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章勇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溶血
  • 2篇新生儿溶血病
  • 2篇溶血
  • 2篇溶血病
  • 2篇输血
  • 1篇单采
  • 1篇单采血小板
  • 1篇蛋白
  • 1篇心绞痛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型
  • 1篇质量指标
  • 1篇实习生
  • 1篇实习生教学
  • 1篇输血策略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机构

  • 7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7篇何章勇
  • 1篇朱乐攀
  • 1篇郭仁贵
  • 1篇唐俊杰
  • 1篇曹龙古
  • 1篇郭旺源
  • 1篇邓怀峰
  • 1篇李熙芹
  • 1篇皮兰敢
  • 1篇李胜涛
  • 1篇代国知
  • 1篇刘春艳
  • 1篇刘蓉

传媒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C_3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补体激活标志物C_3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3例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3例,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C_3;并选取健康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结果 SAP、UAP患者的CRP、C_3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UAP患者CRP水平比SAP患者CRP水平升高显著。结论 CRP、C_3含量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曹龙古李熙芹刘春艳唐俊杰何章勇
关键词:C-反应蛋白C3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
微课+翻转教学在临床输血实习生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微课+翻转教学在临床输血实习生中设计与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2年5月实习生共计207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对照组实习生100人,试验组实习生107人,对照组实习生通过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管理,试验组实习生通过微课+翻转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主观学习感受问卷调查,根据微信平台反馈监测试验组学生每日推送内容完成率。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对带教结果的满意程度以及输血科工作人员对其评价。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88.08±7.21)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成绩(72.35±5.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实习生的具体操作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试验组实习生得分(90.45±5.82)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成绩(74.92±7.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包括教学方式满意度、掌握程度、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性,试验组实习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输血科工作人员对两组实习生的评价,其对试验组实习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课+翻转教学模式对临床输血实习生进行教学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其实操能力,增加满意度,促进师生关系,降低纠纷,值得推广。
黄诗斯朱乐攀何章勇
关键词:输血实习生
3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性能。方法以TRFIA筛选1.0≤S/CO≤9.9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不确定标本,同时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以TPPA为确认方法,比较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约登指数、似然比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TPPA比较,TRFIA、ELISA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88.57%和51.43%,特异度分别为0.00%、96.26%和85.05%,符合率分别为24.65%、94.37%和76.76%,约登指数分别为0.00、0.85和0.36,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00、23.69和3.44,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00、0.12和0.5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0、0.92和0.68。结论TRFIA灵敏度高,可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ELIS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均高,可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和诊断,胶体金法的灵敏度低,不宜用于梅毒血清学筛查。检测灰区的梅毒抗体不确定标本需用TPPA复查,以减少误诊。
刘蓉滕文友何章勇代国知郭旺源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法
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输注疗效,为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膜法离心(buffy coat,BC)制备浓缩血小板,利用无菌接管机将7袋浓缩血小板汇集成一袋,用一次性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材进行过滤,并转移到保存袋内,即制备成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容量350~400 mL/袋,血小板含量≥2.5×10^(11)个/袋)。将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与同期采集的单采血小板进行容量、血小板含量、pH值、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混入量及无菌试验等质量指标的比较。同时比较两种血小板制品输注24 h后CCI(校正的血小板计数增加值)、PPR(血小板回收率)、出血症状改善情况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在血小板含量、pH值、红细胞混入量及无菌试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白细胞混入量少于单采血小板(P<0.05),但容量大于单采血小板(P<0.05)。两种血小板制品在输注24 h后CCI、回收率、出血症状改善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白膜法制备的混合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临床疗效显著,且白细胞含量低,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李海文何章勇彭小友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质量指标临床疗效
微柱凝胶技术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产前检查中诊断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08年6月~2009年12月对180例门诊和住院O型待产孕妇采取微柱凝胶法检测血型抗体IgG。并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180例受检孕妇中,抗A抗体效价正常者59例(32.8%),抗B抗体效价正常者68例(37.8%),两者合计为127例,占70.6%;抗A抗体效价≥64者32例(17.8%),抗B抗体效价≥64者21例(11.7%),两者合计为53例,占29.4%。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灵敏度高,对检验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邓怀峰郭仁贵何章勇
关键词:微柱凝胶产前检查新生儿溶血病
抗-Hr0致严重新生儿溶血病1例
2023年
Rh-D-是一种非常罕见的Rh表现型,日本学者调查发现Rh-D-表现型的频率约为8.2/1000000^([1])。该表型的女性常因妊娠或输血而产生抗-Hr0。抗-Hr0可以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且属于高频抗原抗体,常常使患儿无法找到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给患儿的输血治疗带来困难。本院接诊了1例严重HDN患儿,因母亲为Rh-D-血型产生抗-Hr0所致。本院对患儿和患儿母亲做了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检测.
彭小友阳爱丽李胜涛何章勇
关键词:稀有血型新生儿溶血病输血策略
抗-C伴随自身类抗-e的鉴定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在院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抗体特性。方法通过进行红细胞抗体筛选、鉴定,检测不同时间段抗体变化,高速毛细管离心法分离患者红细胞测定Rh表型等多种方法对抗体特性进行多方面的探究。结果抗体产生初期检出同种抗-C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然后自身抗体成熟为有特异性的抗-e。在住院时间段内抗-C效价均较低(<4)。结论抗体的鉴定尽可能在方法学上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找到真正相合的血液。
皮兰敢何章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