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18 被引量:24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宫颈
  • 5篇子宫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内膜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脂质体
  • 4篇杀伤
  • 4篇杀伤作用
  • 4篇肿瘤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4篇子宫内膜癌
  • 4篇内膜癌
  • 4篇宫内膜癌
  • 3篇受体
  • 3篇体外
  • 3篇体外杀伤
  • 3篇体外杀伤作用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海淀妇幼...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瑞典隆德大学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市回民医...

作者

  • 18篇刘宁
  • 10篇魏丽惠
  • 10篇赵丽君
  • 7篇李小平
  • 4篇王建六
  • 4篇朱丽红
  • 3篇赵超
  • 2篇韦平
  • 2篇屠錚
  • 2篇赵磊
  • 2篇吴俊
  • 2篇崔淑慧
  • 2篇李静然
  • 2篇赵昀
  • 2篇孙蓬明
  • 2篇朱琳
  • 1篇马玉良
  • 1篇刘健
  • 1篇卢山
  • 1篇孙芾

传媒

  • 4篇中国妇产科临...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转录因子的活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转录因子的活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li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ERα、ERβ表达均阳性(±)]、HEC-1A[ERa表达弱阳性(±)、ERβ表达阴性(-)]、HEC-1B[ERα、ERβ表达均(-)]细胞中ERαmRNA的表达。采用345通量转录因子芯片检测RL-952、HEC-1A、HEC-1B细胞中转录因子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不同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NFKBp65、p38MAPK以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ERαmRNA在RL-952、HEC-1A、HEC-1B细胞中表达水平依次递减,分别为(6780±282)、(684±84)、(168±38)copy/ng。转录因子NFκBp65、p38MAPK的转录活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分别为2.0±0.4、0.9±0.5,P=0.020)与芯片检测(分别为3003±530、882±538,P=0.017)结果一致。在345个转录因子中,筛选出与ER功能相关的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共28个,与ER(±)的RL-952细胞相比,ER(-)的HEC-1A、HEC-1B细胞中转录因子活性同时上调的有13种,同时下调的有15种。转录因子TTF(1)-1、NRF-1、TCE的活性与ERa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线性正相关关系(r=0.523,P=0.037),而转录因子RFX123和Ikaros的活性与ERa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非线性负相关关系(r=-0.312,P=0.041)。结论转录因子芯片检测是筛选子宫内膜癌致病机制中主要转录因子的先进技术。转录因子TTF(1)-1、NRF-1、TCE可能与ER(±)子宫内膜癌中的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转录因子RFX123和Ikaros可能与ER(-)子宫内膜癌中的信号传导通路相关。
孙蓬明魏丽惠赵丽君刘宁王建六宋一一陈贤绿林灏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转录因子
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7
2008年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122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其中CIN患者66例、宫颈鳞癌(SCC)患者20例、正常细胞学妇女36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脱落细胞hTERC基因。结果:在CINⅠ、CINⅡ/Ⅲ和SCC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率分别是16.13%、48.57%和90%,CINⅠ、CINⅡ/Ⅲ、SCC组与正常组比较,hTERC基因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CINⅠ与CINⅡ/Ⅲ、CINⅠ与SCC比较,CINⅡ/Ⅲ与S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表达率增加。hTERC基因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8.57%、92.53%、77.27%和77.5%。CIN和SCC组hTERC基因拷贝数明显增加,其中CIN患者平均拷贝数为2.8,SCC组平均拷贝数为3.2,hTERC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关系密切。结论:hTERC基因在CIN和SCC中表达异常,且随病变程度增加阳性表达率增加,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遗传学监测指标。
李静然魏丽惠刘宁赵丽君屠錚赵超崔淑慧韦平赵昀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VCS技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Beckman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VCS技术在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12例,经骨髓穿刺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的白血病患者163例,经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获得VCS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挑选出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VCS参数及相应的cutoff值。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各亚型组间VCS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于区分正常人群与白血病人群,除去MLV、MLS、MEC、MES-SD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VCS参数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曲线可筛选出用于初步区分是否患病的三个参数:当MNC-SD cutoff值选取7.23时,其敏感度为87.7%,特异度为92.3%;当MNV-SD cutoff值选取23.35时,其敏感度为83.4%,特异度为87.6%;当MLC-SD cutoff值选取11.54时,其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7.7%。