的组织学炎性及排异反应和病理性超微结构变化 ,提示Poly CMC具有良好的组织生物相容性。结论 :Poly CMC是一种理想的防粘连材料 ,能防止外科术后的粘连 ,且成本低 ,易于保存 ,应用简便 ,有开发价值。
孙康姜长明张卫国张卫国李正维
关键词:肌腱硬膜腹腔关节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脊柱结核的化疗及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以及外科治疗的策略和疗效。 方法: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至少2~3周。手术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并内固...
吴春明杨群马凯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内固定术
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测量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椎板定位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传统方法采用术中解剖标志定位,定位较模糊,且容易受患者个体差异及术者经验的影响。目的:观察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6-01/2009-12共施行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119例,对单开门术式进行了部分改进,行个体化椎管横径测量法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和随访时的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与结论:共1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3个月。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末次随访时疗效分级,优57例,良43例,优良率89.3%。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仅有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为2.67%。提示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减压彻底,脊髓后移充分,手术方法简单规范,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和颈肩痛症状发生较少。
张德强杨群吴春明马凯
关键词:椎板切除个体化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31例胸腰椎单椎体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开复位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其中男...
王宏刘阳王博张德强杨群汤欣吕德成张卫国姜长明吴春明马凯唐开
关键词:椎体爆裂骨折椎体间植骨融合胸腰椎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临床价值。方法 从1992年1月~2006年6月,对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压迫脊髓前方109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应用Armstrong钢板固定21例,Kaneda装置11例,Ventro—fix系统32例,MAC系统36例,Z—plate 2例,ATLP7例。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9例,全瘫未恢复;其余100例不全瘫中,恢复至B级2例,C级23例,D级39例,E级36例。植骨平均3.5个月愈合。结论 有指征的条件下,前路减压内固定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较好的方法。
姜长明杨群吴春明马凯唐开张卫国汤欣刘阳姜滨
关键词:胸腰段前路减压内固定
椎间盘镜下减压单枚与双枚B-Twin 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间盘镜下单枚或双枚B-Twin Cage行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间疗效比较.方法:2006年3月到2008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45例,均为单一节段腰痛伴单侧下肢痛,其中L3/...
杨群吴春明马凯刘阳王博王宏
关键词:椎间盘镜椎间融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