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房
  • 3篇左心
  • 3篇左心房
  • 2篇心房功能
  • 2篇心房收缩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脏
  • 2篇左心房收缩功...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成像
  • 2篇成像评价
  • 1篇定量组织速度
  • 1篇定量组织速度...
  • 1篇定量组织速度...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组织

机构

  • 4篇天津市人民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作者

  • 5篇刘艳兰
  • 3篇刘克强
  • 1篇张东岭
  • 1篇周长钰
  • 1篇贾文军
  • 1篇李松松
  • 1篇林静娜
  • 1篇富华颖
  • 1篇郑成环
  • 1篇齐新
  • 1篇邱慧娜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QTVI分别测量其左心房侧壁、前壁、下壁及房间隔中部的心房收缩期组织速度峰值,应用单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房容积并计算左心房的主动排血分数(AA-EF)。分析AMI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MI组左心房内径、容积及AA-EF均增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相比,AMI组左心房侧壁、前壁、下壁、房间隔中部的心房收缩期组织速度峰值及平均组织速度峰值的绝对值均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左心房心房收缩期平均组织速度峰值与AA-EF呈负相关(r=-0.906,tr=14.001,P<0.01)。结论:QTVI可以准确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房收缩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艳兰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刘克强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急性病心脏容量
2型糖尿病患者TyG指数及其衍生指数与糖尿病肾病风险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及其衍生指数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风险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2022年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895例。依据是否合并DKD将患者分为DKD组(n=326)和非DKD组(n=56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确定TyG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腰围(triglyceride glucose-waist circumference,TyG-WC)、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TyG-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与DKD的相关性,并研究TyG指数与不同分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两组TyG指数、TyG-WC、TyG-BMI和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yG指数和TyG-WC在校正影响因素前后均为DKD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2DM患者DKD患病率随着TyG指数、TyG-WC、HOMA-IR水平增加而逐渐升高(趋势性检验P均<0.05),TyG及TyG-WC的T3亚组的患病率较T1亚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yG指数在不同水平上,校正影响因素前后均为DKD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作为DKD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TyG指数作为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均较其衍生指标及HOMA-IR具有更为稳定的判断意义。
李佳文刘艳兰李瑶霜邱慧娜李芳毋帆林辰莹林静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
脑钠素、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心力衰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浆脑钠素(BN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CHF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符合2001年ACC/AHA心衰指南中心衰分期标准的95例CHF患者,其中A期21例,B期23例,C期31例,D期20例。抽取同期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浆BNP、IL-6和IL-10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CHF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2年。因心衰再住院或心血管疾病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1)LVMI异常始见于CHFB期患者,是左室重构中较早出现的指标。(2)血浆BNP水平升高始见于CHFB期患者,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3)随心衰进展(C、D期),血浆IL-6、IL-10水平升高,二者比值下降,血浆BNP水平与IL-6、IL-10呈正相关。(4)Stage分期法能较NYHA分级更好地预测CHF终点事件发生率。(5)COX回归分析提示BNP、IL-6水平为评价CHF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P=0.026)。(6)将Stage分期与BNP水平结合进行危险分层,高危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1)LVMI可以早期预示左室重构。(2)心衰进展的内在机制是炎症反应进行性加重。(3)BNP水平是预测有症状心衰发生和预后的良好指标,BNP和Stage分期相结合危险分层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判断心衰患者预后。
刘克强李松松齐新贾文军刘艳兰张东岭
关键词:利钠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预后
应变率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train rate imaging,SR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左心房的收缩功能,探讨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不同治疗方法对其的影响。   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
刘艳兰
关键词:应变率成像技术超声心动图急性心肌梗死
文献传递
多普勒组织显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livc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
刘艳兰刘克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影像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