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运动皮质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图像
  • 1篇张量成像
  • 1篇中风
  • 1篇散度
  • 1篇神经损伤
  • 1篇丝瓜瓤
  • 1篇四脑室
  • 1篇图像
  • 1篇皮质
  • 1篇肿瘤
  • 1篇卒中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耿道颖
  • 6篇鲍奕仿
  • 3篇李郁欣
  • 3篇尹波
  • 2篇纪毅敏
  • 2篇黄丙仓
  • 1篇陈嬿
  • 1篇潘嘉炜
  • 1篇吴昊
  • 1篇张军
  • 1篇杨嬗
  • 1篇杨忠
  • 1篇朱莉
  • 1篇李海庆
  • 1篇周英杰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的一个重要征象——“丝瓜瓤样坏死征”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病理学上重要特征是"假栅栏征",本实验研究胶质母细胞瘤病理学"假栅栏征"在常规磁共振成像上的特征——"丝瓜瓤样坏死征"在胶质瘤分级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6例胶质母细胞瘤,20例WH...
黄丙仓耿道颖纪毅敏李郁新朱莉尹波鲍奕仿
文献传递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在ALS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鲍奕仿杨丽琴杨忠陈嬿耿道颖
BOLD-fMRI联合DTI和MRS在运动皮质受损及功能恢复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运动皮质损伤是影响运动功能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通过临床判断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则可届示运动功能相关脑区的激活变化情况.用以针对性地评估运动皮质损伤程度且能准确定位病灶,有利于手术治疗和后期恢复性训练的开展。就应用BOLD-fMRI的基础上联合DTI和MRS技术,分别对脑外伤、脑肿瘤和脑卒中所致运动皮质损伤的研究进展及在相关预后分析中的价值进行综述.并提出将来可能联合应用的其他检查方法。
鲍奕仿耿道颖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CBCT图像跨模态预测CTA图像的卒中风险筛查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BCT图像跨模态预测CTA图像的卒中风险筛查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构建循环对抗性生成网络模型;步骤2:通过CBCT图像及其对应的造影图像数据训练循环对抗性生成网络模型;步骤3:将测试图...
耿道颖于泽宽陈泓亦张军尹波李郁欣吴昊曹鑫张海燕胡斌潘嘉炜鲍奕仿周书怡陆怡平耿辰夏威杨丽琴
文献传递
四脑室区病变MRI表现(附10例误诊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四脑室区病变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四脑室区病变及其中10例误诊病例MRI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 (1)52例中,髓母细胞瘤19例,室管膜瘤14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8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4例,表皮样囊肿1例,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2)52例中,误诊10例,诊断准确率80.8%。常见病变各有其MRI特点,误诊率低,如髓母细胞瘤在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血管母细胞瘤伴流空血管信号等;少见病变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结论依据MRI的影像学征象(形态及强化方式等),病变发生部位(四脑室内或外),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合患者年龄,有利于提高对四脑室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纪毅敏耿道颖李郁欣黄丙仓鲍奕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肿瘤
磁共振神经成像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 MRI对43例临床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术前常规MRI及MRN序列扫描,对手术探查、术中肌电图及术前MRI/MRN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N对节前神经损伤诊断的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83.6%,准确率为80.0%。MRN对臂丛神经节后损伤诊断的敏感度为74.8%,特异度为88.1%,准确率为79.2%。结论 MRN可作为早期臂丛神经损伤定性及定位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杨嬗李海庆周书怡周英杰李郁欣尹波鲍奕仿耿道颖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