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强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犬病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病毒
  • 1篇油缸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收运
  • 1篇犬瘟
  • 1篇犬瘟热
  • 1篇犬瘟热病
  • 1篇犬瘟热病毒
  • 1篇重组腺病毒
  • 1篇自卸
  • 1篇自卸车
  • 1篇蝙蝠
  • 1篇瘟热
  • 1篇瘟热病毒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培养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刘国强
  • 3篇刘晔
  • 3篇袁颖烁
  • 3篇张乐萃
  • 3篇扈荣良
  • 2篇张守峰
  • 2篇王玉莹
  • 1篇张毅
  • 1篇连海
  • 1篇宋菲菲
  • 1篇刘秀明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犬瘟热病毒H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估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选取犬瘟热病毒H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切、连接等方法构建出重组人5型腺病毒穿梭质粒和骨架质粒,两者共转染293AD细胞并包装出重组腺病毒。通过电镜负染、酶切鉴定、Western blot及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进行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鉴定,证明犬瘟热病毒H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构建正确。犬分别肌肉接种CDV疫苗毒和重组腺病毒,并检测免疫后第14,28,42,56,70,84d时犬血清中抗CDV中和抗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犬免疫重组腺病毒后体内产生的抗CDV平均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滴度最高达2-8。研究表明,正确构建的重组腺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诱导产生的抗犬瘟热病毒中和抗体达到犬最低免疫保护水平,为进一步研发犬瘟热病毒活载体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袁颖烁宋菲菲刘国强刘晔张守峰张乐萃扈荣良
关键词:犬瘟热病毒H基因腺病毒免疫效果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及产物特性研究
2014年
本试验旨在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GP)基因,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反应原性研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G,线性化后电转入酵母GS115中,经平板初筛及PCR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PiczαA-G-GS115。重组菌经1.0%甲醇诱导表达,对目的蛋白进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ELISA检测诱导72 h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65 kD,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与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制狂犬病病毒ELISA抗体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
刘国强连海袁颖烁王玉莹张守峰刘晔张乐萃扈荣良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毕赤酵母反应原性
我国蝙蝠狂犬病病毒IRKV-THChina12株适应细胞培养后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2015年
通过对IRKV-THChina12适应细胞培养前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对及与对不同种属狂犬病病毒氨基酸的比对,鉴定我国狂犬病病毒IRKV-THChina12株适应细胞培养后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适应细胞培养后共发生11个核苷酸突变点和5个氨基酸突变点,其中1个氨基酸变异发生在P蛋白相互作用的LC8区域,2个氨基酸突变发生在M蛋白编码区,1个氨基酸突变发生在G(333位精氨酸未改变)蛋白编码区,L蛋白仅有1个氨基酸突变。结果表明,可能多个结构蛋白同时决定了病毒在Vero细胞的适应性,明确了本细胞适应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为在细胞水平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玉莹刘晔袁颖烁刘国强扈荣良张乐萃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蝙蝠细胞培养
带有箱斗提升翻转机构的垃圾收运自卸车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垃圾收运自卸车容量小,操作不方便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箱斗提升翻转机构的垃圾收运自卸车。它的提升翻转机构是由两级连动的摆动油缸机构组成,安装在车箱的两侧,从后面提升翻转箱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
刘秀明徐圣彦刘国强张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