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柏林

作品数:39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0篇理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6篇液相色谱
  • 16篇质谱
  • 15篇液相
  • 15篇串联质谱
  • 14篇高效液相
  • 1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3篇质谱法
  • 13篇串联质谱法
  • 12篇超高效
  • 12篇超高效液相
  • 12篇超高效液相色...
  • 11篇食品
  • 11篇超高效液相色...
  • 6篇萃取
  • 5篇毒素
  • 5篇营养
  • 5篇营养成分
  • 5篇固相

机构

  • 38篇安徽省疾病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国家食品安全...
  • 2篇安徽启威生物...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赛默飞世尔科...

作者

  • 38篇刘柏林
  • 32篇谢继安
  • 22篇赵紫微
  • 18篇单晓梅
  • 13篇王秀莉
  • 6篇丁刚
  • 6篇于雪荣
  • 5篇韦莹
  • 4篇李卫东
  • 4篇崔杰
  • 2篇孟灿
  • 2篇陈志飞
  • 1篇张丹
  • 1篇冯慧
  • 1篇张程
  • 1篇王华东
  • 1篇沈登辉
  • 1篇金少华
  • 1篇王冰霜
  • 1篇陆蓓蓓

传媒

  • 7篇中国食品卫生...
  • 6篇食品安全质量...
  • 5篇卫生研究
  • 5篇色谱
  • 4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8年安徽省14个市水源与出厂水中多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结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2018年安徽省14个地市饮用水系统中抗生素污染状况,调查14个地市主要自来水厂水源水与出厂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TCs)含量。方法于2018年丰水期(6月)采集安徽省14个市主要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共28份,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分析11种TCs含量水平。结果 14个地市水源水、出厂水中除差向土霉素和氯四环素未检出外,其余9种污染物均检出,水源水和出厂水浓度范围分别为ND~1.46 ng/L、ND~0.82 ng/L。检出率较高的为强力霉素和金霉素,浓度在TCs中构成比为45.9%~100.0%。TCs检出浓度、检出种类和检出率呈现水源水>出厂水,淮河以北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江河水源地与地下水源地相当,高于水库水源地。结论 2018年安徽省14个地市水源水和出厂水不同程度受到TCs污染,仅为痕量水平。强力霉素和金霉素为主要污染物。
周偏偏单晓梅谢继安刘柏林
关键词:四环素类抗生素水源水出厂水固相萃取
2014—2018年安徽省部分豆类及豆制品中硼含量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调查安徽省部分豆类及豆制品中硼本底含量范围。方法选取2014-2018年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豆类(黄豆、绿豆和红豆)及豆制品[腐竹、千张和其他(豆皮、粉皮等)]样品,按照《2014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食品中硼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标准操作程序)》和GB 5009.275-2016《食品中硼酸的测定》对所有样品中的硼和硼酸(硼砂)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豆类样品硼检出率为83.2%(159/191),硼含量的四分位数值(P25、P50、P75)和最大值分别为22.10、22.90、27.34和40.90 mg/kg;3种豆类中硼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豆类中硼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5.52~34.24 mg/kg。豆制品硼检出率为84.5%(328/388),豆制品硼含量的四分位数值和最大值分别为5.99、20.07、38.25和51.47 mg/kg,3种豆制品中硼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豆制品中硼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4.83~43.68 mg/kg;不同地区(皖南、皖北)豆类和豆制品中硼含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省豆类中硼含量为5.52~34.24 mg/kg,豆制品中硼含量为4.83~43.68 mg/kg。
崔杰刘柏林孟灿单晓梅李卫东
关键词:豆类豆制品违法添加
稳定同位素内标-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抗生素残留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方法。方法待测物经乙酸乙酯提取,采用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基质匹配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在最佳试验条件下,8种抗生素残留物在0.05-50.0μg/kg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范围为0.05-0.1μg/kg,平均回收率为56.8%-108.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4%。结论本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有效解决了基质效应问题,适用于大批量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定量分析。
刘柏林谢继安赵紫微韦莹单晓梅
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氯霉素甲硝唑兽药残留违禁药物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蛋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鸡蛋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方法。方法鸡蛋中与蛋白质结合的硝基呋喃代谢物经盐酸水解后,与邻硝基苯甲醛(2-NBA)反应,产生稳定的衍生物,用乙酸乙酯提取,4℃冷冻离心后取下层澄清液测定。待测物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内标法定量。结果4种待测物浓度在0.1~50.0μ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5,回收率范围为74.1%~97.6%,RSD〈13.4%。氨基脲(SEM)与1-氨基-乙内酰脲(AHD)最低检出限均为0.1μg/kg,5-吗啉甲基-3-氨基-2-恶唑烷基酮(AMOZ)与3-氨基-2-恶唑烷基酮(AOZ)最低检出限均为0.05μg/kg。结论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满足鸡蛋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定量检测的要求。
刘柏林谢继安单晓梅
关键词:鸡蛋兽药残留食品安全
稳定同位素内标/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与豆芽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被引量:18
2017年
建立了水果与豆芽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酸化乙腈(1∶1 000,体积比)为提取液,样品经高速匀浆与超声辅助分散提取后,提取液采用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标准曲线定量。最优条件下,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在0.1~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2μg/kg,平均回收率为52.4%~119.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3%。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同位素内标的使用解决了基质效应及前处理过程中待测物损失造成定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适用于大批量果蔬中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快速测定。