对于区分CML与AML,WBC、MLV-SD、MMV-SD、MEV、MEV-SD、MNS、MMS、ME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曲线比较后可得WBC、MNS、MEV三个参数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当WBC cutoff值选取34.5时,其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63.9%;当MNS cutoff值选取120.8时,其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61.1%;当MEV cutoff值选取164.5时,其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70.3%,对于这三个参数,将其联合诊断,即三个参数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大于cutoff值时,区分CML与AML的敏感度为84.9%(45/53),特异度为80.8%(63/78)。AML各亚型间,MNV、MNC-SD、MLC、MMS、MMC-SD存在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5.24、7.43、4.04、5.48、3.80,P<0.05)。结论 VCS技术方便、快捷,对白血病是较好的筛选试验,并且可对分型做出初步的判断。
徐双刘健赵磊贾玫刘宁
关键词:白血病VCS技术
胰岛素受体α、β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α(IRα)、β(IRβ)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子宫内膜增生及5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α、IRβ及IRS-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α、IRβ、IRS-1的表达在10正常子宫内膜表达分别为80.00%(8/10)、60.00%(6/10)及70.00%(7/10);在18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分别为77.78%(14/18)、61.11%(11/18)及77.78%(14/18);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分别为47.37%(27/57)、54.39%(31/57)及63.16%(36/57)。IRα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及子宫内膜增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Ⅱ~Ⅳ期者(P〉0.05);IRβ及IRS-1各组间的阳性表达率与Ⅱ~Ⅳ期者相近(P〉0.05);IRS-1的阳性表达率Ⅰ期明显低于Ⅱ~Ⅳ期者(P〉0.05);IRα、β、IRS-1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G1—2与G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Rα及IRS-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期别有关,提示其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张峻霄王建六赵丽君刘宁李小平孙蓬明魏丽惠戴琳董建强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1
血浆可溶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er和Tyro3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生长抑制特异性蛋白6(Gas6)系统可溶性受体Axl、Mer和Tvr03的浓度,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的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ACS组[平均年龄(63.54-14.5)岁,男40例,女26例],42例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0.8±18.3)岁,男23例,女19例]。ACS患者在PCI术前及PCI后1h、4h、24h采集柠檬酸钠抗凝全血,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于门诊采血。分离血浆,ELISA试剂盒检测ACS患者血浆Gas6,可溶性受体Axl(sAx1)、可溶性受体Mer(sMer)、可溶性受体Tyr03(sTyr03)。ELISA试剂盒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ACS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分析它们和临床生化指标及TAT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rank相关性检验,组间差别性检验使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ACS组sMer(中位数28.02μg/L,95%CI14.48—60.47)高于对照组(中位数14.91μg/L,95% vs 7.87~25.86),U=42.5,P〈0.05。ACS组sTyr03(中位数16.91μg/L,95%CI5.81~28.52)高于对照组(中位数9.53μg/L,95%C14.17~24.56),U=127.0,P〈0.05。PCI术后1~24h其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Mer的浓度和凝血酶生成指标(TAT)相关(r=0.9218,P=0.014)。结论ACS患者血浆存在高水平可溶性受体酪氨酸激酶sMer和sTyr03,其浓度于PCI术后24h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吴俊Dahlback Bjorn马玉良赵洁宋英陆松松赵京忠赵磊刘宁
关键词: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凝血酶
紫杉醇脂质体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含紫杉醇脂质体的培养基作用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并设对照(普通培养基),通过MTT、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状况及形态,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该药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浓度紫杉醇脂质体作用24~96h,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镜下观察显示部分细胞皱缩变形,崩解坏死,细胞脱壁悬浮;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细胞周期各时相中,S期比例减少。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可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生长。
朱丽红魏丽惠李小平赵丽君刘宁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子宫内膜癌杀伤作用
