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华

作品数:79 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机械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军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仪器化
  • 8篇装甲
  • 8篇装甲车
  • 8篇车辆
  • 7篇悬架
  • 7篇故障诊断
  • 7篇仿真
  • 6篇主动悬架
  • 6篇装甲车辆
  • 6篇空调
  • 5篇压头
  • 5篇组合式空调
  • 5篇组合式空调机...
  • 5篇网络
  • 5篇空调机
  • 5篇空调机组
  • 5篇传动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维氏硬度

机构

  • 78篇装甲兵工程学...
  • 4篇北京特种车辆...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太原卫星发射...
  • 1篇中国北方车辆...

作者

  • 78篇丛华
  • 23篇冯辅周
  • 20篇江鹏程
  • 10篇宋仲康
  • 10篇马德军
  • 10篇陈伟
  • 9篇张玉春
  • 7篇王良曦
  • 7篇刘维平
  • 7篇安钢
  • 7篇张传清
  • 6篇杨永利
  • 6篇谢金良
  • 5篇张丽霞
  • 4篇徐保荣
  • 4篇晁志强
  • 4篇乔新勇
  • 4篇刘建敏
  • 4篇黄勇
  • 3篇刘德刚

传媒

  • 21篇装甲兵工程学...
  • 3篇汽车工程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兵工学报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测试技术学报
  • 1篇车辆与动力技...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动力学与控制...
  • 1篇失效分析与预...
  • 1篇建筑节能

年份

  • 1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4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航天发射场空调加热器温度优化控制
2017年
目前航天发射场空调加热器采用PID控制,由于加热器存在滞后性和非线性,较难获取优异的PID控制参数,进而影响加热器控制效果。为提高控制效果,提出了一种预测PID控制方法,在获得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预测控制和PID控制的基本理论,离线计算得到PID控制器参数,进而对系统实施控制。最后以航天发射场空调加热器为对象,通过仿真验证了预测PID所得的控制参数比现有参数的控制效果好。所提方法充分利用了预测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可用于提高发射场空调系统加热器的控制效果。
杨永利丛华江鹏程冯辅周
关键词:发射场加热器预测控制
再生风温度对转轮除湿机除湿效果的影响规律被引量:3
2013年
空调机组运行过程中的除湿量与新风风量、新风含湿量、再生风风量和再生风温度等因素有关。在定风量条件下,再生风温度对转轮除湿机除湿效果影响作用明显。根据转轮除湿机中微元体的气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的水分质量平衡及能量守恒方程,以某基地靶场地勤系统KT7空调机组转轮除湿机为例,建立了转轮除湿机的除湿和再生过程的数学模型,从热传导机理层面,深入研究了在定风量条件下,受到处理空气含湿量扰动作用时,再生风温度变化对转轮除湿机除湿效果的影响规律,为空调除湿过程中外界环境改变时,对再生风温度的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丛华李俊朋江鹏程胡际万
关键词:转轮除湿机数学模型除湿量
轮腿式移动平台行动机构设计与越障能力分析
2016年
为满足复杂路面越野机动和翻越垂直障碍的能力需求,设计了轮腿结合式移动平台行动机构及相应的翻越障碍物的动作,分析了轮腿结合式行动机构越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动力需求,使用MATLAB计算获得轮腿摆动驱动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并通过软件ADAMS建立该移动平台整机模型,仿真分析了移动平台翻越障碍的过程。结果表明:该结构设计满足通过200 mm高台所需,获得摆臂电机最小转矩参考值为5.01 N·m,为轮腿式移动平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丛华王若天张传清段久元陈冰
多功能弹壳收集除草车
多功能弹壳收集除草车,包括车框架,车框架的后端设有推车把手,车框架底端的后部可转动地设有后车轮轴,后车轮轴的左端固定有左后轮,后车轮轴的右端固定有右后轮,后车轮轴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或链传动与驱动轴传动相连,驱动轴可转动地...
江鹏程冯辅周丛华张丽霞李华莹胡际万杨晋溥张明晨
文献传递
装甲车辆电液伺服主动悬挂系统随机控制及台架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建立了电液主动悬挂系统的数学模型 ,基于随机最优控制理论 ,设计了最优控制器。在此基础上 ,利用最小范数法 ,详细研究了主动悬挂的次优控制规律。提出了一种取舍反馈变量的新方法———灵敏度分析法 ,解决了次优控制在工程应用中的反馈变量选择问题。利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立足实际的车辆悬挂参数 ,设计了次优控制器 ,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台架实验。结果表明 ,提出的次优控制策略和灵敏度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设计的次优控制器和最优控制器具有相当的控制效果 ,在低频区能大幅度衰减车体加速度和轮胎变形 。
张玉春王良曦丛华
关键词:装甲车辆次优控制
汽车主动悬挂系统的次优控制及仿真被引量:13
2003年
建立了被动悬挂、主动悬挂的数学模型。在最优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最小范数法,详细研究了随机次优控制策略及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应用背景,对于实际的车辆悬挂系统,通过对受控变量的分析,分别设计了3个、2个及1个受控变量的次优控制器,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悬挂在改善车辆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上要优于被动悬挂;选择适当的受控变量,次优控制也能取得和最优控制相同或相近的控制效果。
张玉春王良曦丛华
关键词:汽车悬挂次优控制计算机仿真
基于GA-SVDD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被引量:6
2012年
为解决因机械设备轴承损伤导致机械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A-SVDD的轴承性能退化定量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选择特征参量,并建立SVDD超球体模型,运用SVDD距离评估轴承的性能退化程度。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轴承性能退化过程的细节进行描述,实现对待测样本退化程度的定量评估。
丛华谢金良张丽霞冯辅周
关键词:轴承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的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现有的几种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方法存在的评价指标不全面、模糊数据信息的客观权重难以确定、计算过程繁琐的不足,在综合考虑故障发生概率、严重程度、检测难度、维修难度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将纠正难度纳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数明晰化指标,详细介绍了熵权计算模型和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过程,通过某型综合传动装置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实例,证明方法是合理的。
徐保荣李荣利魏火明丛华冯辅周
基于Berkovich压痕的材料弹塑性参数仪器化压入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erkovich压痕的金属材料弹塑性参数仪器化压入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Berkovich压头仪器化压入金属材料所得载荷-位移曲线及Berkovich压痕确定金属材料的应变硬化指数n、弹性模量E、条件...
马德军陈伟王家梁宋仲康丛华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可摆臂伸缩式轮足结构的多轴全地形轮式车
一种具有可摆臂伸缩式轮足结构的多轴全地形轮式车。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车轮快速行驶、轮足步行越障和多轮承载驱动的多轴全地形轮式车,对于提高边境巡逻、山地作战、抢险救灾车辆的机动和通行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该多轴轮式全地形车,由车...
邢俊文丛华李炯赵耀董震张传清郭文孙志新张更云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