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庄
-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探讨和加强高校学院党政领导合力建设,提升和发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使党政"共同负责"机制在实践中落到实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力图通过对学院党政"共同负责"机制的分析,提出加强党政领导合力的建议。
- 黄轩庄
- 关键词:党政领导
- 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素质被引量:1
- 2005年
- 党员是党的细胞,共产党的先进性由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根植于党员的素质,提高党员素质,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提高党员素质放在目标要求的第一位,这就抓住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共产党员的素质既特殊又具体,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分为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 黄轩庄
- 关键词:党建共产党员
- 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办学存在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4
- 2003年
- 我国近现代师范美术教育自1906年“两江师范”正式设立图画手工科起,至今已走过了近一百年。在这历史长河中,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招招停停,几度沉浮、变更,至恢复高考始才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至今已有一二百所高师设有美术教育专业,数量在全世界可说是最多的,美术教育专业已成为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黄轩庄
- 关键词:美术教育专业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教学方法
-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哲学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外在传播与内在需要的统一、形式合理与内容合理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 黄轩庄
-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哲学思考
- 试论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被引量:3
- 2012年
- 自我教育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具有内化力,它是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与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体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强化其自我教育意识,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优化自我教育环境,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实效。
- 黄轩庄
- 关键词:党员教育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
- 全员德育的关键:发挥学院党政共同负责机制的整合功能
- 2010年
- 高校德育的实施及其有效有赖于高校德育机制的完善,当前高校德育有效性不足主要是高校德育机制和模式的陈旧并缺乏整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机制在高校全员德育体系中的整合作用,真正使全员德育模式成为涌现合力的德育机制。
- 黄轩庄
- 略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的特征和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大学生职业观是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及自身兴趣和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及个人价值取向有着密切联系。大学生职业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当前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客观要求,是国家实行大学生“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必然选择。
- 梁迪黄轩庄
-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锚职业观
- 青少年人格教育原则新论
- 2000年
- 明确并遵循人格教育的原则是搞好人格教育的根本。本文认为,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在坚持旧有原则的同时,一些新的原则也需要在人格教育实践中得到重视和遵循。
- 黄轩庄
- 关键词:人格教育青少年教育原则
- 试论领导干部新人格的塑造
- 1999年
- 一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开展“三讲”教育活动需要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人格是个人自身的知识、能力、德行、意志、情感、信...
- 黄轩庄
- 关键词:领导干部人格品质文化素质人格塑造人格状况社会现代化
- 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以桂林市高校为例被引量:12
- 2011年
- 大学生使用媒介日益普遍,媒介影响大学生越来越深刻,高等教育不容忽视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对桂林市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使用媒介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与参谋。
- 黄轩庄余海超
-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