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华
- 作品数:32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以医德教育为中心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 2011年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适应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结合医学院校专业性强的特点,笔者根据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和实践经验提出以医德教育为中心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
- 何学华胡荣红陆岳杨秀琼罗万艳
- 关键词:医德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服务健康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 2021年
- 以乡村振兴为宏观背景,着重探讨乡村振兴与健康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健康乡村建设的困境,探索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在服务健康乡村建设中的实践路径,以其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
- 何学华
- 关键词:民族地区医学院校
- 论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的涵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
- 2008年
- 本文在分析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讨论了他们的辨证关系,认为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辨证统一的。
- 何学华
- 关键词:基本涵义辨证关系
- 医学生抑郁与应对方式的通径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遵循分层抽样原则,采用SCL-90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学高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应对方式中对抑郁的直接作用最大的是解决问题能力,自责次之;间接作用中,自责对抑郁的影响最大,退避次之。结论:当医学生面临社会生活事件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和自责的个体易产生抑郁,故培养学生能力,倡导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防止或降低抑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韦亚丽余跃生何学华
- 关键词:通径分析抑郁医学生
- 医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好的职业规划是成功的开始,它可以增加自身发展的机会,还能够激发个人潜力,最终增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一种寻找目标的动物,他生活的意义仅仅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医高专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金字塔的最底端,面对就业时无形压力就更大,只有早准备、早动手、早规划,才能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 何学华王丹李佳霖盛佳
-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
- 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途径研究
- 2014年
- 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这不仅是由高校自身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通过分析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论述了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提出地方民族院校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实践途径。
- 张宝石何学华包英杰
- 关键词:地方民族院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D型人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人格的载体是现实的个体的人,而人格型态的发展变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运作过程,人类文化运作的动因则是人类实践的发展,因而人的活动所依赖的人类生存方式和历史文化基础是人格型态诞生的母胎。D型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蕴含着消极情感和社交抑制两个维度,将D型人格这种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拓宽学科视野和研究的深度、广度。文章着重探讨D型人格大学生的困境与危机,分析D型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 何学华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网络对民族高校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 2003年
- 互联网自80年代诞生以来,以其惊人的速度遍及全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国度的界限、时空的界限,使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展示在一个平台上.这给民族高等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为此,笔者就网络对民族高校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如下.
- 何学华陆岳
- 关键词:医学生英特网
- 浅谈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 2002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使诸多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何学华
-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教育
- 贵州世居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贵州世居民族群体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方法:对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回族、毛南族、畲族、穿青人和汉族群体5655人(男性3045人,女性2610人)的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和聚类分析。结果:贵州世居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基本上呈现南北部两大类型。结论:贵州世居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探讨贵州少数民族起源及其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张勋余跃生何学华曹显明陆玉炯莫永安
- 关键词:活体观察多样性头面部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