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梅 作品数:38 被引量:24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尼莫地平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魏忠梅 郭丽 王和 田剑光 李朝晖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痰液黏稠度患者泵点湿化液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痰液黏稠度患者所需的气道湿化量。方法随机选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74例,共270例次,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分为Ⅰ度、Ⅱ度、Ⅲ度三组,每组按不同气道湿化剂量分为三个亚组。于24h观察气道湿化变化趋势,48 h根据痰液黏稠度分级标准评判湿化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度、Ⅱ度、Ⅲ度患者48 h适合的气道湿化量分别为6 m l/h、12 m l/h、16 m l/h。结论不同痰液黏稠度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气道湿化剂量。 安聪娟 张瑞丽 魏忠梅 张林会 韩海娥关键词:持续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基于Braden评估表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预警机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运用Braden评估表评估神经外科患者的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探讨由其建立的压疮预警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0例新入院的,无压疮病史的神经外科重症卧床患者,随即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运用Braden评估表评估两组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并以颜色区分危险程度,其中红色代表高危,橙色代表中危,蓝色代表低危。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教育模式,试验组行预警干预措施。其中高危患者使用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中危患者使用海绵床垫,每2小时翻身1次,低危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随访时间均为30 d。结果高危组的总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中危组的总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试验组由于压疮预警机制的建立,其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Braden评分能够较好的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压疮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引起护士和家属的注意,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的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秀丽 桑琳霞 魏忠梅 崔丽雅关键词:压疮 预警机制 神经外科 新型换药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4层无菌气管切开纱布进行气管切开切口换药;试验组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气管切开伤口换药。观察2组患者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率、切口换药次数、日吸痰次数,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率、切口换药次数、日吸痰次数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患者或家属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换药方法,且患者或家属的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高增敏 魏忠梅 桑琳霞 王秀丽 刘莉 崔丽雅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敷料 护理 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抗反流引流袋对神经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3月住院的患者120例,导尿前无尿路感染,并随机分为A、B、C、D共4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B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每10d更换1次,C组则应用普通引流袋每3d更换1次,D组应用普通引流袋每1d更换1次,比较各组菌尿的发生率。结果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普通引流袋3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每天更换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菌尿发生率低于普通引流袋,而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菌尿发生率低于10d更换者。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抗反流引流袋尿路逆行感染的风险低于普通引流袋,以抗反流引流袋每7d更换1次为宜。 桑琳霞 魏忠梅 王秀丽 高增敏 刘莉关键词:导尿管插入术 神经外科 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进展 被引量:4 2010年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在正常呼吸道的中段制造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孔道,用来解决患者呼吸道梗阻、痰多难以排出以及长时间的气管插管等问题,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常用方法之一[1].气管切开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3或3~4气管状软骨之间做横行切开,插入气管导管形成人工气道.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原有气道的结构,空气进入肺脏的呼吸模式改变亦使肺脏产生了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患者多会出现呼吸道干涩、分泌物增多、痰液不易排出等情况.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也做了相应的护理干预与研究工作. 安聪娟 张林会 张瑞丽 魏忠梅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在颅脑损伤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脑外伤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指导神经外科医护人员专业化、个体化观察病情,进一步优化细化护理内容,更好地保证脑外伤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方法根据疾病种类和症状学特点设计脑外伤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与原运行的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单对照,选择护理记录时间、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护士专业知识考试结果、医生满意度作为效果评定指标。结果临床应用130例患者,经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原运行护理记录单。结论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更能科学便捷地记录脑外伤病情及治疗护理过程,突出个体化、专业化的护理理念,值得推广。 瓮杰慧 方艳伟 魏忠梅 梁朝晖 焦保华关键词:个体化 赋权探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赋权探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探视前家属赋权探视干预指导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探视前赋权探视干预指导。对照组未进行探视前赋权探视干预。在赋权探视第1天和赋权探视第8天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赋权探视第1天时SCL-90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赋权探视第8天时SCL-90评分结果与赋权探视第1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赋权探视第8天时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项目因子评分均低于赋权探视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恐怖、妄想、精神病性评分与赋权探视第1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赋权探视第8天时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项目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恐怖、妄想、精神病性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探视前赋权探视干预指导能提高患者家属探视的效果,即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魏忠梅 段永暖 张丽贞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长——护理队伍的保健医生 被引量:1 2012年 临床护理工作繁忙紧张,整个护理队伍就象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连续不断的工作,医嘱护士、治疗室护士、责任护士、基础护理护士、白班护士、夜班护士就是这个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引起医疗事故、差错,导致医疗纠纷、诉讼.保障其健康高效的运转,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护士长的职责,护士长是护理队伍的保健医生. 索素云 魏忠梅关键词:护士 神经科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08年 魏忠梅 安聪娟 张林会 王秀丽 桑琳霞关键词:神经科 压疮 医护工作者 住院患者 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