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梦梅
- 作品数:65 被引量:9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降低烤薯块血糖生成指数的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烤薯块血糖生成指数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采用营养液对薯块进行浸渍,通过营养液与薯类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降低薯类淀粉中快消化淀粉含量,提高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 孙红男木泰华马梦梅张苗
- 文献传递
- 一种薯类肽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薯类肽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薯类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薯类蛋白进行酶解,所述酶解在超声波协同微波、能量发散型超声波或能量聚集型超声波处理条件下进行,得到薯类肽;2)将所述...
- 木泰华张苗孙红男马梦梅陈井旺
- 文献传递
- 一种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及所得产物
- 本发明提供一种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包括步骤:1)将孜然膳食纤维与pH4.5-8.5的缓冲液混匀,加入虫漆酶后放入超高压设备中,在20-60℃下酶解5-55min;在沸水浴中加热钝化酶活后,离心,干燥沉淀;2)沉淀粉碎后,...
- 木泰华马梦梅张苗陈井旺孙红男
- 一种甘薯茎叶青汁复合粉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茎叶青汁复合粉及其应用。所述甘薯茎叶青汁复合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甘薯茎叶粉40‑90份、食品胶1‑10份、抗坏血酸1‑8份、二氧化硅1‑5份、磷酸氢二钠0.5‑5份。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甘薯茎叶青汁...
- 木泰华陈井旺罗丹孙红男张苗马梦梅
- 文献传递
- 不同提取工艺下甘薯淀粉得率、微观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变化比较
- 2024年
- 该研究以商薯19为原料,比较了传统磋磨法、常温静置法、传统磋磨-CaCl_(2)协同法、剪切乳化法对甘薯淀粉得率的影响,结合环境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提取淀粉后甘薯渣的微观结构,明确每种工艺提取甘薯淀粉的最佳参数;在此基础上,测定最佳工艺下甘薯淀粉的结构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常温静置法、传统磋磨-CaCl_(2)协同法、剪切乳化法提取甘薯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静置3 d;CaCl_(2)质量分数0.5%(m/m)、提取时间16 h;剪切乳化时间15 min、剪切乳化速率22000 r/min;在此条件下甘薯淀粉得率分别为10.89%、11.56%、18.81%,比传统磋磨法分别提高2.71%、3.38%、10.63%。同时,剪切乳化法所得甘薯渣中几乎无淀粉颗粒。此外,不同处理未改变甘薯淀粉的颗粒形貌及晶型,且剪切乳化法所得甘薯淀粉糊化特性、ΔH(14.07 J/g)最低,说明该淀粉抗剪切和耐热性较强,易于回生,有利于形成结构稳定性强的淀粉凝胶。上述结果以期为剪切乳化法应用于产业化提取甘薯淀粉提供理论指导。
- 舒圣元孙红男马梦梅木泰华高飞虎
- 关键词:甘薯淀粉得率微观结构理化特性
- 薯类发酵主食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木泰华戴小枫何海龙孙红男马梦梅张苗陈井旺刘兴丽李良工陈大贵孙云杰王衍生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面临关键问题的重要举措,为了保障中国粮食的自给自足能力,解决中国对粮食进口国的依赖问题,调整粮食作物的产业布局,提升优化粮食作物的产能结构是必经之路。中国是薯类种植与生产大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粮食作物
- 一种纤维素纳米材料及其连续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素纳米材料及其连续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粉碎后的农业废弃物通过超声辅助乙醇溶剂提取法处理,得到多酚和残留的皮渣;对所述残留的皮渣进行预处理和有机酸水解,得到纤维素纳米晶和剩余的...
- 孙红男木泰华朱顺顺马梦梅张苗
- 一种甘薯茎叶晒后修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茎叶晒后修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述面膜的原料包括甘薯茎叶粉0.5~2.0份,基底油10~20份,甘油5~15份,乳化剂2~5份,抑菌剂0.2~0.8份,去离子水70~90份;...
- 孙红男木泰华洪晶阳马梦梅陈井旺张苗
- 淀粉-多酚复合物制备及其消化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天然多酚是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谷物、茶等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降血糖、抗炎、抗氧化、抗癌和抗菌等生理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淀粉可以与多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两种类型的复合物。一种是非包合物,即酚类化合物的羟基和羰基与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聚集体;另一种是V型包合物,即酚类化合物部分包封在淀粉的内部疏水螺旋内。已有研究表明,上述两种复合物对降低淀粉消化特性有一定影响,并且与加工方式及条件、淀粉和多酚种类有关。因此,本文在总结上述因素对淀粉-多酚复合物理化及消化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淀粉-多酚复合物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淀粉-多酚复合物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柳丝菁孙红男马梦梅木泰华
- 关键词:淀粉多酚复合物理化特性
- 一种淀粉制品掺杂检测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淀粉制品掺杂检测的方法,采用双步超声辅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粉条或粉丝等淀粉制品中的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所述DNA进行扩增,通过淀粉制品特异性基因扩增曲线分析判定样品中含有何种来源DNA。...
- 孙红男张苗木泰华马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