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官锋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晚期
  • 2篇晚期癌
  • 2篇联合麻醉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1篇胆囊
  • 1篇胆囊手术
  • 1篇地佐辛
  • 1篇地佐辛注射液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戊乙奎醚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机构

  • 7篇绵阳市人民医...
  • 1篇广元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魏官锋
  • 2篇陶刚
  • 2篇郑茂
  • 2篇吕兰
  • 2篇刘成
  • 1篇刘小兰
  • 1篇杨川
  • 1篇黄利冲
  • 1篇易蓉
  • 1篇邹文军
  • 1篇李薇
  • 1篇罗彬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CSL4通过AMPK/mTOR通路抑制七氟醚诱导神经元铁死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b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在七氟醚(sevoflurane,Sev)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组(二甲基亚砜,10μmol/L)、Sev组和Sev+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1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体外构建4.1%Sev暴露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按照转染类别分为Ctrol组、Sev组、Sev+si-NC组、Sev+si-ACSL4组和Sev+si-ACSL4+compound C组。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Fe2+含量;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ACSL4,GPX4,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phosphorylated,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p-mTOR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Sev组细胞活力(0.41±0.11)较对照组(0.98±0.07)明显降低,Sev+Fer-1组细胞活力(0.83±0.09)较Sev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72,5.118,均P<0.01)。Sev组细胞中Fe2+,MDA,4-HNE,ROS水平和p-AMPK/AMPK比率以及ACSL4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Ctrol组(t=5.900,7.421,4.795,13.517,10.825,9.945,11.334),GSH,p-mTOR/mTOR比率以及SLC7A11,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Ctrol组(t=20.438,3.551,11.460,12.211,6.845,8.2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v+siACSL4组Fe2+,MDA,4-HNE,ROS水平和p-AMPK/AMPK比率以及ACSL4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Sev+siNC组(t=3.818,3.164,3.054,4.465,13.088,7.918,9.737),细胞活力、GSH含量、p-mTOR/mTOR比率以及SLC7A11,GPX4的蛋白表达高于Sev+si-NC组(t=2.912,7.248,7.574,20.092,5.915),差异�
刘成赵娟贾茜谢生春罗彬魏官锋
关键词:神经元七氟醚
60例丙泊酚镇静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丙泊酚镇静下气管插管术中、术后情况变化,探讨丙泊酚靶控镇静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清醒需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常规紧急气管插管组(A组),30例丙泊酚镇静下的气管插管组(B组),监测并记录患者术前1min、成功术后1min、3min、5min、10min全程持续监测心电波形、呼吸、sPO2、血压及手术后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的术中表现和主观回忆。结果:A组术后1min,3min,5min,10min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较术前升高,B组术后呼吸、心率、血压较术前无明显变化;B组术后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成功插管时间(18.86±4.19)s,明显较A组(23.35±5.35)s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躁动、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对手术痛苦回忆少于A组。结论:丙泊酚镇静在气管插管中减少插管时间,及时人工通气,同时减少相关副反应,痛苦记忆存留少,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魏官锋
关键词:丙泊酚经口气管插管
地佐辛注射液在晚期癌症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通过多途径PCA技术泵注地佐辛注射液在晚期癌性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行PCA(病人自控镇痛)治疗,按照给药途径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48小时五个时间点,通过患者VAS评分,以及对比各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储留以及嗜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48小时内T1-T5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以及嗜睡不良事件发生率组内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途径PCA技术泵注地佐辛注射液,能有效缓解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指数,且不良反应较轻,其镇痛效果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拓宽了治疗途径,避免了剂量不足和用药过量的危险,达到安全,有效,及时,按需的治疗目的,从而获得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
陶刚吕兰郑茂魏官锋
关键词:地佐辛注射液癌症晚期疼痛
多途径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多途径患者自控镇痛(PCA)在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行PCA,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四组,S组皮下镇痛组,E组硬膜外镇痛组,V组静脉镇痛组以及N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镇痛开始(T0)、第2小时(T1)、第6小时(T2)、12小时(T3)、24小时(T4),48小时(T5),72小时(T6)七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对比观察各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以及嗜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S组、E组、V组镇痛实施后T1~T6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N组(P<0.05)。V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E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多途径PCA技术的临床应用,镇痛效果考虑了患者个体差异,拓宽了治疗途径,避免了剂量不足和用药过量的危险,真正实现安全、有效、及时、按需的治疗目标,从而获得最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
陶刚吕兰钟长云李薇郑茂魏官锋
关键词:患者自控镇痛晚期癌痛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 I~Ⅱ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CEA组)各30例。均取L2~L3间隙行穿刺,CSEA组以连续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腰麻针刺破蛛网膜下麻醉,硬膜外置入导管;CE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行硬膜外麻醉。监测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麻醉前、麻醉注药后1 min、5 min、10min、20 min、30 min时的SBP/DBP、HR、RR、SpO2、运动神经阻滞情况(Bromage氏评分,BMS)和术后疼痛(VAS评分),评价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CSEA组均小于CEA组,BMS评分CSEA组大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和CEA组对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无明显影响,SpO2〉95%;BP、HR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效果评价CSEA组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和CEA组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CSEA较CEA在阴式子宫切除术中麻醉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确切、盆底肌松效果好。
魏官锋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阴式子宫切除术
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杨川易蓉邹文军黄利冲刘小兰魏官锋
关键词: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芬太尼胆囊手术ASA
不同穿刺方式对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式对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76例剖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8例。两组剖宫产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A组采用传统腰硬穿刺针法,B组采用轨道式穿刺针法。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腰麻摆平卧位时间和穿刺操作总时间短于A组(P<0.05);B组Bromage评分达2或3分所需时间短于A组(P<0.05);B组穿刺回抽有血和穿刺有异感患者少于A组(P<0.05);B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轨道式穿刺针法较传统腰硬穿刺针法可更快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魏官锋刘成钟长云张得义陈昌林
关键词: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盐酸戊乙奎醚在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均为2006年至2009年我院麻醉科开展全麻手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静卧10min后,注药后1、3、5、10和20min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口干程度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20min、术后1h和苏醒后口干程度。结果麻醉前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后3min起患者HR均较使用阿托品后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5min起心率开始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同时,在使用盐酸戊乙奎醚5min后MAP均较使用阿托品后降低(P〈0.05)。通过VAS评价患者口干程度发现,使用盐酸戊乙奎醚者在术后1h和患者苏醒后优于使用阿托品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快速减轻抗胆碱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平稳进入麻醉,在麻醉后恢复过程中也能大大降低过多分泌物对拔管的影响。
魏官锋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复合全身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