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雾病32例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05-01-2010-12间被确诊的32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烟雾病患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无特异性。结论影像学显示本组资料以缺血性疾病为主;烟雾病患者多有颅底血管网形成,易于诊断,个别患者未见有颅底血管网形成,易于漏诊。治疗上在明确诊断、有症状的患者应及早手术,且应以症状侧优先。
- 刘超任向阳马聪敏
-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与内科治疗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与内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8-05-2011-08我院收治症状性椎动脉狭窄并有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33例,其中行支架置入治疗22例,内科治疗11例,随访2a,并记录两种治疗方法患者Malek评分。结果 22例行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除1例出现无临床症状性患侧椎动脉闭塞,1例出现TIA,1例因前循环病变出现智力逐渐下降,无后循环症状出现外,其余患者随访2a内无椎基底动脉系症状出现。而内科治疗的11例患者中,1例反复TIA发作,后出现双侧枕叶梗死后出血,再发枕叶大面积梗死;3例出现后循环梗死,导致残疾;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另5例患者随访期间反复发作TIA,生活不能自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单用内科治疗效果差,明确病因后应尽早行支架置入。
- 刘超
-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内科治疗
- 脑血管造影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检查常见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06-05~2010-05收治的16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分析其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经处理后,1例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余恢复良好。结论脑血管造影的常见并发症,以神经系统并发症最严重,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需提高穿刺技术及操作技巧,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刘超任向阳马聪敏
- 关键词:并发症
- 左心房黏液瘤相关性颅内多发血管瘤样扩张伴动脉瘤1例
- 2011年
- 1病历介绍
患者,女,48岁,因头痛7d入院。入院7d前持续性头痛,无恶心、呕吐。22a前因左心房黏液瘤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无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
- 马聪敏许晓辉韩月珍刘超
- 关键词:左心房黏液瘤血管瘤动脉瘤
- 高龄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治疗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采取血管内栓塞术结合微创血肿清除术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方法对13例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评估预后,13例患者出院时GCS评分5级者7例,4级者4例,3级者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术结合微创血肿清除术,无具体条件限制,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动脉瘤,特别适合于高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 刘超
- 关键词:高龄颅内动脉瘤
- Binswanger病105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马聪敏刘超焦淑洁
- 关键词:BINSWANGER病
- 倍他司汀片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治疗中采用倍他司汀片与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倍他司汀片与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缓解效果[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ARS)、眩晕残障程度筛查量表(DHI-S)]、脑动脉血流速度及前庭症状[前庭症状指数(VSI)]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观察组DARS与DH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VSI评分[(21.64±4.45)分]低于对照组[(31.19±6.66)分],P<0.05。结论倍他司汀片与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方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取得显著疗效,不仅能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眩晕症状缓解,而且还能加快脑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前庭症状改善水平。
- 张莉刘超黄超许晓辉韦莉婷蔡卫卫
- 关键词:倍他司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脑动脉
-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内皮素及内啡肽水平与中风各辩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 马聪敏郑锐锋张平建杨晓芬魏立平任向阳刘超
- 该课题属于医学领域的研究,其主要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内啡肽(β-EP) 水平与各辩证分型的关系。共122例患者,采用放免法测定ET、β-EP水平 。结果表明:ET、β-EP水平 在二个虚证及三个实证间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Β-EPET
- 出血性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冠心病和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出血性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本组28例中23例恢复良好,3例死于其他并发症,2例死于术后。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是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1、2型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良好。
- 刘超马聪敏
-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病因预后
- 无前驱症状低血糖昏迷误诊1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刘超马聪敏
- 关键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