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毅

作品数:30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5篇医学影像
  • 5篇成像
  • 4篇医学影像学
  • 4篇移植术
  • 4篇移植术后
  • 4篇影像
  • 4篇术后
  • 4篇结节
  • 4篇孤立性肺
  • 4篇孤立性肺结节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成像
  • 4篇肺结节
  • 3篇影像教学
  • 3篇肾移植
  • 3篇肾移植术
  • 3篇肾移植术后
  • 3篇X线
  • 2篇多层螺旋CT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丁毅
  • 17篇翟仁友
  • 9篇钱晓军
  • 9篇张镭
  • 8篇王亚杰
  • 7篇顾华
  • 5篇蒋涛
  • 5篇潘振宇
  • 4篇翟晓力
  • 4篇张镭
  • 3篇马展鸿
  • 3篇高燕莉
  • 3篇梁颖
  • 2篇杨齐
  • 2篇包娜
  • 2篇潘邦杰
  • 2篇王丽
  • 2篇张松
  • 2篇王浩彦
  • 2篇林华

传媒

  • 5篇中国病案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院院长论坛...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孟宪民基金会...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仿真内窥镜技术的模型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目的 系统分析主要扫描参数对CT仿真内窥镜 (CTVE)图像质量的影响 ,寻找可获得较好图像质量的扫描参数组合。评价CTVE对不同大小、形态的模拟病变的分辨能力 ,进一步确定图像的真实性。方法 应用不同扫描参数分别对不同组别模拟病变的模型进行扫描 ,观察图像质量及模拟病变的分辨情况。结果 准直器宽度、螺距、重叠重建率及重建方式的变化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CTVE图像质量。在准直器宽度≤ 3mm、螺距 1.0~ 2 .0、重叠重建率 6 0 %、标准 (STD)重建方式的参数范围内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 ,并具有可分辨微小结构及较真实显示结构形态的能力。结论 适当选择扫描参数、有效分辨伪影及变形 ,CTVE技术将成为显示空腔脏器病变及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潘振宇张镭顾华王亚杰翟仁友丁毅梁颖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影像学见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医学影像学是利用灰阶不同的图像来反映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及功能变化。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图像数字化,从而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了保证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减少胶片化教学所导致的人为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我们对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3名学生的医学影像学见习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结束后,我们采用与2002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胶片式教学)相同的试卷对这些学生进行测试,对比两个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表明,2007级学生的平均成绩略高于2002级学生的平均成绩,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2007级学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86)较2002级学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81)提高,而且2007级学生较2002级学生考试成绩全距缩小,标准差缩小。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医学影像学的效果,且克服了以往胶片教学中胶片老化、破损、学生学习相互制约干扰等不利因素,是医学影像学教学的趋势。
钱晓军丁毅翟仁友潘振宇高垄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医学影像学见习
医学影像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在影像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导入的形式可以是故事式导入、问题式导入、温习式导入;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声、像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问题式学习(PBL)、临床案例学习(CBL);以及以上二者相结合的CPBL教学模式;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TBL),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在影像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燕莉丁毅翟晓力蒋涛
关键词:影像医学临床教学
肾移植术后肺部特异性感染的CT表现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感染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特异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49例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特异性感染的病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2岁。发病时间分别为肾移植术后12d~7年。49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螺旋CT及高分辨CT(HRCT)扫描,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面,螺旋CT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HRCT扫描层厚1mm或0.625mm,层间距10mm。其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29例,卡氏肺囊虫肺炎12例,巨细胞病毒肺炎4例,肺结核4例。19例经痰培养证实,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支气管肺活检证实,8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2例经尸检证实。影像结果由3位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的CT检查均可见肺内病灶特征性改变。29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出现最多的肺内异常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影(23/29);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灶(22/29),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结节灶(15/29);肺内实变影(18/29),肺内楔形实变影(11/29);晕征(17/29)。12例卡氏肺囊虫肺炎CT影像中均出现肺内弥漫磨玻璃样改变。4例巨细胞病毒肺炎CT影像中都有肺内散在磨玻璃影表现,并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其中3例伴有双肺多发粟粒结节灶;2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肾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中均表现为双肺多发粟粒结节灶,其中1例呈"树芽征"表现。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特异性感染患者中,卡氏肺囊虫肺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巨细胞病毒肺炎、肺结核等在CT影像表现上各有特点,CT检查能较早发现肺部异常,并可以在发病早期或病情危重难以获得病原学证据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初步判断感染的病原体而得到及时治疗。
