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苗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晋江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4
- 2016年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以玻璃体和视网膜共同参与视网膜裂孔形成为特征,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NSR)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分离的一类视网膜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功能,因此早期的发现预防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林美英朱小华周亮黄玉苗林水龙
-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
-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在视网膜变性大鼠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研究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在碘酸钠(NaIO3)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变性大鼠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研究。24只Spraug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造模7d组、造模14d组、造模28d组,每组6只。造模组腹腔注射3%NaIO3(100mg/kg);取眼球做病理检查.苏木索一伊红(HE)染色及细胞凋亡检测,验证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免疫荧光法观察视网膜变性大鼠视网膜上CSPGs表达的时空规律;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SPGs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上小胶质细胞表达的巨噬细胞特异性抗原CD68的分布特点。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注射NaIO3后,模型大鼠视网膜出现变性改变,且光感受器发生渐进性凋亡,造模7、14、28d组凋亡率分别为f21.0±3.5)%、(32.3±2.3)%、(41.7±2.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27,P〈0.01)。造模7d组.CS-56、CD68在脉络膜、视锥视杆层、内核层、节细胞层表达;造模14d组,CS-56、CD68进一步出现在外核层;造模28d组,CSPGs继续迁移到外丛状层。随造模时间延长.各层荧光表达逐渐增强,CD68在视网膜各层的表达也明显增多,强度分别为:1.33±0.52、2.67±0.82、4.00±1.10和7.17±1.3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5,P〈0.01)。造模组VersicanmRNA表达(1.02±0.0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0.2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P〈0.01)。结论在碘酸钠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中,随时间延长CSPGs表达范围扩大,表达量增加,并与小胶质细胞分布在大致相同区域,提示CSPGs可能来源于小胶质细胞。
- 黄玉苗高朋芬杨丽霞
- 关键词:碘酸盐视网膜炎色素性小神经胶质细胞
- OCTA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特异度、灵敏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眼科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4例(176眼)疑似DR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OCTA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将FFA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OCTA对早期DR的诊断价值,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OCTA诊断DR与FFA结果的一致性。结果FFA共检出122眼DR,54眼无DR;OCTA共检出119眼DR,57眼无DR。OCTA诊断早期DR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26%、92.59%、93.75%、96.64%、87.72%。kappa检验结果可知,OCTA诊断DR与FFA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92)。结论OCTA诊断DR与FFA结果的一致性较强,有助于诊断早期DR,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
- 黄玉苗林水龙陈雅珍
-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 视网膜变性大鼠视网膜CSPGs表达及CSPGs降解对光感受器凋亡的影响
- 目的:
1.建立碘酸钠诱导视网膜变性大鼠模型,探讨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CSPGs/)在碘酸钠诱导视网膜变性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特点。
2...
- 黄玉苗
- 关键词:视网膜变性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 文献传递
- 硫酸软骨素酶缓解视网膜变性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被引量:3
- 2012年
- 为建立RP动物模型,经玻璃体腔注射ChABC酶,免疫荧光法观察CSPGs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mRNA的表达,检测光感受器凋亡情况,以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碘酸钠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组CSPGs于脉络膜、内核层、节细胞层弱阳性表达,造模4周后CSPGs扩增到外核、外丛状层,各层荧光明显增强,而同期ChABC酶治疗组CSPGs在各层表达明显减弱;Versican mRNA表达与此一致,正常对照组、变性对照组、PBS组、治疗组Versican mRNA灰度比分别为0.18±0.02、0.92±0.03、0.98±0.06和0.30±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变性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光感受器凋亡率分别为(7.33±1.03)%、(40.0±2.37)%、(41.83±2.32)%、(35.2+1.94)%,治疗组显著低于变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ChABC酶能通过降解变性大鼠视网膜异常沉积的CSPGs,抑制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损伤网膜的修复。
- 黄玉苗高朋芬胥亚男杨丽霞
-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酶ABC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视网膜变性
- 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获益。方法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Ⅲ到Ⅴ级核患者81例(81只眼),年龄41~82岁,其中男性35例(35只眼),女性46例(46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41只眼)采用Centurion白内障智能超声乳化仪的Active Fluidics系统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B组(40只眼)采用Centurion超声吸除乳化仪的Gravity Fluidics系统实施手术。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检查并分析术眼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前房闪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明显浪涌与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术中负压、流量、有效超声能量、超声时间、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 d和1周时主控液流组与传统灌注组的前房闪辉值分别为:(10.92±0.18)vs.(12.27±0.23)、(7.53±0.14)vs.(7.99±0.2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主控液流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8.59%±0.73%)低于传统重力灌注组(10.45%±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闪辉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在Ⅳ/Ⅴ级核患者中更加明显。结论主控液流系统提供了白内障手术中更低的目标眼压,有利于减少白内障术后前房闪辉,并降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相较于传统的重力灌注安全性更高。
- 林水龙黄玉苗许松柏顾扬顺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角膜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