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中侧群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中侧群细胞(SP)的分选方法,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Hoechst 33342染色后的人宫颈癌HeLa、SiHa细胞系,明确SP细胞所占比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P与non-SP细胞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表达。比较SP和non-SP细胞体内免疫缺陷鼠的致瘤性。比较SP、non-SP及HeLa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化疗耐受性。结果:HeLa、SiHa细胞系中SP细胞分选比例分别为(1.07±0.32)%和(0.83±0.76)%。SP细胞中BCRP表达显著高于non-SP细胞。HeLa细胞中分离出的SP与non-SP细胞的致瘤率、致瘤潜伏期及瘤体体积无显著差异;而SiHa细胞中分离出的SP与non-SP细胞比较,致瘤潜伏期较短、肿瘤体积较大。体外培养7天后,SP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non-SP与HeLa细胞。曲古霉素(TSA)浓度在0.05μmol/L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作用于SP细胞72h后的存活分数(SF)[(86.68±8.78)%]显著高于non-SP细胞[(49.06±6.26)%]及未分选的He-La细胞[(43.69±4.84)%](P<0.05)。结论:SP细胞中可能含有大量干细胞样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再生能力及化疗耐受性,可为宫颈癌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祁文娟赵超赵丽君刘宁李小平魏丽惠
关键词:宫颈癌侧群细胞流式细胞术化疗耐受性
紫杉醇脂质体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0.01μmol/L、0.1μmol/L、1μmol/L、10μmol/L、100μmol/L浓度梯度的含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培养基作用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细胞,并设对照(普通培养基),通过MTT、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该药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经上述浓度紫杉醇脂质体作用48 h后,细胞存活率下降;镜下观察显示部分细胞皱缩变形,崩解坏死,细胞脱壁悬浮;流式细胞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分别为(2.44±0.98)%、(7.30±2.11)%、(13.64±5.46)%、(15.26±9.73)%、(16.46±11.20)%、(25.61±12.32)%;细胞周期各时相中,S期比例减少。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可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的生长。
朱丽红魏丽惠李小平赵丽君刘宁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子宫内膜癌杀伤作用
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在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上的应用及改进方案被引量:52
2008年
目的采用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评估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中国人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方法3家医院分别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MAXM、GENS和LH750五分群(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患者标本共3600份,同时涂片做显微镜检查,包括人工白细胞分类和细胞形态观察。按照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进行评估,计算出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率。通过分析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并结合中国人群和临床检验的实际情况,对国际复检规则进行修改,制定出适合于中国人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然后检测240份患者标本对新规则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为4.9%(177/3600);假阳性率为24.2%(870/3600);假阴性率为0.5%(19/3600);真阴性率为70.4%(2534/3600)。由于中国人群血细胞正常参考范围不同于西方人群,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常规工作情况,将国际复检规则修改为23条;将镜检阳性规则中添加了白细胞分类比率4条规则。采用修改后的复检规则和镜检阳性规则评估结果,真阳性率为9.9%(355/3600);假阳性率为17.1%(617/3600);假阴性率为1.8%(65/3600);真阴性率为71.2%(2563/3600)。采用前后两个复检规则均未漏检原幼细胞,修改后假阴性率略高,是由于镜检阳性规则中增加了白细胞分类比率所致。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真阳性率为13.7%(33/240);假阳性率为15.8%(38/240);假阴性率为2.5%(6/240);真阴性率为68.0%(163/240)。结论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
王厚芳孙芾于贵杰王明山刘宁金艳慧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血液学试验
PTEN基因敲减后HEC-1A细胞生长和信号通路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构建人PTEN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观察PTEN基因敲减前后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长和信号通路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PTEN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转染HEC-1A细胞,建立PTEN基因敲减细胞模型HEC-1A-ND;WesternBlot方法检测PTEN基因敲减前后PTEN蛋白的表达和AKT通路的活化情况,MTT法检测PTEN敲减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敲减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慢病毒介导的RNAi能有效下调PTEN基因的表达,PTEN基因表达下调后,HEC-1A细胞生长受到促进,S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和G2/M期细胞减少,PI3K/AKT通路激活。结论成功构建人PTEN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PTEN基因敲减后,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赵丽君魏丽惠刘宁王建六李小平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PTEN基因AK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