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婕

作品数:93 被引量:449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艾滋病重大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3篇艾滋病
  • 31篇病毒
  • 18篇感染者
  • 17篇HIV
  • 16篇HIV感染
  • 12篇免疫缺陷
  • 12篇艾滋病病毒
  • 12篇HIV感染者
  • 11篇HIV-1
  • 10篇细胞
  • 9篇综合征
  • 9篇细胞计数
  • 9篇淋巴
  • 9篇病毒治疗
  • 8篇缺陷综合征
  • 8篇淋巴细胞
  • 8篇免疫缺陷综合...
  • 6篇人类免疫
  • 6篇人类免疫缺陷
  • 6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9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 3篇深圳市第三人...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重庆市公共卫...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作者

  • 93篇黄晓婕
  • 59篇吴昊
  • 27篇张彤
  • 16篇郭彩萍
  • 15篇高艳青
  • 13篇李在村
  • 11篇孙欣
  • 10篇李海英
  • 9篇刘安
  • 9篇刘翠娥
  • 8篇汪习成
  • 8篇孙丽君
  • 7篇李威
  • 6篇李群辉
  • 6篇汪雯
  • 6篇梁连春
  • 6篇陈德喜
  • 6篇刘志英
  • 6篇焦艳梅
  • 6篇张宏伟

传媒

  • 19篇中国艾滋病性...
  • 6篇北京医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国际流行病学...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传染病信息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2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源有限国家应用总淋巴细胞数预测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的系统评价:一项来自于中国的研究
目的 根据中国HIV感染者总淋巴细胞数预测CD4细胞计数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利用Meta-Disc1.4和Stata/SE12.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结果按不同的TLC临界值分...
黄晓婕郭彩萍杨仙珊易银刘凯燕陈卉吴昊
基于数据挖掘的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和<500个/μL的可能性和效果,从而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45名HIV感染男男性接触者的2837例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分别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线性判别分析、决策树、反向传播多层感知机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10折交叉验证。利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对5种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上述5种模型预测CD4<350个/μL的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698、0.697、0.706、0.746和0.745,预测CD4<500个/μL的Az值分别为0.735、0.737、0.724、0.707和0.714,均高于单独使用总淋巴细胞计数(Az值分别为0.657和0.691)进行预测的效果。结论数据挖掘模型在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方面具有一定水平,不同模型在完成不同预测任务时表现出了不同性能。
陈婕卿朱碧云陈卉黄晓婕
关键词:HIVCD4+T淋巴细胞计数数据挖掘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在艾滋病(AIDS)病人中,对中文版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内部一致性和因子结构进行检测,进而分析其用于艾滋病病人的可行性。方法在指定时间内对艾滋病病人进行随机抽样,得到425例有效样本,记录其年龄、性别并填写中文HADS;Cronbach’sα系数用于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验证性因子分析用于分析中文HADS的因子结构,并用赤池信息准则等6个指标评价7个拟建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 bifactor(2group-factors)模型对中文HADS拟合优度最高,加入条目表述因子后,各模型的拟合优度均有提高;HADS内部一致性较好,尤其是在bifactor模型中。结论研究结果支持bifactor模型,表明将HADS作为整体量表可较好地用于艾滋病病人。
杨致远武文芳陈卉黄晓婕吴昊
关键词:艾滋病病人
HIV感染者疲劳发病率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1996—2021年HIV感染者疲劳发病率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PsycINFO数据库中有关HIV感染者疲劳发病率的观察性研究。使用Stata 16.0软件,计算疲劳合并发病率及其95%CI值,采用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结果 最终纳入23篇文献,共包括8213例病例。Meta分析显示HIV感染者疲劳合并发病率为62%(95%CI:53%~7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年龄较小、总体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接受率低、有睡眠障碍和抑郁的群体疲劳发病率更高(P <0.05)。结论 HIV感染者疲劳发病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郁艳翁文佳王新宇黄晓婕张明高艳青
关键词:HIV发病率META分析
梅毒血清固定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有所增长,梅毒患者的血清固定发生率居高不下,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但血清固定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其相关的临床因素有年龄、性伴数量、治疗前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滴度、吉海反应、治疗方案等,相关的分子免疫学因素有趋化因子水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表达水平、相关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菌株等。本文就血清固定发生的相关临床、免疫因素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赵洋栾兴宝杜天意黄晓婕刘翠娥
关键词:梅毒血清固定神经梅毒RPR滴度
北京市HIV阳性MSM人群合并HBV和HCV的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 HIV 阳性 MSM 人群中 HBV、HCV 的感染率。方法:2007年1 月至2008年5月共招募285名 HIV 阳性的北京市 MSN 人群285名,应用 ELISA 法对其进行 HBsAg 和抗-...
孙欣吴昊黄晓婕高艳青
关键词:HCVHBSAGMSN
文献传递
艾滋病合并梅毒
前言梅毒与HIV病人性接触容易感染艾滋病,同时感染HIV(尤其是进展期的HIV)会影响密螺旋体感染的诊断、自然病史及治疗,但是对于梅毒的治疗原则在是否有HIV感染的情况下都是相同的。
吴昊黄晓婕
关键词:梅毒艾滋病感染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可覆盖多亚型的HIV-1总DNA定量检测引物对、探针及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覆盖多亚型的HIV‑1总DNA定量检测引物对和探针,其中,所述引物对的上游引物HIV‑U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HIV‑R1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探针Probe‑HI...
刘志英袁霖粟斌张彤吴昊刘利锋陆小凡张欣王蕊夏炜黄晓婕
文献传递
头孢曲松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2
2002年
贾东梅黄晓婕赵作涛罗庆录
关键词:头孢曲松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
三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检验三种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梅毒阳性检出率,分析各检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性病门诊就诊者的静脉血,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同时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同一份血清,二种方法均为阳性者用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法(FTA-ABS)检测及免疫印迹法(WB)确认,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检查。结果在所有784名性病门诊就诊者中,ELIS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者306人,阳性率39.03%;TPPA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为297人,阳性率为37.88%;经FTA-ABS检测确证阳性299人,阳性率为38.14%;最终WB结果与FTA-ABS检测一致。结论为了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及正确性,对高度疑似梅毒的患者,应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查。
刘意魏红娟任翊黄晓婕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免疫印迹试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