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君

作品数:25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4篇小鼠
  • 3篇代谢
  • 3篇三聚氰胺
  • 3篇氰胺
  • 3篇罗格列酮
  • 3篇格列酮
  • 3篇WISTAR...
  • 2篇动物
  • 2篇毒性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三聚氰酸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氰酸
  • 2篇转基因
  • 2篇相色谱

机构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云南爱尔发生...

作者

  • 23篇何君
  • 9篇高虹
  • 4篇贺晓玉
  • 4篇秦超
  • 4篇徐艳峰
  • 4篇李岩
  • 3篇秦川
  • 3篇马耀文
  • 3篇周宏灏
  • 3篇高洁
  • 3篇李洋
  • 2篇易伦朝
  • 2篇周莉
  • 2篇胡曼玲
  • 2篇范岚
  • 2篇陈威
  • 2篇孙井江
  • 2篇章满
  • 2篇杨桦
  • 2篇韩瑞红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第九届中国实...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小鼠的安全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和毒性。方法将SPF级别的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细胞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分离培养的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一次5×106/只,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阴性对照组每次注射相同容积的PBS。注射后后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末次注射后1周、4周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免疫反应指标、脏器质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细胞移植组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在光镜下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形态学差别,以及免疫结果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C57/BL6J小鼠是安全可行的,对受者无明显免疫反应和毒副作用。
何君李洋陈威郝好杰李名烁韩瑞红武鑫卢星辰金翠英郭珣易辉李晓岑赵颖武岩徐玉环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
代谢组学及其在药理学中的进展被引量:24
2006年
随着化学检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代谢组学成为了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代谢组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其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和展望。
何君周宏灏
关键词:代谢组学药理学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红细胞膜上中性糖、氨基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2001年
用肌醇作内标物 ,对人血红细胞膜上中性糖、氨基糖及唾液酸的含量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分析。通过低温差速离心从人血中获取纯净的红细胞膜。用酸水解多糖链后经离子交换净化 ,再用醋酐、吡啶加热回流乙酰化。各组分对不同加入量的回收率在 95 .96 %~ 98.2 1%之间。重复性试验中各组分相对平均偏差在 3.5 2 %~ 7.0 6 %之间。方法简便可靠。
章满杨桦何君李斌
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氨基糖唾液酸
天然类胡萝卜素对Wistar大鼠肾脏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
<正>灌胃途径给予Wistar雄性大鼠富含虾青素的红球藻破壁藻粉和天然盐藻胡萝卜素30天,然后连续7天腹腔注射150mg/kg/日庆大霉素的方法诱导大鼠发生急性肾损伤,通过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肝(CREA),肾脏...
刘建国何君张勇魏小丽高虹
文献传递
Wistar大鼠体重和主要脏器参考值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了解Wistar大鼠体重、主要脏器和脏器系数的正常参考值参考范围。方法本实验室正常喂养的240只Wistar大鼠,雄雌各半,收集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12周)和脏器系数(28~32周)等资料并进行统计。结果雌、雄鼠各周龄的体重变异度都不大,变异系数5.87%~9.55%;雄鼠的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和脏器重量高于雌鼠(P〈0.01),脏器系数雌鼠高于雄鼠(P〈0.01)。结论本实验Wistar大鼠的体重增长、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变异系数和正常参考值范围,与其他实验室报道的结果趋势接近,略有差异。
李岩高虹孙井江何君
