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鹏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石鸡
  • 3篇线粒体
  • 3篇线粒体DNA
  • 3篇大石鸡
  • 2篇生态
  • 2篇鸟类
  • 2篇雉类
  • 1篇地理
  • 1篇雪鸡
  • 1篇杂交
  • 1篇珍稀
  • 1篇生态生物学
  • 1篇生态遗传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生殖对策
  • 1篇数值解
  • 1篇数值解法
  • 1篇系统地理
  • 1篇线性方程组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侯鹏
  • 4篇黄族豪
  • 4篇卫明
  • 4篇刘迺发
  • 2篇张立勋
  • 2篇文陇英
  • 1篇刘乃发
  • 1篇王香亭
  • 1篇常诚
  • 1篇刘发
  • 1篇陈小勇
  • 1篇陈强
  • 1篇阮禄章
  • 1篇李仁德

传媒

  • 2篇Curren...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六盘山地区石鸡和大石鸡间的渐渗杂交(英文)被引量:4
2006年
在六盘山地区发现鹑类的两种鸟类石鸡和大石鸡进行杂交,本实验采用PCR和RFLP的方法,分析了六盘山西侧20个大石鸡和东侧36个石鸡的mtDNA基因,发现宁夏海原5个和甘肃庄浪8个的大石鸡具有石鸡的基因型,说明这可能是雌性石鸡与雄性大石鸡杂交的结果,在六盘山东侧石鸡种群中没有发现大石鸡的基因型,其基因是从石鸡到大石鸡的单向流动。杂交后代的形态与大石鸡相似且体型比双亲都大。这种渐渗杂交可能是杂交个体与雄性大石鸡回交的结果。根据分子钟推测,这种不对称的基因流动,可能是由于冰期隔离后次级相遇形成的。杂交种可与雄性大石鸡回交。虽然还需要加大样本量来进一步研究这种不对称基因流动。
刘发文陇英黄族豪侯鹏
关键词:大石鸡石鸡PCRRFLPMTDNA渐渗杂交
我国石鸡属和雪鸡属鸟类系统地理和生态遗传研究
刘迺发黄族豪文陇英阮禄章侯鹏张立勋卫明
项目在理论上阐明晚第三纪以来环境演变对石鸡和雪鸡遗传结构的影响,对其分子系统发生及系统地理结构格局形成的作用,和与其雉类分类阶元的关系。两个项目的研究在进化生物学、系统地理学、分类学和生态遗传学领域具有科学理论意义,在物...
关键词:
关键词:系统地理生态遗传
大石鸡边缘种群的遗传结构被引量:14
2002年
大石鸡 (Alectorismagna)分布于青海西部、东部 ,甘肃中部和宁夏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区 ,由于环境变化 ,其种群向甘肃南部森林被砍伐的地区扩散 ,形成边缘种群。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了采自甘肃的大石鸡一个边缘种群和两个中心地理种群共 3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mtDNA)控制区基因 (D loop) 4 5 6~ 45 7个核苷酸的基因序列 ,16个变异位点 (占整个序列的 3 5 % )有 15个单倍型。边缘扩散种群有 3种单倍型 ,M6与另两个种群共有 ,单倍型频率为 0 10 8,而M4和M5为其特有 ,单倍型频率分别为 0 0 81和 0 0 2 7。边缘种群的单倍型比率和遗传多样性分别为 37 5 %和 0 5 49。中心地理种群 1和种群2各有 7个单倍型 ,除M 6为两个种群共有 ,其余为各自所特有。单倍型比率分别为 46 7%和 5 0 0 % ,遗传多样性分别是 0 72 9和 0 786。边缘种群的单倍型比率和遗传多样性均低于中心地理种群。
侯鹏卫明张立勋刘迺发
关键词:大石鸡线粒体DNA
六盘山两种石鸡线粒体DNA基因不对称渗透的研究
大石鸡(Alectorismagna)和石鸡(A.chukar),都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茺漠环境的批示鸟类.A.magna与A.chukar在六盘山相遇,形成一个杂交带.我们在接触地带宁夏自治区海原和甘肃望庄浪采集20...
侯鹏
关键词:大石鸡石鸡线粒体DNA表型特征
文献传递
环境因子对大石鸡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8
2002年
大石鸡是我国特有种 ,仅分布于青海东部 ,甘肃中部 ,宁夏六盘山以西 ,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荒漠环境指示鸟类。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不仅是生态遗传学的前沿领域 ,而且在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 ,测定了甘肃境内由北向南的 5个大石鸡 ( Alectorismagna)种群 (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 )的线粒体 DNA( mt DNA)控制区 ( D-loop) 4 5 7~ 4 5 8个碱基长度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种群的平均碱基含量中 A( F=0 .30 F0 .0 1( 4 ,32 ) =3.97)、T( F=6 .4 4>F0 .0 1( 4 ,32 ) =3.97)差异极显著。 5个种群的基因变异率分别为 0 .32± 0 .2 7%、0 .4 8± 0 .4 5 %、0 .6 2± 0 .4 3%、0 .4 4± 0 .2 4 %、0 .1 7± 0 .1 4 % ,种群内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1± 0 .1 7% ,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6± 0 .1 0 % ,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差异不明显( F=2 .5 90 .0 5 )和无霜期 ( r=-0 .81
卫明侯鹏黄族豪刘迺发
关键词:环境因子线粒体DNA鸟类
鞍点问题的同伦摄动数值解法
鞍点问题问题广泛存在于流体力学问题、带有限制条件的二次优化问题、线性弹性力学问题和电磁学问题等领域,由于这类问题所导致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通常都是大型稀疏的,因此研究这类问题的数值算法就显得的非常重要。对于该类方程组的数...
侯鹏
关键词:线性方程组鞍点问题
文献传递
珍稀和经济雉类生态生物学研究
刘乃发王香亭常诚陈强李仁德陈小勇侯鹏卫明
基础理论研究涉及生态学、生态遗传学、分类学、分类区系学、显微解剖学及保护生物学各领域。应用研究包括蓝马鸡人工繁殖技术。该项目成果研究历期20年,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环保基金1项。研究野生鸡类的生态及生物学目的在于...
关键词:
关键词:雉类生态生物学蓝马鸡
台湾和大陆的鹇属Lophura和长尾雉属Syrmaticus雉类的生殖参数和生殖对策
与邻近大陆的近缘种比较,台湾的蓝鹇Lophura swinhoii和黑长尾雉Syrmaticus mikado产少而大的卵,生殖投入低,生殖对策倾向于K选择,相反它们的大陆近缘种产小而多的卵,生殖投入高,其生殖对策倾向于...
刘迺发黄族豪侯鹏
关键词:生殖对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