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晓岳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全球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安徽省贫困地区农村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了解安徽省贫困地区中的艾滋病高发地区和低发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避孕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避孕套正确使用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将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分别在南北两个贫...
- 储晓岳
- 关键词:农村已婚妇女避孕套社会性别艾滋病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农村已婚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高发地区和低发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避孕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避孕套正确使用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艾滋病高发地区临泉县和低发地区岳西县3 817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农村已婚妇女避孕套使用率仅为6.2%,其中临泉县为4.7%,岳西县为7.6%。避孕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0.8%;其中临泉县为61.4%,岳西县为60.1%。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和避孕套知识了解得越多、社会性别意识越强避孕套使用率越高。结论安徽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对避孕套知识缺乏了解,避孕套使用率低,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使用避孕套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 储晓岳秦其荣陈然洪航卢曼曼叶冬青
- 关键词:农村妇女避孕套社会性别
- 皖北地区农民工艾滋病知识需求与认知现况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皖北艾滋病高发地区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艾滋病的相关知识需求和认知水平,为制定该人群防治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临泉县2个乡镇中以村为单位整群抽取了距离较远的4个村庄,共552名农民工,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5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457人,女性95人,在受教育程度上女性低于男性(P<0.001),有84.78%的农民工希望能获得更多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7.19%,艾滋病知识得分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收入影响,年龄越大艾滋病知识得分越低,而文化程度和人均收入越高,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结论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需求较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非传播途径的掌握程度较低,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 陈然叶冬青秦其荣储晓岳
- 关键词:农民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安徽省某市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方法选择安徽省某市某区2个乡镇整群抽取5个行政村的育龄妇女共592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获得艾滋病知识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朋友,3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血液传播为91.2%,性传播为81.4%,母婴传播为82.6%,非传播途径总体在60%以下,以蚊虫叮咬(36.7%)为最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讨论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较高,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偏低,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育龄妇女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艾滋病宣教活动,提高她们的艾滋病综合知识水平。
- 叶倩舲洪航秦其荣储晓岳陈然
- 关键词:农村人口妇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
-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与安全套使用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分析安徽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的知识及其影响因素与安全套使用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取的方法抽取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2个乡镇4个行政村,对751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获得艾滋病知识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朋友;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8.2%~91.7%,但对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仅达到50%左右;文化程度和人均收入越高,艾滋病知识水平越高;安全套使用率很低,只有5.4%的人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艾滋病感染危险性较大,应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干预措施。
- 洪航秦其荣王小怀储晓岳陈然茅乃玲卢曼曼叶冬青
- 关键词:农村妇女艾滋病安全套
- 合肥市某中专学生吸烟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吸烟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某中专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专生尝试吸烟率为29.13%,规律吸烟率为8.4%,性别以及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年级间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学生吸烟的因素,包括同伴周围人群(兄弟姐妹、朋友、教师等)吸烟、对吸烟知识掌握程度(烟草有害成分、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对吸烟的态度等。学生首次尝试吸烟以好奇为主(占54.33%),吸烟时主要和同伴(朋友、同学)在一起(占67.79%),场所多集中在学校和家里(占51.92%)。结论中专生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应联合家庭、学校、社会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等,努力降低学生的吸烟率。
- 方向孜张秀军张伟张栋栋储晓岳孙业桓
- 关键词: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