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磊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瘤
  • 3篇骨巨细胞瘤
  • 2篇定制型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退行性
  • 2篇腰椎退行性疾...
  • 2篇鹰嘴
  • 2篇预后
  • 2篇置换术
  • 2篇肉瘤
  • 2篇退行性
  • 2篇退行性疾病
  • 2篇肿瘤
  • 2篇肘关节
  • 2篇外科
  • 2篇疗效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5篇严磊
  • 15篇蔡林
  • 9篇邓洲铭
  • 7篇胡超
  • 6篇冉兵
  • 6篇谢远龙
  • 2篇戢涛
  • 2篇雷军
  • 1篇刘辉
  • 1篇赵晓蕾
  • 1篇吴斌
  • 1篇吴斌
  • 1篇胡东才
  • 1篇王建平
  • 1篇张翼
  • 1篇李景峰
  • 1篇李亮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腿广泛多发血管球瘤长期随访一例报告
2015年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一种发生在真皮或皮下组织,起源于血管球的良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肿瘤的1%-1.6%[1-3]。Masson[4]于1924年首先报道该病。多发性血管球瘤(multiple glomus tumor,MGT)是血管球瘤的一种特殊形式,体表MGT一般呈蓝色或紫色结节,容易诊断,但深部组织MGT因肿瘤体积小,分布弥散,位置较深以及症状不典型而易导致漏诊和术后复发。我院曾收治1例小腿广泛MGT患者,该患者先后进行了6次手术。
严磊冉兵李亮雷军蔡林
关键词:血管球瘤病例报告外科手术
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椎间孔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MEDLINE,SCI,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文献的发表日期截至2014年2月;收集采用微创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植骨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采用传统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LDD的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8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 1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均数差(mean diff erence,MD)=-0.54,95%CI(-0.79,-0.29),P<0.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MD=-4.20,95%CI(-6.16,-2.25),P<0.001],术中出血量[MD=-170.98,95%CI(-225.10,-116.85),P<0.001],手术时间[MD=2.57,95%CI(-9.07,14.20),P=0.67],住院时间[MD=-3.08,95%CI(-3.03,-1.57),P=0.0003]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LDD,TLIF较之PLIF,具有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腰背痛残留率低、功能恢复好,但手术时间无差别的优点。因此,在严格掌握Wiltse-TLIF治疗LDD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Wiltse-TLIF能更好地解决LDD患者的病痛。
冉兵严磊蔡林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META分析
应用Ilizarov技术通过骨-软组织联合搬运治疗骨缺损合并神经肌肉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四肢高能量创伤后骨缺损合并神经肌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5年我科收治的6例四肢严重高能量创伤后伴有神经或肌肉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骨缺损患者,其...
蔡林吴斌邓洲铭戢涛严磊
关键词:骨缺损软组织缺损神经延长
不同照射条件下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脊柱肿瘤放射治疗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脊柱内固定系统对脊柱肿瘤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 拟通过选取新鲜冷冻家猪腰椎骨作为脊柱内固定模型的载体,同时选取临床常用的钛合金材料内固定系统,构建前路钛网骨水泥+前路钛合金钉板系统模型.在不同照射条件下(能量为6 mV,照射剂量为300、600、1 200 mGy)照射内固定模型,探测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脊柱内固定、脊柱椎体、脊髓局部照射剂量的改变及其规律,并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脊柱内固定物对脊柱肿瘤放射剂量影响明显,放射剂量值均成约1倍的差值增加,增加百分比分别为95.03%、105.63%、101.00%、96.96%、97.84%、101.78%、98.20%、101.88%、94.67%、106.31%.3种不同的照射剂量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骨转移瘤患者,进行金属内植物固定后,应综合考虑射线的衰减以及散射作用,然后选择修正后的TPS进行评估,避免或减少放射线剂量的影响.
王建平李景峰蔡林胡东才严磊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脊柱肿瘤
Src蛋白在骨肉瘤患者中表达量及活性与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Src及p-Src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述粘附分子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相互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为阐明骨肉瘤的转移机制和了解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本试验选取有随访资料的武汉大...
蔡林胡超邓洲铭谢远龙严磊
关键词:SRC骨肉瘤预后
多中心骨巨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多中心骨巨细胞瘤(multicentric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CGCT)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1例MCGCT病例的病史、诊治经过与疗效;同时计算机检索1970年至2014年,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文献,并同时配合手工检索已公开发表的骨科学术论文,将其纳入文献一并进行研究讨论。结果本例MCGCT患者随访9个月,其术后疼痛消失,膝关节活动范围为60°,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无复发、转移迹象;检索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共有8篇文献报道了70个病例的233个MCGCT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结论 MCGCT患病率低,以年轻女性患者多见,多位于膝关节周围,较单发骨巨细胞瘤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目前病因不祥,肿瘤复发与手术方式有关,应坚持长期随访。
严磊冉兵邓洲铭蔡林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患病率膝关节年龄分布骨肿瘤
骨肉瘤标本中Src及p-Src表达量与患者临床及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Src 及p-Src 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述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相互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为了解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和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选取有随访资料的武汉大...
蔡林胡超邓洲铭张翼谢远龙严磊
儿童Poland综合征一例
2015年
患儿,男,7岁。因“发现左手短指并指畸形7年余”入院。体格检查:胸廓对称,无凹陷畸形,无反常呼吸运动,左侧胸壁平坦,皮肤菲薄,左侧乳头、乳晕较右侧小,左侧胸大肌缺如,胸小肌发育不良,心肺听诊无异常。左侧腋窝表浅,腋前襞消失;左肩明显高耸,肩峰及喙突较右侧稍高,左肩胛骨上抬,左肩关节内收受限,内旋轻度受限,外展、外旋、前屈、后伸功能正常(图1、2)。左上肢较右侧短缩1 cm,左前臂周径较右前臂小1.5 cm。左手拇指、食指和小指远节指骨缺如,中指、环指短指并指畸形(图3)。X 线检查提示:左手第1掌骨延长,第3、4掌骨短小,发育不全,第2、5掌骨正常。拇指、示指和小指远节指骨缺如,可见骨骺。环指仅见发育不全的近节指骨,未见骨骺。中指缺如,未见骨骺。胸片可见左肩高耸,肩峰及喙突轻度上移(图4、5)。入院完善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未见异常,无其他脏器合并症,遂行左手并指分指及指蹼重建术,短指畸形暂不予以处理,术中因皮肤缺损面积较大,遂行植皮术。术后随访至今,食指尺偏畸形完全矫正,获得部分外展功能。
严磊冉兵胡超蔡林
关键词:POLAND综合征胸部畸形
定制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尺骨鹰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
目的 探讨定制型肘关节治疗尺骨鹰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2013 年收入我科一名青年患者,诊断为"右尺骨鹰嘴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发现肿瘤突破尺骨鹰嘴关节面,患者肘后疼痛,活动受限,取活检初步确定为骨巨细胞瘤后行"定制型...
蔡林谢远龙邓洲铭胡超严磊
微小切口与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大量研究已证实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和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系统评价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2期)、PubMed、EMbase、MEDLINE、SCI、CNKI、CBM、WanFang Data,检索时限为到2014年2月;收集采用微小切口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18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 4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相比,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具有椎旁肌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早期疗效好,腰痛远期缓解率高等优点;但是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在改善远期运动功能,远期腿痛缓解率,减少并发症方面并不优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且手术时间更长。因此,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微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能较好解决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痛。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存在局限性,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冉兵严磊赵晓蕾谢远龙蔡林
关键词:植入物腰椎退行性疾病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