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爱强

作品数:58 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乳腺
  • 22篇腺癌
  • 21篇乳腺癌
  • 17篇肿瘤
  • 14篇食管
  • 11篇腺肿瘤
  • 10篇乳腺肿
  • 10篇乳腺肿瘤
  • 10篇手术
  • 10篇外科
  • 7篇术后
  • 7篇外科治疗
  • 6篇预后
  • 6篇切除
  • 6篇小儿
  • 5篇食管肿瘤
  • 5篇儿童
  • 4篇乳腺癌患者
  • 4篇食管狭窄
  • 4篇食管瘢痕性狭...

机构

  • 38篇郑州大学第三...
  • 11篇河南省肿瘤医...
  • 9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市二七区...
  • 1篇镇江市第二人...

作者

  • 58篇冯爱强
  • 28篇张彦武
  • 10篇卫功铨
  • 10篇吕以东
  • 10篇许金良
  • 10篇贾国丛
  • 10篇高宗人
  • 10篇常庆龙
  • 8篇牛耀东
  • 8篇严文君
  • 7篇李群
  • 7篇陈明耀
  • 6篇陈宇航
  • 5篇王文光
  • 5篇程金华
  • 5篇邵令方
  • 4篇李冰
  • 4篇冯浩
  • 4篇李庆辉
  • 3篇张力莹

传媒

  • 6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河南肿瘤学杂...
  • 3篇癌症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外医疗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消胶囊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对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减缓作用。方法: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对11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FEC方案化疗,治疗组58例,加用平消胶囊口服;对照组52例,单独化疗,不口服平消胶囊。结果:口服平消胶囊(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患者化疗后第2周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而对照组白细胞第3周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平消胶囊能有效减轻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
常庆龙冯爱强贾国丛张彦武
关键词:平消胶囊乳腺癌化疗骨髓抑制
贲门失弛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冯爱强
关键词:贲门失弛症外科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8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无病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96.5%,5年无病生存率为92.2%。Ki-67、腋下淋巴结转移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生长因子受体2、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对预后无影响(P均>0.05)。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内分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内分泌治疗(标准化|^β|=0.780)较淋巴结转移(标准化|^β|=0.491)对预后的影响更大。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较好。Ki-67低表达,腋下淋巴结阴性及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采取内分泌治疗复发风险较小。
冯爱强李庆辉张彦武吕以东牛耀东郝鹏亮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因素
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在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法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的有效性,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引流组(n=36)和穿刺引流组(n=24),2组分别采用14 G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法或20 m L注射器间歇穿刺抽吸法处理乳腺脓肿,同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持续引流组和穿刺引流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持续引流组的平均治愈时间(P=0.001)及平均疼痛控制时间均较穿刺引流组短(P=0.038),2组的平均发热控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持续引流组的平均穿刺次数较穿刺引流组少(P<0.001),持续引流组的日均引流量较穿刺引流组多(P<0.001)。结论与间歇穿刺抽吸法相比,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法治疗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的疗效较好,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降低院感防控难度,是治疗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的理想选择。
张彦武吕以东牛耀东严文君冯爱强
关键词:乳腺脓肿持续引流穿刺引流
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8例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李群冯爱强周菊玲徐红亮杨启政
关键词:婴儿
原发性食管燕麦细胞癌——附21例报告被引量:10
1991年
原发性食管燕麦细胞癌少见。其生物特性为恶性程度高,易早期扩散转移。本文报告了我院于1979年4月~1990年3月间发现的21例(21/2121)。其中,20例为“纯”燕麦细胞癌,1例同时合并鳞癌。文章对其病理特征、诊断以及治疗等问题作了重点讨论。预后较食管鳞癌差。单一手术者大多数在1年内死亡;综合治疗中2例生存超过3年以上。作者强调:早期确诊;尽早根治性切除;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许金良高宗人卫功铨陈明耀冯爱强陈宇航邵令方乔思杰
关键词:食管肿瘤燕麦细胞癌手术
保留后瓣的二尖瓣替换手术18例
2002年
张泉冯爱强张守科
关键词:保留后瓣二尖瓣替换术疗效观察
Skp2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kp2和p27kip1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kp2 mRNA和p27kip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高(P<0.0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kip1 mRNA表达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0.0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p27kip1 mRNA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程度呈负相关。2种基因表达均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及病理学分期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Skp2 mRNA与p27kip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Skp2和p27kip1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指标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预后。
冯爱强李蕾蕾张彦武胡花丽王举
巨块型肺癌外科治疗近期疗效的临床分析(附68例报告)
1991年
本文报告了自1983年6月至1989年5月期间对68例巨块型(>6cm)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及近期疗效分析。男53例,女15例,年龄26~68岁。肿瘤大小6~8cm34例,8~12cm29例,12cm以上5例。全组共切除58例,切除率85%.全肺切除21例(36%),肺叶切除37例(64%)。手术合并症5例,发生率8.6%,1例死亡,手术死亡率2%。发现有淋巴结转移20例,肿瘤有外侵20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55%,25%。结果表明外科治疗的近期疗效决定于肿瘤有无外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关。对巨块型肺癌应积极采取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卫功铨马迎春高宗人冯爱强许金良刘先本任国兴
关键词:巨块型肺癌肺切除
小儿食管瘢痕性狭窄的治疗被引量:3
2001年
冯爱强闫增亮张泉李群
关键词:食管狭窄瘢痕性狭窄儿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