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晓泉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教育
  • 7篇课程
  • 7篇高校
  • 5篇章程
  • 5篇课程设置
  • 4篇特殊教育
  • 4篇专业课
  • 4篇专业课程
  • 4篇专业课程设置
  • 4篇教师
  • 3篇特殊教育专业
  • 3篇教育专业
  • 3篇高校章程
  • 2篇章程制定
  • 2篇职前教师
  • 2篇组织学
  • 2篇律学
  • 2篇教育实习
  • 2篇教师教育
  • 2篇教学

机构

  • 18篇安顺学院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0篇鲁晓泉
  • 3篇唐安国
  • 3篇崔友兴
  • 2篇杨小玲

传媒

  • 2篇绥化学院学报
  • 2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教育探索
  • 1篇社科纵横
  • 1篇黑河学刊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理工高教研究
  • 1篇四川职业技术...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铜仁学院学报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新余学院学报
  • 1篇襄阳职业技术...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高校学校章程制定主体研究
2007年
学校章程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学校章程的制定相等于立法。本文借鉴立法学上的法治说和功能说,区别章程制定主体为决策主体和影响主体,探讨了我国高校学校章程制定的决策主体和影响主体。
鲁晓泉
我国高校章程制定程序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学校章程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章程的制定相当于立法。从法理学的视角,借鉴立法的知识,章程制定程序包括制定步骤和主体两个方面。首先,探讨了高校章程制定程序的理论。其次,指出我国目前高校章程制定程序实践中存在制定主体不统一、步骤不全面的问题以及建议通过立法予以规范。
鲁晓泉
教育实习:建构职前教师专业身份的实践课程——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学生教学”课程考究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以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学生教学"课程为范例,探讨提高我国职前教师实习质量的策略,具体阐述了基于身份社会建构理论,实施合作教学模式;基于身份建构阶段论,创建灵活的教学过程;基于身份建构内容特质,实施发展性评价,进而总结了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学生教学"课程对我国教育实习的启示。
鲁晓泉崔友兴
关键词:教育实习职前教师教师专业身份
我国高校章程制定内容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高校是一个法人组织,具有法律和组织双重性质。基于组织学和法律学两个视角,对高校章程的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指出我国高校章程应包括的具体内容。
鲁晓泉唐安国
关键词:组织学法律学
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学生教学”评价及其启示被引量:2
2016年
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学生教学"评价强调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专业发展,表现为: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评价依据,实施包括"一个机制、两个动力系统和多元保障体系"的评价模式和注重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成绩评定。其对我国高校教育实习的启示在于:倡导教育实习评价"发展观",实施发展性评价;基于培养目标,制订评价依据;注重实习过程,实施"双径互动、双层循环式"评价模式。
鲁晓泉崔友兴
关键词:学生教学教育实习
试析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被引量:4
2010年
文章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结构,以此说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培养目标。
鲁晓泉
关键词:课程结构
师生心理关系的本质探究与内涵新解被引量:2
2016年
师生心理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中。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推进师生关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为理论依据,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揭示出师生心理关系为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之间以对立与统一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的复杂关系,表现为师生心理在认知、情感、能力与人格维度上的张力。
鲁晓泉崔友兴
关键词:心理过程
美国职前教师教育反思型教师模式与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南印第安纳大学教师教育项目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教师教育项目的反思型教师模式旨在基于开展体验式学习,通过准备知识基础和养成反思能力将职前教师培养成为反思型实践者。为此,它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化课程,通过模块化的知识课程与教学项目课程、教学方式分别拓展职前教师的知识基础、培养其反思能力。
鲁晓泉唐安国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化
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琐谈
2015年
整体性是美国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文章从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性特征,从而得出改革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鲁晓泉
完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策略的调研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贵州省特校教师关于必备知识技能重要性态度的调查结果,审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现行课程设置,主要存在指向性不明确、实用性不强、课程体系欠完整和实践课程薄弱的问题,因此,应当采取调整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指向、增加欠缺课程、改造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和树立实践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等策略使其趋于完善。
鲁晓泉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