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学林

作品数:74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8篇早产
  • 38篇早产儿
  • 38篇产儿
  • 36篇视网膜
  • 36篇网膜
  • 32篇早产儿视网膜
  • 30篇视网膜病
  • 28篇早产儿视网膜...
  • 17篇病变
  • 15篇视网膜病变
  • 12篇早产儿视网膜...
  • 10篇新生儿
  • 9篇儿童
  • 7篇血管
  • 6篇筛查结果
  • 6篇筛查结果分析
  • 5篇学龄
  • 5篇学龄前
  • 5篇近视
  • 4篇血管化

机构

  • 62篇广东省妇幼保...
  • 6篇佛山市妇幼保...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暨南大学
  • 3篇深圳市妇幼保...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眼科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惠州市妇幼保...
  • 1篇惠东县妇幼保...
  • 1篇爱尔眼科医院

作者

  • 62篇黄学林
  • 22篇罗先琼
  • 13篇聂川
  • 9篇杨杰
  • 9篇黄水清
  • 9篇高利伟
  • 7篇谢素贞
  • 7篇孙伟
  • 6篇赵欢欢
  • 6篇江静波
  • 6篇张春一
  • 5篇陈运彬
  • 4篇张嘉雯
  • 4篇赖群欣
  • 4篇麦飞
  • 4篇梁志江
  • 4篇伍燕飞
  • 4篇任建兵
  • 4篇李静
  • 3篇张国明

