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伊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艺术

主题

  • 9篇钢琴
  • 6篇演奏
  • 4篇琴曲
  • 4篇钢琴曲
  • 3篇音乐
  • 3篇教学
  • 2篇演奏分析
  • 2篇音乐教育
  • 2篇练习曲
  • 2篇教育
  • 2篇乐教
  • 2篇集体课
  • 2篇教学模式
  • 1篇祷文
  • 1篇典范
  • 1篇调音
  • 1篇演奏技术
  • 1篇演奏诠释
  • 1篇阳关三叠
  • 1篇音教专业

机构

  • 11篇武汉音乐学院

作者

  • 11篇黄伊娜

传媒

  • 4篇黄钟(武汉音...
  • 3篇交响(西安音...
  • 1篇北方音乐
  • 1篇音乐时空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2
  • 1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期浪漫乐派钢琴曲的典范之作——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创作背景与演奏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探析德国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舒曼的早期钢琴曲创作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确立的重要贡献,并聚焦其代表作《交响练习曲》,论述舒曼早期钢琴曲创作对前期浪漫乐派钢琴音乐创作的典范与启迪意义。如无舒曼,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大潮在舒伯特之后不会如此迅捷地澎湃汹涌。
黄伊娜
关键词:《交响练习曲》浪漫乐派典范演奏分析
李斯特钢琴练习曲《悲愁》的创作背景与演奏要诀
2014年
《悲愁》是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李斯特著名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中独具特色的一首。结构精美、内涵诗意、技巧高超融,与通常以技术训练为目的的练习曲大异其趣。本文通过对相关外文文献的梳理,结合笔者的演奏与教学心得,在描述该作品背景的基础上,对演奏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黄伊娜
“洋瓶”装“和酒”——武满彻钢琴曲《祷文》的特色及其演奏
2014年
武满彻的钢琴独奏作品不多,寥寥数首,艺术成就却都甚高,堪称东方音乐家对现代钢琴音乐的重要贡献。总结武满彻的钢琴音乐实践,发现其"洋瓶装和酒"的成功要诀。洋瓶,指西方现代音乐的技法与样式;和酒,寓日本式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趣味。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乐谱、音响与演奏诠释的分析,旨在阐释"洋瓶""和酒"的特征与本质,探究其钢琴音乐的启示意义。
黄伊娜
关键词:武满彻钢琴曲和酒
论钢琴演奏技术训练的基础音阶、琶音、和弦训练法被引量:9
1996年
在种类繁多的钢琴演奏技术中,音阶、琶音、和弦的技术训练堪称其中的基础。本文结合自己10余年的教学经验。
黄伊娜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术琶音小调音阶分解和弦
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器乐主修集体课教学模式研究
2014年
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其器乐主修课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自然当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器乐主课。然而,长期以来音乐教育专业的器乐教学并未形成有专业特色的理念与模式。通过数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设计出“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器乐主修的集体课教学模式”,文章即是对此创新模式的全面描述。文章由集体课教学的必要性分析、集体课教学的理念创新、集体课教学的方法设定、中西融通与母语主导特色四部分构成。
黄伊娜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创新
乐圣贝多芬钢琴才能的启示——对中国当前钢琴教学的一点思考
乐圣贝多芬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的伟大遗产。不管是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还是钢琴曲《月光》、《悲怆》、《热情》、《暴风雨》,甚至一首歌曲、一支小品,无不映现着乐圣天才的光辉。人们面对...
黄伊娜
文献传递
反思、设计、建构--音乐学院音教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12
2011年
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产物,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趋势。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已有一定探索和研究,而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却研究不够,对策较少。如何转变观念,用新思路、新模式来完善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使其真正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黄伊娜
关键词:音乐教育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
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华彩的背景、特色与诠释被引量:2
2016年
莫扎特的27首钢琴协奏曲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珍贵遗产。大师娴熟的技法和高雅的品位成就了这些杰作,而精致的华彩则有画龙点睛之妙。通过解析这些协奏曲华彩的音乐特色,细细吟味其艺术魅力,进而对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华彩的演奏诠释提出了一己之见。
黄伊娜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华彩
过去与未来的相遇——现代钢琴曲《梦的印象》的拼贴技术与演奏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梦的印象(爱之死)一双子座》,20世纪美国先锋派作曲家代表人物乔治·克拉姆使用拼贴作曲技法创作的一首独具特色的现代钢琴作品,是克拉姆《大宇宙》第1卷的第11首。全曲充溢着冥想般朦胧而又温柔的原创旋律(与拼贴旋律相对),并通过拼贴的方式引用了肖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中段作为背景,运用极弱的演奏力度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气氛,极尽完美地呈现出曲名所具有的艺术意境。
黄伊娜
关键词:克拉姆先锋派演奏分析
游走于钢琴与古琴之间——钢琴曲《阳关三叠》的特色与演奏探微被引量:5
2015年
黎英海先生改编自琴歌的钢琴曲《阳关三叠》堪称钢琴作品中国化、民族化的佳作,文章通过乐谱解析并结合演奏实际,认为该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了钢琴与古琴之间的结合点进而拓展了钢琴的艺术表现空间,同时文章还为演奏诠释该作品提出了可资参考的意见。
黄伊娜
关键词:《阳关三叠》钢琴曲古琴演奏诠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