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春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鱼腥草
  • 6篇挥发油
  • 4篇红花
  • 3篇学成
  • 3篇通径
  • 3篇通径分析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光合速率
  • 2篇性状
  • 2篇鱼腥草挥发油
  • 2篇蒸腾
  • 2篇蒸腾速率
  • 2篇生态因子
  • 2篇净光合
  • 2篇净光合速率
  • 2篇居群
  • 2篇挥发性
  • 2篇挥发性成分
  • 2篇挥发油化学成...
  • 2篇红花黄

机构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西昌学院

作者

  • 12篇黄春燕
  • 10篇吴卫
  • 9篇郑有良
  • 5篇陈黎
  • 5篇杨玉霞
  • 5篇刘仁建
  • 3篇刘雷
  • 2篇刘仁健
  • 1篇刘紫英
  • 1篇黄曜
  • 1篇傅之屏
  • 1篇黄云
  • 1篇叶华智
  • 1篇董宝成
  • 1篇李伟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研究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自然条件下两种化学型鱼腥草苗期和花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LSD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种化学型鱼腥草Pn日变化苗期均为典型的单峰曲线,而花期呈双峰形;Tr日变化则两个时期均为单峰曲线;且苗期Pn和Tr值均极显著低于花期。两种化学型鱼腥草叶片挥发油所含组分数目苗期普遍比花期多,而共有成分和主要成分总量分别低于花期。M型鱼腥草叶片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D型多,而其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共有成分和主要成分总量却较D型低,且该化学型不同材料间在某些主要成分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化学型鱼腥草在不同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挥发油化学成分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峨眉蕺菜与蕺菜之间,无论在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还是挥发油化学成分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黄春燕吴卫郑有良陈黎刘雷刘仁建
关键词:鱼腥草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挥发性成分
鱼腥草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日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一天中日照时间段的含量变化情况,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方法对生产中鱼腥草主栽品系的鲜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新品系W01-100和W01-94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日照时间内无显著变化。其中,W01-94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更稳定。鱼腥草地上部分鲜草挥发油的部分主要成分间含量变化相关显著,但不同材料间相同两种成分间的相关性可能不同。结论W01-100和W01-94在整个白天内均可采收。
陈黎吴卫杨玉霞黄春燕郑有良
关键词:鱼腥草挥发油
峨眉山不同山峪和海拔高度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居群挥发油成分的变化被引量:23
2007年
以分布于峨眉山不同山峪不同海拔(500-1800m)的17个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居群及生长地土样作为试验材料,按土壤农化分析常规方法对土壤pH值及土壤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用水蒸馏法提取植株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峨眉山鱼腥草生长地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对鱼腥草的生长极为有利。从所有居群中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各居群挥发油成分组成及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月桂烯作为四个山峪唯一共有的主要成分在各居群中均能检测到,且在各居群中的平均含量最高。乙酸龙脑酯和trans-β-罗勒烯的含量与海拔高度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同山峪以及海拔高度对各居群挥发油成分和含量有显著影响。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微量元素对鱼腥草挥发油共有成分合成与积累的作用大于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中以有效钼的影响最为显著,大量元素中以速效钾的影响最为显著。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了对挥发油共有成分含量影响显著的土壤营养元素。
刘雷吴卫郑有良黄春燕刘仁健
关键词:鱼腥草挥发油居群海拔生态因子气相色谱-质谱法
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29
2005年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48份栽培红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平均每果粒数>株高>一级分枝数>开花期>单株无效果球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百粒重(x1)、单株无效果球数(x3)、单株粒数(x4)、一级分枝数(x6)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4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8.784+3.773x1+0.067x3+0.025x4-0.046x6(r=0.981**)。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百粒重,二者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减少单株无效果球数可大幅提高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高产株型应是株高、一级分枝数适中,单株粒数、平均每果粒数多,单株有效果球数多、无效果球数少,百粒重高,开花期短者。