刘柏林谢继安赵紫微王秀莉单晓梅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豆芽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类食品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类化合物残留量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禽类食品中利巴韦林和金刚烷胺类化合物(金刚烷胺、金刚烷甲胺、金刚烷乙胺、3,5-二甲基金刚胺)的残留量。方法样品经酶解,三氯乙酸沉淀蛋白,低温高速离心,上清液调节pH值后经PBA/PCX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Agilent ZORBAX SB-Aq柱(3.0 mm×100 mm,1.8μm)分析利巴韦林,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析金刚烷胺类化合物,串联质谱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利巴韦林在1.0~100 ng/mL、金刚烷胺类化合物在0.2~2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利巴韦林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和1.5μg/kg;金刚烷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和0.3μg/kg。利巴韦林(1.5~15μg/kg)和金刚烷胺类化合物(0.3~3.0μg/kg)添加3个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利巴韦林的回收率为91.4%~103.7%,金刚烷胺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94.3%~108.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特点。
谢继安刘柏林赵紫微王秀莉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利巴韦林金刚烷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维生素A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2023年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维生素A含量的不确定度,为提高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构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维生素A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逐层对检测过程带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实验过程带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样品称重为0.001%,样品前处理为0.363%,标准物质为1.598%,重复性测定为0.194%,标准工作曲线拟合为1.325%,加标回收率为0.410%,高效液相色谱为0.693%,分光光度计0.200%,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2.273%,其测定结果表示为(116.4±5.3)μg/100 g(k=2)。结论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维生素A含量时带入的不确定度以标准物质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等为主,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加以控制。
戴雁羽刘柏林赵紫微詹子悦丁刚谢继安
关键词:维生素A高效液相色谱法不确定度
小麦中铝元素在不同粮库储存期和面制品加工方式下的变化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我国标准化粮库储存条件和面制品加工方式对小麦原粮及其制品中铝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为开展膳食铝精准暴露风险提供参数。方法基于国内标准化粮库对小麦原粒进行12个月的储存,并对小麦粒作两个阶段,包括4种不同加工方式(磨粉、蒸制、煮制和烤焙)的处理,检测铝元素在储存和加工处理前后含量的变化,并分别计算小麦及其制品中铝的变化系数。结果经过12个月粮仓储存后小麦中铝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储存温度和湿度对小麦中铝含量的影响也较小(P>0.05),储存过程中小麦铝的变化系数为0.19~2.71。在小麦粒研磨制粉阶段,小麦粉中铝含量显著低于小麦粒(P<0.05)。不同的面制品加工方式所制成品之间铝含量具有差异。其中,焙烤和蒸制方式下面包和馒头中铝含量高于面条(P<0.05);但馒头中铝含量与面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焙烤方式下小麦制品铝的变化系数最高,均高于1,其次是蒸制和煮制,总范围为0.20~1.89。结论标准化粮库储存条件下不同储存时间对小麦中铝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是不同的面制品加工方式对小麦粉中铝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变化系数,以提高风险评估精确度。
徐孥谢继安刘柏林黄翎华张磊梁江
关键词:铝含量小麦小麦面粉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小麦粉细交链孢菌酮酸和腾毒素标准物质制备和定值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建立了小麦粉中细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定值方法,为开展粮食中交链孢霉毒素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重要方法学借鉴。该标准物质样品为天然污染交链孢霉毒素的小麦籽粒,定值目标物为TeA和TEN,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进行定值测量,多个实验室合作定值。所研制的标准物质具有常温避光保存、定值不确定度小等特点。该标准物质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种天然污染TeA和TEN的小麦粉标准物质,可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相关分析方法的评价和测量质量控制等。
谢继安刘柏林赵紫微张磊杨大进赵云峰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标准物质小麦粉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污染物高通量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24年
探究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建立准确、高通量的化学污染物靶向和非靶向的快速筛查与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高分辨质谱(HRMS)作为一种分析技术,不仅具有三重四极杆质谱准确定量的优点,还具有高通量快速定性筛查、解析未知物的结构,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本文对高分辨质谱在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物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双聚焦磁质谱及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常见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刘柏林庄美慧赵紫微谢继安
关键词:食品安全高分辨质谱兽药残留食品添加物食物中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