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霞
- 作品数:43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血压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影响
-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高血压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我们观察HFNEF 患者中合并与未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价高血压对HFNEF 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
- 赵颖边波高玉霞袁文利韩晓洁于向东万征孙跃民王清陈俊张文娟杨振文蔡衡聂晶李永乐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少女LDL受体基因突变致严重冠心病及调脂治疗被引量:3
- 2018年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影响胆固醇代谢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报道了1例FH致严重冠心病(CHD)的18岁少女,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及其母亲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第9外显子上游第1187-10位碱基G突变为A,该位点突变在中国人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 FH)患者中为首次报道。
- 杨青张亮黄新锐李洪仕梁德刚王赞新孙跃民张文娟高玉霞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调脂治疗
- 氟铝联合对体外培养人胚成骨细胞毒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 1999年
- 观察氟铝联合对体外培养人胚成骨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成骨细胞分成对照组、低铝组、高铝组、低铝低氟组、高铝低氟组及高铝高氟组共6组,以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观察,高铝组和高铝加氟组细胞存活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铝组和低铝低氟组( P< 0. 05)。高铝组细胞变性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铝组和低铝低氟组(P<0.05)。在高铝组加入不同剂量的氟可明显降低细胞变性坏死率,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低铝组及低铝低氟组( P< 0. 05),而明显低于高铝组( P< 0. 05);电镜观察,高铝组和高铝加氟组细胞核膜迂曲肿胀,线粒体膜结构不清楚,胞质内含有大量次级和终末溶酶体,多数为髓鞘样结构,而低铝组和低铝低氟组变化轻微。
- 高玉霞黄国伟康静张文治董亚利
- 关键词:铝氟细胞毒作用形态学
- 维生素C、E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对体外培养H2O2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氧化损伤对照组、VC+H2O2组(VC100μmol/L),VE+H2O2组(VE100μmol/L)。分别将VC、VE加入到培养液中,预孵24h,再加入除菌后的H2O2进行损伤,终止培养后收集细胞,进行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VEC,可见H2O2损伤对照组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异常,细胞表面呈光滑状,丢失特征性的细胞突起及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损伤严重,形态模糊;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呈大囊泡状;溶酶体增多;少数细胞严重水肿,核形不规则,核内染色质部分溶解。VC+H2O2和VE+H2O2组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仅有轻度损伤,多数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似;大部分细胞表面微绒毛和胞质突起均趋于正常,胞质内细胞器均在正常范围内;细胞核未见异常,核膜完好,核内染色质分布正常;仅有少数细胞粗面内质网有轻度扩张,线粒体结构模糊不清。结论VC、VE可一定程度保护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 王璇高玉霞常红刘莉杨海贤黄国伟
- 关键词:维生素CH2O2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
- 前列腺素E_2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笔者以前曾报道不同剂量的前列腺素E_2(PGE_2)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具有双相作用,即大剂量PGE_2明显抑制主动脉和冠状动脉AS斑块形成,而小剂量作用完全相反。本文利用多种指标方法进一步观察大剂量PGE_2和已知的有抗AS作用的维生素E(VE)联合应用是否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 高玉霞邱近明范英昌赵晖王晓燕
- 关键词:前列腺素E2维生素E动脉粥样硬化
- 机器学习评估及预测模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工作中做出了贡献。现在正处于数字化时代,临床实践中的数据量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医疗工作者整合并解释临床工作中的广泛信息。在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技术的帮助下,心血管内科的研究者开发了诸多的预测模型,以试图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的主要模型分类,总结了目前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以期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精确诊断,并为以后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提供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 姚佳高玉霞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造成的损伤效应。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ox-LDL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细胞24 h,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并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变得结构松散,ox-LDL高浓度时甚至出现细胞破碎、死亡。MTT实验的吸光度值(OD)在ox-LDL浓度为50、100、200μg/m L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干预24 h后细胞中MDA含量与MTT实验结果一致。当ox-LDL浓度为50、100、200μg/m L时,细胞抑制率分别达到23.2%、45.2%、62.0%。结论:当HUVEC细胞暴露于ox-LDL 24 h后,干预浓度越大细胞活力越低,细胞生长抑制率越大,细胞中MDA含量增加。ox-LDL浓度为200μg/m L以内时,ox-LDL对HUVEC细胞可造成较明显的氧化损伤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 王鹏燕崔杉杉常红李文黄国伟高玉霞
- 关键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血管内皮细胞
- 急性心肌梗死近20年住院临床诊治和病死率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了解本院20年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改变。方法对我院1980—1983年134例、1990—1993年354例和2000—2003年8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住院病死率从1980—1983年的22.4%降至1990—1993年的14.4%直至2000—2003年的9.2%(P<0.01)。男性患者病死率降低明显(P<0.01)。有利于病死率降低的因素有:年龄<60岁,初发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和血管再灌注治疗。不利因素为女性。结论20年间的AMI药物治疗内容及血管再灌注治疗的进展,致使AMI住院病死率的明显下降。
- 张梅黄体钢李广平张承宗丛洪良王伟陈树涛徐延敏高玉霞张一芝张玮函
- 关键词:医院死亡率住院病死率临床诊治再灌注治疗抢救成功率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3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溶栓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AMI的病死率明显降低,左心功能明显改善.而近年采用直接冠脉介入干预(PCI)可进一步改善AMI的临床预后.
- 姜铁民高玉霞李玉明杨涛张建起李春华哈玲梅丘继华梁国庆柴晓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临床疗效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溶栓治疗
- 天津市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价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天津市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定量评价。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入选天津市内六区40~70岁非高血压常住居民1059人,将调查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收缩压120~139mm Hg和(或)舒张压80~89 mm Hg]622人(58.7%)作为研究队列,其中男性208人,女性414人。随访2年后,除外失访者及数据缺失者,最终纳入正常高值血压者535(男173、女362)人,将发展至高血压183(男65、女118)例作为病例组,未发展至高血压者352(男108、女24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不同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并计算危险分数。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高值血压男性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危险性较高的前5位是微量白蛋白尿、高盐膳食、精神压抑、睡眠时间〈5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2 mmol/L,危险分数分别为26.228、25.094、20.201、16.845、16.447。正常高值血压女性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危险性较高的前5位是吸烟、精神压抑、过量饮酒、高盐膳食、高尿酸血症,危险分数分别为10.929、4.142、3.697、3.420、3.293。结论通过定量评估方法,正常高值血压男性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前5位:微量白蛋白尿、高盐膳食、精神压抑、睡眠时间〈5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2mmol/L;女性人群前5位:吸烟、精神压抑、过量饮酒、高盐膳食、高尿酸血症。
- 黄晶晶孙跃民高玉霞牛凯军姚薇吴宪明陈绘丽赵欢欢
-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