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晓峰

作品数:7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乳液
  • 2篇润湿
  • 2篇接触角
  • 2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导电
  • 1篇低表面能
  • 1篇粘剂
  • 1篇乳化
  • 1篇乳化剂
  • 1篇乳胶粒
  • 1篇乳胶粒子
  • 1篇塑料
  • 1篇塑料薄膜
  • 1篇碳纳米管
  • 1篇透射电子显微...
  • 1篇涂料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机构

  • 7篇湖北大学

作者

  • 7篇丁晓峰
  • 6篇管蓉
  • 5篇陈沛智
  • 2篇鲁德平
  • 1篇方尚勇
  • 1篇黄宏志
  • 1篇沈玲
  • 1篇熊娉婷
  • 1篇李小琴

传媒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涂料工业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核壳型乳胶粒子的表征方法-TEM法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核壳型乳胶粒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常用的表征手段,详细说明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核壳型乳胶粒子结构的两种情况,即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普通透射电子显微镜法(免染色法和选择性染色法),并给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适合表征所有类型的核壳型乳胶粒子,免染色法只适合表征乳胶粒内各组分对电子束散射能力差别较大的体系,选择性染色法适合于染色试剂能够使乳胶粒子的某一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相关的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研究体系的具体情况和表征手段的条件,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表征乳胶粒子的核壳结构。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工作者准确地证明乳胶粒子是否确实具有核壳结构提供有益的帮助。
丁晓峰李小琴陈沛智管蓉
关键词:核壳型乳胶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
接触角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被引量:57
2008年
接触角是材料表面润湿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接触角的测量可以获得材料表面固-液、固-气界面相互作用的许多信息。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接触角的测量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接触角测量技术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丁晓峰管蓉陈沛智
关键词:接触角润湿
可聚合乳化剂对苯丙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通过半连续法合成了苯丙乳液胶粘剂,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用量的变化对所制备的苯丙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相比,用可聚合乳化剂合成苯丙乳液胶粘剂时,单体转化率提高;初粘力增加较大;随可聚合乳化剂用量增加,乳胶粒平均粒径减小,且皆呈单分散性。当可聚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0%时,制得的苯丙乳液胶粘剂耐水性和粘接性最好,综合性能优异。
沈玲黄宏志丁晓峰鲁德平管蓉
关键词:苯丙乳液胶粘剂可聚合乳化剂
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正>低表面能聚合物构成了一类重要的薄膜涂料,这些涂料因具有各种“抗”性而被广泛应用,例如,防湿、防雾或防污性。它们在微电子、防雾及防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未来的医药方面也可能会有应用。氟硅化合物兼有有机氟化物...
熊娉婷丁晓峰陈沛智鲁德平管蓉
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
文献传递
氟丙导电防腐蚀涂料的研制被引量:5
2005年
合成了一种以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为成膜物,配合碳纳米管、掺杂聚苯胺及金属粉为填充物的导电防腐涂料。讨论了涂料导电及防腐性能的影响因素。检测表明其导电、防腐及综合性能十分优良。
陈沛智丁晓峰杨新建周金华刘宝华陈克连
关键词:碳纳米管掺杂聚苯胺
接触角测量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1
2008年
总结了接触角测量技术在石油工业、浮选工业、医药材料、芯片检测、无毒低表面能防污材料测试表征方面的应用,为扩大接触角测量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提供一些启发。
丁晓峰陈沛智管蓉
关键词:接触角润湿
蛋白质基可降解塑料薄膜的研究
<正>目前,全球塑料年消费达2.4亿吨,年增长速度为4%左右:中国年消费塑料4000多万吨,今后几年仍将以至少8%的年平均速度增长。研制可降解塑料对减少“白色污染”,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散均匀的明胶...
丁晓峰方尚勇管蓉
关键词:蛋白质可降解塑料薄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