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伟艳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掺杂
  • 2篇光致
  • 2篇发光
  • 1篇大温差
  • 1篇带间跃迁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电池
  • 1篇电致发光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多量子阱
  • 1篇形变
  • 1篇形变测量
  • 1篇跃迁
  • 1篇受主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图像
  • 1篇图像矩
  • 1篇图像矩阵
  • 1篇退火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大学(威...
  • 1篇山东大学威海...

作者

  • 6篇丛伟艳
  • 3篇郑卫民
  • 2篇李素梅
  • 2篇翟剑波
  • 2篇吕英波
  • 2篇武中臣
  • 1篇初宁宁
  • 1篇董亮
  • 1篇宋迎新
  • 1篇凌宗成
  • 1篇刘静
  • 1篇孙浩然
  • 1篇孟祥艳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空间科学与试...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δ掺杂Be受主GaAs/AlAs多量子阱的拉曼光谱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显微拉曼(Raman)光谱仪,对一系列δ掺杂GaAs/AlAs量子阱中浅受主铍(Be)原子能级间跃迁进行了研究.实验样品是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在GaAs衬底(100)面上的GaAs/AlAs多量子阱,阱宽范围从30到200 A,并在阱中央进行了受主Be原子的δ掺杂.在4.2 K液氦温度下,对样品进行了Raman光谱测量,并与光致发光(PL)光谱进行了对比,清楚地观测到了受主原子从基态能级1S_(3/2)(Γ_6)到第一激发态能级2S_(3/2)(Γ_6)之间的跃迁.根据量子力学中的变分原理和打靶法算法,计算了量子阱中类氢受主Be原子1 s到2 s能级间跃迁能量,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受主1 s到2 s能级间跃迁的能量随量子阱宽度减小而单调增加,并且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黄海北郑卫民丛伟艳孟祥艳翟剑波
关键词:拉曼光谱多量子阱打靶法
量子限制受主远红外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测量
2010年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GaAs/AlAs三量子阱,并在中间的GaAs阱中δ-掺杂浅受主杂质Be原子,制作出量子限制受主远红外Teraherz原型电致发光器件.实验上测量得到4.5K时器件的电致发光谱(EL)和电传输特性(I-V曲线).在EL发射谱中清楚地观察到222cm-1处宽的尖峰,这来源于Be受主奇宇称激发态到其基态的辐射跃迁,而非辐射弛豫过程则使发射谱的信号很弱.另外在I-V曲线中0.72和1.86V的位置出现两个共振隧道贯穿现象,分别对应于中间δ-掺杂量子阱受主能级1s3/2(Γ6+Γ7)到左边非掺GaAs量子阱中HH带,及右边非掺杂GaAs量子阱中HH重空穴带到中间掺杂GaAs量子阱中Be受主杂质原子奇宇称激发态2p5/2(Γ6+Γ7)能级的共振隧穿.
刘静郑卫民宋迎新初宁宁李素梅丛伟艳
关键词:量子限制效应电致发光
基于量子限制的受主带间跃迁太赫兹探测器的制备与测量被引量:1
2014年
使用分子束外延生长设备,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量子阱宽度为3 nm的GaAs/AlAs多量子阱样品,并在量子阱层中央进行了Be受主的δ-掺杂。根据量子限制受主从束缚态到非束缚态之间的跃迁,设计并制备了δ-掺杂Be受主GaAs/AlAs多量子阱太赫兹光探测器原型器件。在4.2 K温度下,分别对器件进行了太赫兹光电流谱和暗电流-电压曲线的测量。在6 V直流偏压下,空穴载流子沿量子阱层方向输运。当正入射激光频率为6.8 THz时,器件响应率为2×10-4V/W(2μA/W)。通过器件的暗电流-电压曲线计算了器件全散粒噪声电流,在4.2 K、6 V直流偏压下,全散粒噪声电流为5.03 fA·Hz-1/2。
翟剑波黄海北李素梅丛伟艳郑卫民
基于光干涉原理的材料光致形变系数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全息干涉法的材料光致形变量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采集光图像的全息图像,获得图像矩阵,并对图像矩阵进行预处理,获得灰度图像;对预处理后的灰度图像进行物光波再现,获得再现图像;基于再现图像的相位计算光致变...
吕英波 吴佳霖董亮 赵依洋孙浩然 刘汇文 刘董武中臣丛伟艳
稀土掺杂包埋纳米晶硅硅基薄膜光学性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微电子技术已难以满足由其支撑的现代电了技术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用光子代替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从微电子技术向光集成或光电子集成技术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虽然Ⅲ-Ⅴ族半导体材料非常适合制造光电子器件...
丛伟艳
关键词:稀土掺杂退火光致发光第一性原理
文献传递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2024年
随着国内外地球静止轨道、月球轨道、火星轨道以及月球或火星科研站等空间任务的蓬勃发展,在空间环境中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光电性质、几何结构及其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如其在高能粒子辐照、大温差温度循环、紫外辐照等特殊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最后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吕英波丛伟艳关成波刘董武中臣凌宗成
关键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间环境大温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