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
- 作品数:17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肌肉注射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 2005年
- 戊乙奎醚为新型选择性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不仅有抑制腺体分泌作用,而且可阻断脑内突触后膜M1受体而产生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对M2受体作用不明显,故对心率(HR)影响小.咪达唑仑为短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顺行性遗忘作用.二者术前复合应用效果如何尚未定论.本研究拟比较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复合咪哒唑仑术前肌肉注射的效果.
- 马琳王国林
-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术前戊乙奎醚阿托品咪达唑仑
-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已由最初的单纯运动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逐渐发展为交感神经阻滞用于增加移植术后上肢血流,直至目前以感觉神经阻滞为目的用于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常用的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方法包括非刺激导管技术、刺激导管技术和超声引导下导管技术。输注方法包括固定速率持续输注、持续输注+单次患者自控镇痛剂量和单次患者自控镇痛剂量。该方法用于围术期镇痛,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术后功能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 马琳于泳浩
- 关键词:外周神经神经阻滞
- 七氟烷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七氟烷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45~64岁,ASAⅡ级,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15):异丙酚组(PD组)和七氟烷组(SD组);非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15):异丙酚组(PN组)和七氟烷组(SN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后启动肌松监测,PD组和PN组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后气管插管,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SD组和SN组1%地卡因充分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吸入七氟烷(呼气末浓度1.71%)10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吸入七氟烷(呼气末浓度1.71%)维持麻醉。记录肌松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min时记录T1/T0比值及TOF比值(T4/T1比值)。结果PN组与PD组、SN组与SD组、PD组与SD组间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N组和PD组比较,SD组恢复指数延长(P〈0.05)。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60~120min,SD组T1/T0比值和TOF比值较PD组降低(P〈0.05);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80—120min,SD组TOF比值较SN组降低(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七氟烷对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强化作用进一步增强。
- 贾金娥于泳浩马琳王国林
-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糖尿病神经肌肉阻滞七氟烷
-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对左旋布比卡因半数镇痛有效剂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国外研究表明,剖宫产术时5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可明显缩短布比卡因和甲哌卡因的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而国人剖宫产术时蛛网膜下腔注射5μg舒芬太尼对左旋布比卡因镇痛量效关系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评价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5μg舒芬太尼对左旋布比卡因半数镇痛有效剂量(ED50)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 马琳于泳浩王国林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剖宫产术镇痛效果蛛网膜下腔阻滞
- 下肢手术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芬太尼用于外周神经阻滞时对镇痛的影响。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 ,A、B组采用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神经阻滞前静脉给予100μg 芬太尼 ,B组将100μg 芬太尼均分2份用于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C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行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结果 :A、B2组神经阻滞后平均动脉压 (MAP)无显著改变 ,C组阻滞15min和20min时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 (P<0 .01)。A、B组感觉神经阻滞范围小于C组 ,镇痛时间长于C组 (P<0 .01)。B组镇痛时间长于A组 (P<0 .01)。A、B组镇痛时间长于运动阻滞时间 (P<0 .05 ,P<0 .01) ,术中麻黄碱用量和术后24h内要求镇痛的人数少于C组 (P<0 .01)。结论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比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镇痛时间长 ,无不良反应 ,芬太尼用于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
- 马琳王国林
- 关键词:下肢手术腰丛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蛛网膜下隙阻滞芬太尼麻醉
- 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被引量:35
- 2002年
- 目的 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 (PNS)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PB)的成功率 ,以及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4 5例拟行前臂、腕、手掌及手指部位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5例。Ⅰ组采用PNS定位 ,当刺激到桡神经、尺神经或正中神经中的任意一支神经时予以阻滞 ;Ⅱ组采用PNS分别定位到两支神经时予以阻滞。局麻药均为 0 5 %罗比卡因。Ⅲ组采用异感定位 ,局麻药为 0 5 %布比卡因。结果 三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是( 2 0 4± 3 3 )、( 14 5± 3 2 )和 ( 2 9 1± 4 0 )分钟 (P <0 0 1)。与Ⅰ组、Ⅱ组相比 ,Ⅲ组对桡神经阻滞的有效例数最少 (P <0 0 5 )。布比卡因比罗比卡因运动阻滞完善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 (P <0 0 1)。PNS定位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著高于异感定位 (P <0 0 1)。三组镇痛持续时间无区别。结论 PNS定位较异感定位更精确 ,阻滞成功率高 ;两点定位给药较一点定位给药阻滞起效快 ;罗比卡因比布比卡因起效快 ,运动阻滞轻 。
- 马琳王国林
- 关键词:外周神经刺激器臂丛阻滞罗比卡因布比卡因
- 胸椎旁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2年
- 胸椎旁间隙阻滞可产生完善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VAS评分,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肺部并发症少,应激反应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开胸术后镇痛、乳腺手术等。
- 马琳
- 关键词:术后镇痛乳腺手术
- 丁丙诺啡复合左旋布比卡因颈丛阻滞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阿片类药物混合局麻药用于椎管麻醉国内已有较多报道,但两类药物混合用于外周神经阻滞效果尚有争论。本研究拟观察0.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0.15 mg丁丙诺啡用于颈丛阻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王壮马琳于泳浩王国林
- 关键词:丁丙诺啡左旋布比卡因颈丛阻滞
- 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麻醉方法的使用被引量:1
- 2018年
-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数十年,提倡完成生育后落实长效避孕措施,采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的育龄妇女达到了50%。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妇女已达绝经期或围绝经期,如何为绝经期妇女安全稳妥地取出IUC成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重要工作,本文就绝经期妇女取器术中麻醉方法的使用予以阐述。
- 顾向应马琳于永浩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绝经期妇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长效避孕
- 超声引导下老年膝关节镜术患者股神经阻滞半数有效剂量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是近年来在区域麻醉领域的一项新技术,使解剖结构和注药过程清晰可视,确保穿刺针的定位准确,同时避免穿刺针误入血管或神经内,神经阻滞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该技术也适用于老年患者,局麻药剂量是神经阻滞成功的关键因素,下肢阻滞所需局麻药剂量较大,超声引导下能否减少老年患者股神经阻滞所需局麻药剂量尚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老年膝关节镜术患者股神经阻滞用药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王壮董伟Joomye S马琳王国林
- 关键词:超声引导膝关节镜股神经阻滞半数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