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2006年
- 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国家干预主义到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过经济危机和战争的洗礼,凯恩斯强调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干预作用而掀起一场革命,到战后由于滞胀的到来,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不应当过多干预市场,本文认为,以国际货币制度体系为立足点,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内涵,也是经济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刘泽军
- 关键词:国家干预宏观调控体系
- 改革城乡二元土地流转制度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保护机制
- 2008年
-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认定为自发的农地制度创新奠定了法律基础。目前的承包制并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产权制度稳定的诉求,因此,改革城乡二元土地流转制度,建立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转变基层集体组织职能,理顺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的保护机制是农民走向解放的关键一步。
- 刘泽军
- 关键词:土地产权
- 论国家干预的宏观性是经济法产生的基础
- 2007年
- 对于经济法的产生,学者们往往拘泥于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二者矛盾的演化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立足点要么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要么是“具体的经济法律的出现”,都认为当国家开始借助于政府职能通过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之时经济法就诞生了,然而,这些理论观点忽视了国家干预的不同内涵,在不同的国家,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干预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垄断的产生、大危机的爆发、战后的百废待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行、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的批判为国家干预提供了契机,而国家干预的宏观性则奠定了经济法产生的基础。
- 刘泽军
- 关键词:国家干预宏观性经济法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