传媒

  • 6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广州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眼科学报
  • 2篇中华今日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家庭医生(月...
  • 1篇老同志之友(...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6例确诊为AP-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5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视网膜病变的改变疗效.结果: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因附加病变持续不退超过1周接受激光光凝治疗12只眼,因出现新增嵴样病变或纤维增生膜加重接受激光光凝治疗40只眼.二者联合治疗后,42只眼视网膜血管网或嵴消退,其他病变消退,视网膜平坦.仍有6只眼病情未控制,病变处纤维增生明显,再次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另有4只眼考虑复发,再次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期复查均痊愈.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可能是AP-ROP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任建兵梁树颜慧恒吴晓武黄学林杨杰聂川
关键词:激光光凝术
母婴围生期感染因素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母婴围生期感染因素对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3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的围生期病历资料及眼底检查结果。早产儿纠正胎龄45周终止观察。根据眼底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ROP(Ⅱ区、Ⅲ区的1期或2期病变,不伴附加性病变)、重度ROP[≥3期病变、Ⅰ区病变、阈值前病变/阈值病变、附加性病变、急进型ROP(AP-ROP)] 、手术治疗的ROP。对发生ROP、轻度ROP、重度ROP及手术治疗的ROP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8例早产儿出生胎龄为(30.10±1.34)周(25.29~32.00周),出生体质量为(1 373±272) g(720~2 330 g)。有76例发生ROP,ROP的发生率为31.9 %。其中39例(16.4%)发生轻度ROP,37例(15.5%)发生重度ROP,手术治疗的ROP共有22例(9.2%)。76例ROP中,早产儿从出生到ROP发生时间为(35.16±14.26) d,从出生到该病例发生ROP的最严重阶段的时间为(44.62±18.99) d。在22例需要手术治疗的ROP中,早产儿从出生到ROP手术的时间为(50.27±17.24) d。单因素分析提示,母亲围生期感染性疾病与ROP的发生和ROP手术治疗有关(χ^2=7.891、4.494,P=0.005、0.034)。孕周小、低出生体质量及吸氧时间长与ROP的发生及发展有关(t=-5.803、-5.290、-4.150,均P〈0.001;t=-4.942、-4.058、-3.126,P〈0.001、〈0.001、=0.002;t=2.351、2.473,P=0.020、0.018)。出生1 min或5 min Apgar评分≤7分与重度ROP的发生有关(χ^2=4.803,P=0.028)。新生儿脓毒症及新生儿真菌感染与ROP的发生有关(χ^2=6.071、4.070,P=0.014、0.044),其中新生儿真菌感染与重度ROP的发生相关(χ^2=5.479,P=0.01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母亲围生期感染性疾病是ROP发生及ROP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谢露露罗先琼聂川梁志江谢素贞黄学林
关键词:围生期因素早产儿视网膜病回顾性队列研究
以视网膜错构瘤为首发特征的早产儿结节性硬化症1例被引量:1
2021年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早期呈单一表现,容易漏诊、误诊,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特征的新生儿期病例少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早产男婴,出生后1 d眼底筛查发现右眼视网膜散在多个灰白色半透明隆起灶及脱色素斑,回溯胎儿期超声心动图异常高度怀疑TSC,进一步行头颅MRI检查及家族基因检测,在新生儿期明确了这一诊断。
李静黄学林孙伟刘玲简练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早产儿
广东省早产儿规范氧疗前后视网膜病变的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筛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和ROP的特点。方法:在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片区中各随机抽取新生儿科床位数≥50张,且最迟2005年始有眼科专业医师进行常规ROP筛查的2所三甲综合医院和2所二/三甲妇幼保健院,采用封闭式表格信函调查2002-01/2007-12在所选医院/保健院住院、出生胎龄≤36wk且出生体质量≤2000g且存活达2mo或以上的早产儿的临床及ROP筛查随访资料,然后电话核实;调查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u检验、χ2检验。结果:2004年以前未筛查早产儿占82.8%;2005年以后未筛查早产儿占24.9%,其中35~36wk未筛查早产儿占72.7%,29~32wk早产儿的筛查率93.6%,≤28wk的早产儿无漏筛病例。2002/2004年ROP筛查率较低,2005/2007年ROP筛查率显著提高,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1)。2004年以前多数医院(85.7%)使用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2005年以后多数医院(71.4%)改用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2004年以前ROP发生的真实情况无法了解。2005/2007年早产儿ROP发生率为6.2%,2005年以后出生体质量<1000g的早产儿ROP发生率为33.1%(105例),出生体质量1000~1499g10.8%(250例),出生体质量≥1500g的早产儿无ROP病例,≤28wk的早产儿ROP发生率为41.5%(56例),>28~32wk为9.8%(284例),>32~34wk为0.7%(15例),>34~36wk的早产儿无ROP发生。结论:规范氧疗后ROP筛查率明显提高,ROP发生率降低;《指南》[1]促进了ROP筛查工作的开展,筛查工具仍有待规范化。
黄学林张永杨杰罗先琼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多中心调查
老花眼突然好了 或是白内障来了
2014年
65岁的王姨老花眼有近10年了,平时看报纸都得戴老花眼镜才能看得清,但近日,她无意间发现自己的眼睛突然变好了,看东西不戴老花镜也能看得很清楚,不禁心中暗喜:“莫非自己返老还童了?”但王姨一些老朋友却提醒她,这种“返老还童”现象未必是好事,说不定是患上某种疾病的先兆,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稳妥。听到这话,王姨也警惕起来,赶紧去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结果发现是白内障在作怪。
黄学林
关键词:白内障
基层医院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与转诊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与转诊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1)选取本院在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出生的,符合标准的早产儿185例;(2)出生第4周或纠正胎龄32周进行首次眼底筛查,由本院经验丰富的医生采用广域新生儿视网膜采集系统进行筛查,定期随访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或矫胎龄44周。(3)记录眼底检查结果,患儿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调查。(4)按筛查结果分成ROP组与非ROP组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1)ROP 11例(II区1期8例,II区2期2例,II区3期1例),占5.95%(11/185例)。(2)ROP的危险因素与出生体重、胎龄、吸氧时间、吸氧浓度、HMD 5项因素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层医院ROP防治工作重点,必须做到早发现,早转诊,早治疗;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及宣教工作也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罗永锋黄学林严志涛钟晓丹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转诊
推广新生儿眼病筛查的必要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推广新生儿眼病筛查以及婴儿期定期眼保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20 800例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门诊收集的婴儿眼保健资料。结果:共检出致盲性眼病7种158例,其中满42 d内检出147例,3个月内检出8例,6个月内检出2例,12个月内检出1例。检出时已合并眼位、眼前节异常、影响视功能者8例。不同出生胎龄致盲性眼病检出率:≤34周为11.64%,34~37周为1.24%,≥37周为1.29%。相对于纸质宣传材料,开展家长学校讲课,利用PPT结合实际病例讲解,更有助于普及眼保健。相对于眼底检查,眼前节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被推广。结论:致盲性眼病婴儿期发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并且部分是可以早期筛查、早期治疗以避免视功能损害的。临床中需要大力普及眼保健知识,并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医院,适当利用新生儿广域成像系统推广新生儿眼病普筛。
宁静静黄学林杨璇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眼保健
佛山市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状况、分析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近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五区属下幼儿园5182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尼德克AR-20快速电脑验光仪对所选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可疑近视者和屈光度≤+2.00D者予10g/L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确诊为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由专人进行近视相关因素调查。确诊为近视者经适当的屈光矫正后,每6mo进行1次屈光复查,按要求进行为期1a的随访。结果: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患病率为1.95%,城区2.10%,农村1.80%;其中3~〈4岁占0.98%,4~〈5岁占1.96%,5~6岁占2.45%。相关因素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与近亲近视史密切相关。城区与农村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容忽视。
郭建玲黄学林余凤慈梁淑贞赖婷婷
关键词:近视流行病学调查学龄前儿童
探究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究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出生的,符合标准的早产儿200例,在他们出生15d后,由本院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眼底镜检查,记录结果,患儿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这些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发病率为5%,符合相关文献报道,其中视网膜病Ⅰ期有7例,Ⅱ期有2例,Ⅲ期有1例,这些患儿经过治疗后,视力都恢复正常;通过分析,得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儿的胎龄,体重,胎数,光疗的时间及颅内出血。结论以上实验证实,早产儿容易发生视网膜病,为防治该病,应当进行有效的氧疗、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制度,将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也可以有效的改善视网膜病的预后措施。
张伟忠黄学林陈能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随访调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防治策略研究与应用
罗先琼张国明黄水清吴本清聂川黄学林江静波张春一时先锋高利伟谭光明梁志江李兵杨洋张嘉雯
早产儿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眼病,是中国儿童首要致盲疾病。ROP防治是中国及该省防盲工作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组自2001年即开始RO...
关键词: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疾病防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