丁毅张镭钱晓军翟仁友王玮
关键词:肺感染肾移植
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178例报告)被引量:34
2001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78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 发病部位在外上象限较多见 ,占 43.8%。 178例乳腺癌X线片显示为肿块影的占 6 4.6 % ,其中毛刺样肿块影占 2 7.0 % ,边缘模糊肿块影占 2 4.2 % ,分叶状占 10 .7% ,类圆形肿块影占 2 .8%。 40例(2 2 .5 % )乳腺癌显示簇样钙化。 41~ 5 0岁为乳腺癌高发年龄组 ,占 35 .4%。浸润性导管癌发病率最高 ,占 44 .9% ,其次为单纯癌 ,占 34 .3%。结论 ①诊断乳腺癌除了重视特征性征象 :肿块影和簇样钙化 ,还应重视小灶致密影 ,局部结构紊乱等间接征象。②乳腺癌的病理基础不同 ,导致了不同类型的X线表现。
包娜王丽丁毅翟仁友王亚杰
关键词:病理乳腺癌
CT结肠造影技术的临床初步应用──并与双对比钡灌肠对照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研究CT结肠造影(CTcolonography,CTC)的成像方法,同时对其临床使用的局限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螺旋CT结肠容积扫描56例,其中结肠癌对例,结肠息肉3例,结肠多发憩室7例,阑尾黏液囊肿1例,正常结肠6例。全部病例均做了双对比钡灌肠(DCBE)对照,除正常结肠6例及结肠多发憩室7例外,均经病理证实。利用图形工作站的后处理功能作表面覆盖成像(SSD)技术重建CTC;经透明重建(rayasum)技术后获得与DCBE相似的透明图像;运用“切割”(CUT)软件、“旋转”功能及改变放大系数(zoom)使病变范围、细节充分显示。结果本组病例CTC对直径3~5mm的想室、3mm以上的狭窄、溃疡、肿瘤给节及瘤旁子结节和6mm的息肉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CTC在显示肠管狭窄方面十分满意,本组CTC的狭窄近端显示率为100.0%,DCBE的狭窄近端显示率为88.6%。CTC对肿瘤结节的显示与DCBE相比较敏感。透明重建可以同时显示突向近侧及远侧肠腔内的肿瘤边缘,其显示率为62.5%。CTC的定位诊断的正确率为100.0%。结论CTC是一种新的结肠疾患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无痛苦的特性,可以作为DCBE的有效补充手段,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在技术方面还有待发展完善。
翟晓力张镭翟仁友李杰王亚杰丁毅
关键词:结肠CT造影
吸烟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相关性研究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胸部影像表现为双上叶肺气肿和双下叶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合并肺气肿的患者可能更倾向发生于男性吸烟者,更容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因此预后更差。有关IPF合并肺气肿是否...
叶俏代华平黄克武娄宝辉丁毅王辰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危险因素肺气肿IPF
文献传递
cT仿真结肠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8
1999年
目的研究CT仿真结肠内窥镜(CTVC)的检查方法、镜下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31例结肠疾病患者行容积扫描,包括腺癌25例,腺瘤息肉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腺鳞癌1例,多发憩室1例,阑尾粘液囊肿1例。除结肠憩室外,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利用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仿真结肠内窥镜的影像,应用Flythrough软件沿结肠管腔中轴方向推进观察。结果CTVC可确定直径3~5mm的憩室和直径6mm的息肉,对肿物表面细节显示满意,可发现瘤旁子病灶并可观察正常或异常粘膜纹。发现瘤旁子病灶可确定为恶性病变。CTVC对浅表隆起性病变敏感性较差。结论CTVC是一种有效的结肠占位性病变的检查手段。
张镭翟晓力李杰翟仁友王亚杰丁毅
关键词:结肠疾病内窥镜CT
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肾移植术后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接受肾移植手术患者723例,IPA发生率为2.21%。16例患者中男7例,女9例,平均年龄42.9岁。12例应用免疫诱导治疗,其中5例为CD25单克隆抗体,7例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6例感染出现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或ATG对症治疗。结果IPA感染主要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个月之内。发热是早期的主要症状。胸部高分辨率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足临床确诊的主要依据。二性霉素B(0.15—0.5mg·kg^-1·d^-1)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早期病例疗效满意。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3.75%。9例痊愈患者中8例在培养结果之前给予相应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IPA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后期病死率较高。危险因素包括ATG、CD25单克隆抗体和大剂量皮质激素的应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王玮李晓北丁毅尹航刘航胡小鹏王勇张小东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肾移植
CT仿真支气管镜检查在21例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介绍CT 仿真支气管镜(CTVB) 并评价其在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 例怀疑支气管肺癌病人行螺旋CT薄层(3 ~5mm) 扫描,将图像数据通过软件重建图像获得支气管镜效果,即CTVB,共观察气管支气管59 处。将观察结果与手术、纤维支气管镜(FOB) 所见及所获病理相对照。结果:CTVB 显示支气管管腔内壁、腔内病变、支气管腔等形态与FOB 相似,并能显示支气管严重梗阻远端的情况,但特异性不强;CTVB 与轴CT 相结合能更好显示支气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CTVB 指导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为术前判断肺癌T 分期及确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资料。结论:CTVB 是支气管肺癌诸多检查方法的一种极好补充。
陈航王佩珣顾华王浩彦丁毅蒋涛
关键词:体层摄像术气管内窥镜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