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 作品数:43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艺术电气工程更多>>
- 高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刘宁
- 牙周炎原位凝胶的研制
-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释放测定方法,对处方工艺进行研究,制备出治疗牙周炎的碘原位凝胶。建立碘原位凝胶的质量标准,可用于碘原位凝胶的质量控制。通过稳定性试验、刺激性试验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初步研究,为药物的贮存及进一步临床...
- 刘宁
- 关键词:牙周炎药物代谢动力学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研究
- 互联网推动社会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与之相随的是大量基于网络环境的犯罪。非网络环境中存在着中立帮助行为,同样,网络环境中也存在着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网络中立帮助行为既有中立帮助行为的一般特点,又有基于网络属性衍生的特殊性。部...
- 刘宁
- 关键词:帮助犯共犯
- 文献传递
- P1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9年
-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其下游的蛋白激酶B(又称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组成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代谢、细胞骨架重组等一系列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导致胃癌细胞凋亡或存活。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各分子、蛋白的靶向抑制剂也在胃癌治疗中显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发生机制,其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通路相关抑制剂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赵光辉宋晓旭刘宁吕静齐卫卫赵淑芬邱文生
- 关键词:胃癌信号通路抑制剂靶向治疗
- 青紫薯色素毒理学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目的:对青紫薯色素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初步探讨其抗肿瘤活性。为青紫薯色素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通过急性毒性实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CHL染色体畸变实验和亚慢性毒性实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安全性评...
- 刘宁
- 关键词:青紫薯色素抗肿瘤活性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错配修复缺陷的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结果为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dMMR)的胃癌中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比较胃癌中dMMR/MSI不同检测方法一致性,分析dMMR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术前未经治疗、接受胃癌根治术的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IHC检测结果为dMMR的病例85例,由2名病理医师对IHC结果进行复核。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85例同样本进行MSI状态的检测,同时分析dMMR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在85例胃癌样本中,经复核,IHC结果均为dMMR,其中3例经PCR法测定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 MSS),免疫组化检测dMMR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96.47%。本研究中dMMR胃癌患者以男性多见(61.2%),初诊时中位年龄在70岁(45岁~86岁),好发于胃窦(76.5%),以MLH1与PMS2这两种MMR蛋白联合缺失为主(94%),Lauren分型中混合型较多(43.5%),分期以II期为主(54.1%),PD-L1表达CPS ≥ 5 (81.2%),EBER表达为阴性(98.9%),HER2基因均无扩增(100%),所有患者中大部分未接受辅助化疗(68.2%),截至随访时间,有85.9%患者未出现复发以及转移(中位随访时间17月)。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检测胃癌错配修复缺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显著相关性。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以老年男性为主,好发于胃窦,分期较早,预后较好。
- 王慧云陈云庆张丽宋姗爱刘宁刘自民侯和磊
- 关键词:胃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式反应
- 潍坊市Y项目景观工程招标管理研究
-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民心工程建设加速进行,为国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在基础建设项目中,招标是前期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对于整体建设成败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国内建筑市场逐步完善规范、计划经济逐步转...
- 刘宁
- 关键词:招标管理信息技术
- 胸腔引流自动控制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自动控制装置,其由计重式支架、流速调节机构、控制器及电源组件构成;计重式支架上设有用于容纳并卡置引流管的安置槽、用于重量计量的称重传感器;流速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夹块与活动夹块,可通...
- 刘宁张晓英徐虹姚健王才丰
- 文献传递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预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将4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22例/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使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有利于预后康复。
- 徐虹冷敏荣山伟刘宁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综合护理干预焦虑抑郁预后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银屑病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所致免疫相关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9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ICI治疗后新发银屑病或银屑病恶化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分期,使用ICI的种类、用法用量,并用药物,是否有银屑病病史,银屑病新发或恶化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及转归,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13例,男性10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66岁。原发疾病包括肺癌(7例)、胃癌(5例)和胆管癌(1例)。12例肿瘤分期为Ⅳ期,1例为Ⅲ期。10例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抑制剂,2例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1例使用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组合抗体。13例患者均同时并用其他抗肿瘤药物。既往有银屑病病史者10例,新发银屑病者3例。使用ICI至银屑病新发或恶化的中位时间为54 d。10例为斑块状银屑病,3例为点滴状银屑病;分级为轻、中、重者分别为5、5、3例。11例暂停ICI治疗,2例未停用ICI。经糖皮质激素等干预后,13例患者的皮肤损伤均好转;3例重新启用ICI。结论ICI相关银屑病多发生于使用ICI后2个月内,临床类型为斑块状和点滴状,多为轻、中度,停用ICI和/或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重启ICI治疗。
- 王慧云宋姗爱梁淑雅肖忠伟梁瑜张传涛刘宁刘自民侯和磊
- 关键词: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