杨玉霞吴卫郑有良李伟黄春燕刘仁建
关键词:红花通径分析农艺性状
鱼腥草光合蒸腾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3
2006年
在自然条件下,对鱼腥草叶片光合蒸腾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 r)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相关分析表明,与鱼腥草Pn和T r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的环境因子为光量子通量密度(PFD)和相对湿度(RH),生理因子为气孔导度(G s)和叶片温度(T l).环境因子对光合蒸腾的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FD和C a是Pn的主要影响因子,而PFD和T a则是T r的主要影响因子.
黄春燕吴卫郑有良黄曜
关键词:鱼腥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生理生态因子通径分析
华中五味子锈病菌及其重寄生菌的鉴定被引量:18
2004年
五味子属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五味子春孢锈菌(Aecidium schisandrae J.Y.Zhuang)引起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锈病为国内外新报道。该病在四川省雅安市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华中五味子生长地造成严重危害,其病株率91%,病叶率36%,造成叶片枯斑、脱落。华中五味子锈病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sp.)为国内外首次报道。该重寄生菌的自然重寄生率达35.5%,重寄生菌寄生在华中五味子锈菌春孢子器(锈子器)出口处,阻碍春孢子的释放。本文报道了华中五味子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特征及华中五味子锈菌的重寄生现象和重寄生菌的形态特征。
黄云叶华智刘紫英董宝成黄春燕
关键词:华中五味子锈病菌重寄生菌
红花单株花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研究红花主要农艺性状间及与单株花产量和红花黄色素A间相关关系,为花用红花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来自世界各地的48份栽培红花品种(系)的单株花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红花黄色素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花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有效花球数>单株花球数>单株总分枝数>顶花球直径>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出苗到盛花期天数>平均每果粒数>单株无效花球数>株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分枝高(X2)、一级分枝数(X4)、单株有效花球数(X6)、单株无效花球数(X7)、平均每果粒数(X9)、顶花球直径(X10)是影响单株花产量(Y)的主要因素,回归方程:Y=-3.037 0+0.002 7 X2+0.045 9 X4+0.074 5 X6+0.043 2 X7+0.023 0 X9+1.148 2 X10(F=21.84**)。单株有效花球数对单株花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顶花球直径。不同品种(系)的单株花产量及红花黄色素A的量存在显著差异。红花黄色素A的量与单株花产量相关不显著。结论花用红花育种中,可兼顾高产与优质。单株有效花球数、顶花球直径是花用红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单株花高产株型应是单株有效花球数、单株花球数、单株总分枝数、一级分枝数较多,顶花球直径较大,株高、分枝高、单株无效花球数适中者。P I 239226、P I 253540、P I 367833、简阳红花综合性状较好,表现突出,适宜在四川种植。
杨玉霞吴卫郑有良黄春燕刘仁建陈黎
关键词:红花通径分析红花黄色素AHPLC
鱼腥草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研究鱼腥草不同部位(器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鱼腥草 W01—100叶、地上茎和地下茎的挥发油,并用 GC—MS 法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从鱼腥草叶、地上茎和地下茎中共鉴定出化合物27种,其中共有化合物15种,分别占各器官挥发油总量的66.83%,94.55%,92.10%。叶中挥发油以癸醛、β-月桂烯、β-水芹烯为主;地上茎挥发油以甲基正壬酮、β-月桂烯、β-水芹烯为主;而地下茎挥发油则以甲基正壬酮、β-蒎烯、β-水芹烯为主。结论:鱼腥草不同器官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黄春燕吴卫郑有良
关键词:鱼腥草地上茎地下茎挥发油气质联用
部分引进与国产红花品种(系)中红花黄色素A的HPLC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48份栽培红花品种(系)的红花黄色素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红花品种(系)中红花黄色素A含量差异显著。欧洲材料含量最高,其次为亚洲材料,含量最少的是美洲材料。
杨玉霞吴卫郑有良陈黎刘仁建黄春燕
关键词:红花红花黄色素AHPLC
两种化学型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动态及光合速率的分析
鱼腥草,原植物为三白草科蕺菜属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主要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镇痛、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过敏、抗辐射等作用。2001年,祝正银等在四川省峨眉山发现蕺菜属一新种峨眉蕺菜(...
黄春燕
关键词:鱼腥草蕺菜挥发性成分光合日变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