关键词:WISTAR大鼠正常参考值体重食物利用率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乳酸和7种糖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乳酸和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半乳糖、乳糖、1,5-脱水山梨醇、山梨醇7种糖的方法。选择核糖醇为内标,进样前先进行肟化反应再进行硅烷化反应。采用DB-5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70℃,保持4min,以8℃/min的速率升至300℃,保持3min。在优化测定条件下各对照品得到良好分离,且在测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8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5%~104.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与日内RSD小于9.2%。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已成功应用于2型糖尿病大鼠和健康大鼠血清中乳酸和糖类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徐正华李晓宁易伦朝谭斌斌梁逸曾曾茂茂何君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乳酸血清2型糖尿病
罗格列酮抗糖尿病的遗传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背景:药物代谢和反应的个体及种族间差异是临床用药中的普遍现象。这些差异 的产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与药物代 谢、转运及受体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
何君
关键词:CYP2C9PPARΓ2遗传药理学罗格列酮降糖疗效胰岛素增敏剂
文献传递
转基因动物在毒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周莉李岩高虹何君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小鼠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类似物对Wistar大鼠经口染毒8周的毒性及预后
2012年
目的观察连续8周ig给予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类似物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3周龄离乳的Wistar大鼠分别ig给予三聚氰胺300 mg·kg-1、三聚氰胺300 mg·kg-1+腺嘌呤100 mg·kg-1+氧嗪酸钾150 mg·kg-1和三聚氰胺300 mg·kg-1+三聚氰酸75 mg·kg-1,连续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体征,分别于给药2,4,6,8周及恢复期1,2,3,6,14个月时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尿常规、尿生化、组织病理学和肾B超的检测。饲养2年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时间及自发病变的情况。结果①单纯连续8周给予三聚氰胺300 mg·kg-1,对大鼠的生长发育和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未形成结石,但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睾丸萎缩;停止给药1个月时,睾丸萎缩得到恢复;停止给药3个月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得到恢复。连续观察到2年,生长发育和自发病变(纤维瘤)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三聚氰胺300 mg·kg-1+三聚氰酸75 mg·kg-1或三聚氰胺300 mg·kg-1+腺嘌呤100 mg·kg-1可以造成大鼠贫血、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肾功能严重损害并形成肾结石;使大鼠的心、睾丸、脾及膀胱等脏器发生病理改变。停止给予受试物后大鼠的肾损伤有所恢复,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从停止给予受试物1~13个月,上述2组的留观大鼠全部死亡,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寿命明显缩短(P<0.01)。结论①三聚氰胺可以造成大鼠的肾损伤,但不形成肾结石,且可以恢复,对大鼠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②三聚氰胺+三聚氰酸或三聚氰胺+腺嘌呤可以造成幼年大鼠肝肾功能的严重损害并形成肾结石,且不能完全恢复,可显著增加成年大鼠的死亡率,其死因是肾功能衰竭。
高虹徐艳峰何君贺晓玉马耀文秦超高洁秦川
关键词:三聚氰胺肾结石肾功能衰竭
三聚氰胺等物质给予幼年恒河猴的毒性试验
2012年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给予动物后,导致肾脏损伤、形成结石的过程,及肾脏损伤的恢复过程。方法选择6月龄恒河猴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2只/组,分别为T1(140 mg/kg三聚氰胺和14 mg/kg三聚氰酸),T2(140 mg/kg三聚氰胺和50mg/kg腺嘌呤)和T3组(140mg/kg三聚氰胺)。连续70 d口服受试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尿常规和肾脏B超的检测;并连续观察18个月,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1.各剂量组动物在给予受试物8周后所有动物肾脏中均出现多个结石;停止给予受试物后,所有动物结石数量和大小均呈下降趋势,至停止给予受试物16个月后,全部动物肾脏均未检测出结石。2.各剂量组,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酸(UA)等指标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在动物的恢复期,此两项指标的数值明显下降。结论 1.单纯三聚氰胺(相当于人体使用量48 mg/kg.w.d)不能造成恒河猴肾脏功能的明显损害,可形成肾结石。2.在三聚氰酸或腺嘌呤存在的情况下,三聚氰胺可以造成恒河猴肾功能指标β2-MG和UA在正常范围内升高,并可在肾脏形成结石;。3.经过16个月的恢复所有动物结石无法检出,其中三聚氰胺组动物恢复最快。
高虹何君贺晓玉马耀文孙井江李洋高洁秦川
关键词: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腺嘌呤恒河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