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春杨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去除率
  • 3篇脉冲电晕
  • 3篇挥发
  • 3篇挥发性有机
  • 3篇挥发性有机化...
  • 3篇臭氧
  • 2篇生活污水
  • 2篇污水
  • 1篇电晕法
  • 1篇电晕放电
  • 1篇絮凝
  • 1篇氧化动力学
  • 1篇在线自动监测
  • 1篇在线自动监测...
  • 1篇浊度
  • 1篇自动监测
  • 1篇自动监测仪
  • 1篇总磷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机构

  • 7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久环环境...

作者

  • 7篇冯春杨
  • 2篇赵君科
  • 2篇黄骏
  • 2篇张晔
  • 1篇褚海林

传媒

  • 2篇四川环境
  • 1篇干旱环境监测
  • 1篇海峡科技与产...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晕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4
2003年
本文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 (VOCs)的特点及危害 ,综述了各种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对比。重点介绍了电晕放电技术的原理以及研究现状 ,强调其相对于其他技术所独有的优越性 ,针对其存在的问题 ,预期了研究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冯春杨赵君科
关键词:电晕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脉冲电晕放电大气污染物
脉冲电晕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1
2004年
建立了利用脉冲电晕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装置 ,选取苯作为代表物质进行实验研究 ,观察初始浓度、停留时间、注入能量、电源特性等参数对去除率的影响 ,并对反应副产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测试。在输入电压为 50 V,频率为 2 0 Hz,气体体积流量为 1 62 0m L/ min,苯的初始质量浓度为 76.8mg/ m3的实验条件下 ,苯的去除率达到 61 .4%。脉冲电晕技术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效果较好。
冯春杨赵君科
关键词:环境工程脉冲电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率
浊度对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浊度会对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产生干扰,利用SINOEPA2000 TP型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测试不同浊度的标准溶液和多种实际水样,并与实验室国标方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仪的浊度补偿作用良好,适合于地表水中总磷的在线监测。
褚海林冯春杨罗丽尚小龙
关键词:浊度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
臭氧处理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随着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和可利用水资源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回用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氯气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污水处理回用的要求,臭氧技术被认为是更适合用于未来水处理领域的新兴技术。本文主要研究臭氧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实验表明,臭氧对降低COD、去除亚铁离子等有显著的效果。
张晔冯春杨黄骏
关键词:臭氧生活污水去除率
臭氧—絮凝—活性炭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污水回用对污水处理后水质要求的提高使得传统的氯气处理工艺显得落后。本文开展臭氧与其他工艺联合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碳—絮凝—臭氧工艺较为理想。
张晔冯春杨黄骏
关键词:臭氧絮凝活性炭生活污水
臭氧催化分解技术研究现状
本文对臭氧催化分解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目前,国外主要是日本对臭氧分解方法的研究较多,美国、德国等也有报道,而国内研究较少。主要的分解方法存活性炭吸附法,热分解法,电磁波辐射分解法等。
冯春杨黄骏杨睿戆范谦
关键词:臭氧技术臭氧分解氧化动力学
文献传递
脉冲电晕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关注与重视,人们不断研究发展新技术,期望实现对VOCs的有效治理,脉冲电晕技术被认为是具有应用前景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文开展了脉冲电晕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根据脉冲电晕放电的基...
冯春杨
关键词:脉冲电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