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奕红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3篇梗阻
  • 3篇梗阻性
  • 3篇彩色多普勒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炎
  • 2篇弹性成像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黏液
  • 2篇黏液腺癌
  • 2篇腺癌
  • 2篇化脓
  • 2篇化脓性
  • 2篇化脓性胆管炎
  • 2篇急性梗阻
  • 2篇急性梗阻性
  • 2篇急性梗阻性化...
  • 2篇甲状腺
  • 2篇梗阻性化脓性...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机构

  • 9篇福州市第二医...

作者

  • 9篇黄奕红
  • 6篇郑硕
  • 1篇田立平
  • 1篇蔡宗发
  • 1篇邵孔健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与病灶内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价值,分析SR与病灶内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24例甲状腺微小占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有270个微小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26个、恶性结节144个,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获取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应变率比值(SR),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收集术中切除的病灶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血管生成素2(ANG-2)等血管新生指标,比较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患者SR及血管新生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恶性结节患者SR与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系数,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R对TMC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组患者SR、VEGF、b-FGF、ANG-2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恶性结节患者SR与VEGF、b-FGF、ANG-2呈正相关(P<0.05)。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病灶组织SR值诊断TM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CI为0.755~0.864(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能够有效鉴别诊断良性结节和TMC,且与病灶内血管新生指标具有良好相关性,在评估TMC病情方面亦有重要价值。
黄奕红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
超声诊断胆管黏液腺癌3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黄奕红郑硕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黏液腺癌超声诊断
多普勒彩色超声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的应用及TN分期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多普勒彩色超声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TN分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国际抗癌联盟甲状腺癌的TNM分期(第6版)作为标准,进行术前超声T分期和N分期评估,将患者分为T1、T2、T3、T4期和N0、N1a、N1b期,并与病理分期对照,评估多普勒彩色超声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自制的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是否多灶、包膜外侵犯、桥本甲状腺炎),分析术前T分期和N分期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1期35个,T2期1个,T3期53个,T4期1个,彩色超声对T1至T4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100.00%、94.34%、100.00%,多普勒彩色超声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05)。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N0期47个,N1a期28个,N1b期15个,彩色超声对N0、N1a、N1b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5.74%、96.43%、100.00%,多普勒彩色超声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N分期与病理N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不同年龄、是否多灶患者的术前病理T分期和N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5岁、多灶患者T3至T4分期和N1分期比例更高。年龄≥55岁(OR=4.375,95%CI=1.519-12.132)、多灶癌(OR=6.767,95%CI=1.823-18.273)是影响术前T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5岁(OR=4.918,95%CI=1.605-13.881)、多灶癌(OR=7.448,95%CI=2.004-20.382)是影响术前N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评估甲状腺被膜外侵犯范围以及颈侧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TN分期的影响因�
黄奕红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T分期影响因素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乳腺结节鉴别诊断及TNM分期的评估效果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良恶性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对TNM分期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省福州市二医院就诊的乳腺结节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入院时均采用UE联合CDF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CDFI和UE检测结果,分析CDFI、UE、CDFI联合UE诊断乳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TNM分期(T:原发灶,N:淋巴结,M:远处转移)将患者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UE和CDFI检测结果差异。结果110例乳腺结节中良性病变78例,包括乳腺纤维腺瘤51例、乳腺腺病1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恶性病变32例,检出率为29.09%,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7例、导管内癌4例、小叶原位癌1例。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CDFI血流分级及U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80、43.145,P<0.01)。CDFI联合UE诊断恶性乳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6.88%,明显高于单一CDFI检查的75%、单一UE检查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患者CDFI血流分级及U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10、48.444,P<0.01)。结论UE、CDFI是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结节的有效方法,二者联合能够提高恶性乳腺结节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率,且对评价恶性乳腺结节TNM分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黄奕红郑硕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结节TNM分期
硬质胆道镜微创保胆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硬质胆道镜微创保胆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行硬质胆道镜微创保胆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均取石成功,未出现胆管损伤及并发症。将29例复发患者分为复发组,101例未复发患者分为未复发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结石直径、结石数量、有无糖尿病、总胆固醇、有无运动习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无胆结石症家族史、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有无壁间结石、三酰甘油、术后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是否油腻饮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油腻饮食是硬质胆道镜微创保胆术治疗的胆囊颈管嵌顿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油腻饮食是硬质胆道镜微创保胆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的石复发的影响因素。
郑硕黄奕红
关键词:胆结石结石复发
胆管黏液腺癌5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胆管黏液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5例胆管黏液腺癌诊治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例均依靠术中探查和脱落细胞细胞学检验及胆管壁活检确诊,急诊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其中,2例分别存活了5年和8年;2例分别已术后1年和2年有余,仍在维持治疗中;1例术后第2天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胆管黏液腺癌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验,术中彻底清除胆管内胶冻样物,术后定期冲洗、保持胆道通畅尤其重要,且预后较好。
郑硕黄奕红田立平邵孔健蔡宗发
关键词:胆管黏液腺癌印戒细胞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变化与疗效、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变化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PHC组,同期入组78名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SGF、HIF-1α水平,PHC组患者TACE术治疗结束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2个月,比较PHC组患者和对照组血清TSGF、HIF-1α水平差异,比较PHC患者TACE术前、术后7d、术后28d血清TSGF、HIF-1α水平,TACE术后4周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估近期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和无效组患者术前、术后TSGF、HIF-1α水平差异,TACE术治疗结束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血清TSGF、HIF-1α水平差异。结果:PHC组患者的血清TSGF、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HC患者有无肿瘤包膜、肝外转移、门静脉癌栓及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的血清TSGF、HIF-1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血清TSGF、HIF-1α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28d血清TSGF、HIF-1α明显低于术后7d(P<0.05)。有效组、未复发组术后28d的TSGF、HIF-1α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无效组、复发组术前、术后28d的TSGF、HIF-1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SGF、HIF-1α呈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经TACE术治疗后TSGF、HIF-1α水平显著下降,且有效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明显,术后未复发患者下降程度更明显,TSGF、HIF-1α检测可用于辅助评估原发性肝癌病情及TACE术后患者的转归。
郑硕黄奕红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缺氧诱导因子-1Α疗效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50例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超声引导下PTCD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术前术后对比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48例成功进入目标胆管,成功率96.0%(48/50),其中穿刺胆管位于右侧30例,左侧18例。48例引流通畅,引流量500~800mL/d;术后血清直接胆红素较前明显下降。1例穿刺失败(2.0%),1例术后引流管脱落(2.0%)。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硕黄奕红
关键词:超声引导梗阻性黄疸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检查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下肢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检查,获取多普勒超声参数,包括血流内径、血流速度、内—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同时对血管壁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管腔内膜光滑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管腔内膜不光滑有斑块比例为71.25%,明显高于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下肢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IMT、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显示管腔存在斑块57例,下肢动脉斑块由高到低分布依次为足背动脉30例(52.63%)、胫后动脉23例(40.35%)、腘动脉20例(35.09%)、股动脉12例(21.05%),其中14例患者斑块存在于2个或以上下肢动脉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对早期诊断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做出正确诊断,具有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无创的优点,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
黄奕红林晓燕
关键词:2型糖尿病彩色多普勒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