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红
- 作品数:63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浅析夕佳山黄氏庄园的空间序列与庭院形态被引量:1
- 2016年
- 由于建筑技术等的限制,中国传统建筑向来不崇"高上",而以低矮的整体布局见长,因而在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时,除了建筑单体所表现的结构美、形式美和装饰美,建筑群体布局中所体现的空间轴线、序列及其所营造的空间氛围也是需要关注的对象。该文在对四川省宜宾市夕佳山黄氏庄园的观察和测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布局和空间营建方法。
- 付叶银傅红红彤凯
- 关键词:园林
- 贵阳镇山村传统民居空间布局研究
- 2018年
- 以贵州中部地区的镇山村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实地调研、测绘所得资料,阐述了镇山村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特色。透过对地形的分析,论述了其在民居的布局、民居单体的组合、民居与道路的关系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了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特色在此三方面的成因——在受制于自然地形的同时,还有务实以及巧用环境的智慧。
- 徐曦傅红
- 四川地区温泉旅游度假地开发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9
- 2004年
- 温泉旅游是国内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旅游项目,温泉旅游度假地的开发与旅游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温泉旅游度假地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其旅游开发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最终期望能对未来温泉旅游度假地的开发提供借鉴。
- 罗谦傅红陈红
- 关键词: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度假
- 城市人居环境热脆弱性评估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双重影响,高温热浪事件逐渐成为城市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尤其是长期居住在高密度建设、人口密集主城区的居民更易受到热岛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在街道尺度下通过城市人居环境热脆弱性评估进行易受灾空间分布的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适应策略成为当下气候适应性研究领域的热点。论文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例,以街道为研究单元,整合人口数据、社会经济数据、POI、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通过构建以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为准则层的城市人居环境热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主城区进行综合评价,并识别出主城区夏季人居环境热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及高脆弱性街道的致脆主导因子。研究发现:成都市主城区人居环境热脆弱性呈现“内高外低”及“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同时,进一步划分不同致脆类型街道为“高暴露主导区”“高敏感主导区”及“低适应主导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分区提出相应的气候适应性措施。
- 顾伟琦傅红
- 关键词:敏感性
- 透视天府广场的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天府广场是一个根植于历史文化的城市中心,也向世人展现独创的现代性内涵。广场以表现蜀文化阴阳调和、天人合一为宗旨作为成都的文化景观。天府广场是千锤百炼、匠心独运的杰作,在内容构件选择上,无一不创造性地突出了巴蜀特色文化。
- 谢常勇傅红
- 关键词:阴阳调和天人合一
- 寻求形意和谐之路——西藏那曲科技文化中心设计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西藏那曲科技文化中心的设计,尊重自然,尊重人和尊重地方精神。既满足现代功能要求,又具备地域特色,是建筑"形"和"意"的和谐统一。
- 徐海燕傅红林姮
-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
- 云南和顺李氏宗祠建筑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云南省和顺乡作为历史悠久的乡土聚落,自古注重文化发展,建筑形式丰富。其地域建筑特色在宗祠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尤以花厅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点睛之笔,令人心神向往。通过对位于腾冲和顺境内的李氏宗祠进行详细的调研测绘,对其建筑背景、总体布局、特色空间构成、形态特征以及细部意匠进行梳理分析。
- 王甜傅红魏久平
- 关键词:乡土建筑李氏宗祠
- 主题式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以广安市春天故事景观大道规划为例被引量:8
- 2004年
- 景观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对场地所蕴涵的社会及历史文化、自然风土内涵的理解和判断,并应注意项目的可操作性。广安市春天故事景观大道规划以“饮水思源”为主题,划分4个景区,使之表达不同的意义。
- 傅红
- 关键词: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人文环境
- 九寨沟县藏族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研究
- 2022年
- 针对藏族传统村落所面临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缺失的现状问题,以九寨沟县藏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文章旨在深入挖掘九寨沟县藏族传统村落地域景观核心特征,在拓展景观基因理论应用领域的同时,为藏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与科学依据。
- 胡铭真傅红耿藤喻曾雅婕
- 关键词:传统村落藏族
- 营林措施对路域加杨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联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路域森林已成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存在脆弱性和敏感性等问题,研究不同营林措施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加杨Populus canadensis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联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可为高速路域人工林提出适当林分抚育措施,以提高其整体生态效益。【方法】以成都第一绕城高速路域加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取典型抽样法设置20个样地,以造林开始后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的样地为对照,通过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M.Godron稳定性等测度,比较不同营林措施(种植、翻耕、割灌、弃耕、对照)对高速路域加杨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联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不同营林措施样地中草本层联结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种植、割灌、翻耕、对照、弃耕,其中种植、割灌样地的联结系数大于1,总体关联性为正关联;灌木层联结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种植、割灌、对照、种植、弃耕,仅弃耕样地的联结系数小于1,总体关联性为负关联。种间关联分析表明:种植、割灌的灌草层优势种正、负相关种对数呈相反变化趋势,种植、对照主要是对草本优势群落产生影响。M.Godron稳定性分析表明:5种营林措施样地群落整体均不稳定,为演替的初级阶段,其中种植、割灌群落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好。【结论】营林措施中,种植、割灌的灌草优势种种间关联强度更好,可促进群落演替更新及高速路域加杨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整体稳定性。
- 吴茜傅红郝建锋齐锦秋
- 关键词:营林措施种间关联群落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