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白沙蒿种皮胶质等因素对其植株再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对白沙蒿原生质体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诱导 ,得到完整植株 .培养基中 6 BA的浓度是芽分化的关键因素 ,白沙蒿种皮胶质对芽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不同抗菌素对芽分化的作用不尽相同 ,其中头孢霉素可增加芽的分化 ,而卡那霉素则抑制芽的分化 .对白沙蒿种皮胶质进行定性、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表明它为纤维素类物质 ,并带有羧基和甲基 .图 4表 4参
- 徐子勤马洪军刘勇刚
- 关键词:白沙蒿植株再生抗旱性愈伤组织分化
- 秋水仙素对百合组织培养的细胞学影响及再生植株花的变异
- 植物组织培养可能引起一些体细胞克隆变异, 这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我们在百合花丝组织培养中也曾看到染色体非整倍化现象。本研究用0.04 %秋水仙素溶液对在MS培养基上生长5天的食用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 贾敬芬郝建国马洪军
- 文献传递
- 发根农杆菌LBA9402 Bin19转化红豆草及再生转基因植株(英文)被引量:8
- 2000年
- 用含pBin19和pRi1855的发根农杆菌菌株对红豆草下胚轴切段进行遗传转化,种苗年龄和下胚轴切段的预培养时间明显影响转化频率。纸电泳分析表明70%的发状根培养系能够合成农杆碱。发现发状根诱导愈伤组织比发状根具有更强的再生力;发状根切段在含0—9.05μmol/L 2,4-D和0—2.22μmol/L 6-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在不含植物激素和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试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组成和浓度显著影响愈伤组织后期的再生植株能力。再生频率和每块愈伤组织的芽点发生数随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浓度的增加(4.52—9.05μmol/L)而下降,随6-BA浓度增加(0—2.22μmol/L)而上升。在附加4.52μmol/L 2,4-D和2.22μmol/L 6-BA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只有14.2%,但愈伤组织在MS_0培养基上的再生频率高达58.1%,每块愈伤组织的芽点发生数平均为37.2。对来自8个发状根系的32株再生植株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分析,25株整合有不同拷贝的nptⅡ基因。
- 徐子勤马洪军郝建国贾敬芬
- 关键词:红豆草转基因植株植株再生发根农杆菌
- 荞麦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被引量:14
- 1999年
-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无菌苗下胚轴切段在含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发现在 2. 0 mg/L 2. 4-D与 1. 5 mg/L 6 BA组合时,可100%地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 1.5mg/L 6BA和1.5 mg/L 2.4-D的激素条件下继代培养1代后转入含2mg/L 6 BA和1mg/L KT的 MS培养基上,计有80%以上可分化出苗。转入0.2mg/L NAA的 1/2MS培养基上则可诱导出根。研究建立了荞麦离体诱导高频率再生植株的实验体系。
- 金红郝建国马洪军贾敬芬
- 关键词:荞麦愈伤组织培养基
- 荞麦离体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及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将荞麦(Polygonum fagopyrum L)榆改良1 号品种5天龄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在9种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发现在附加2.mg/l 2,4-D和1.5 mg/l 6BA的激素条件下,外植体可 100...
- 金红郝建国马洪军贾敬芬
- 文献传递
- 小麦等经济植物转基因研究
- 徐子勤贾敬芬郝建国马洪军刘勇刚
- 该课题构建出多个抗性基因表达载体,涉及抗真菌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通过基因枪技术得到59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大部分已产生第一代或第二代种子,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外源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和表达。采用不同形态...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