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试论刑事破产被引量:3
- 2007年
- 刑事破产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该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一定数额的财产损失,行为人对此损失应该予以赔偿,但行为人的财产总和又不足以赔偿被害人或其亲属的财产损失而被宣告破产的一种免责制度。刑事破产制度的确立,可以体现破产法的人道感情、公平理念、效率理念、自治理念等价值取向。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各国的破产法均规定可以对自然人提出破产程序的申请。最近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没有规定自然人破产制度,这是立法的一大疏漏。因此,在我国确立刑事破产制度,对平衡行为人与受害人或其亲属的利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刘黎明
- 关键词:破产法破产制度自然人破产
-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探析被引量:51
- 2005年
- “利益相关者”治理就是要让所有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而为企业的财富创造做出过贡献的产权主体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公司所有者”理解的更新,人力资本因素地位的提高,社会契约理论,管理的伦理道德化及社会本位思潮,是“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产生的理论基础。比较国际上几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较符合我国的法律选择。“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法律价值是社会正义和经济民主,“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利益相关者内涵更加明确。“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并不是最完善的,它只是在诸多的公司治理模式中的一种,但它顺应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单边治理走向多边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趋势。
- 刘黎明张颂梅
- 关键词:公司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理论专用性资产法律选择经济民主
- 破产法利益制衡机制论——兼论职工利益保护被引量:9
- 2002年
- 破产的直接作用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决定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转的信用关系的法律制度形式——债,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的最终公平实现,维护全体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利益,保障正常的经济秩序。可见,破产法的主要价值目标,就是对债权人、债务人、社会利益进行平衡,以维护社会正义。而我国现行破产法体系,却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利,社会利益也因行政手段干预而歪曲与异化,债务人利益被弱化,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破产利益制衡机制的操作性与透明性被破坏。法律制度的缺陷,导致社会秩序的受损,该破产的不能破产,该保护的不能保护,三角链条的锈化,引起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见,在制定新《破产法》的前夕,用破产利益制衡机制重新构架我国破产法体系是必要的。本文对此略作探索,以抛砖引玉。
- 刘黎明阳贤文
- 关键词:破产
- 回应与前瞻——“统一破产法”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破产法律制度不仅标志着一个法域的经济信用程度,而且影响着该法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时下的破产法立法活动,不仅是对现实市场需求的回应,更是要求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作出必要的前瞻。破产法所蕴含的人道感情、公平、效率、自治理念等价值取向以及立法名称、目标模式的选择均体现着法律的正义、包容性和智慧。
- 刘黎明
- 关键词:破产法律制度法域回应法名经济信用
- 行人违章交通事故归责原则异议被引量:1
- 2003年
- 行人与机动车驾驶者均要求有效率地使用道路,管理者也有同样的要求。法律应如何面对各方面的效率需求?何种效率才是法律本身所追求的价值?是否像有的学者所指责的“取效率而弃公平”?本文以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认为该条例所牺牲的恰恰是社会效率。
- 刘黎明陈升华
- 关键词:机动车驾驶归责原则法律经济学异议行人
- 交通事故定责规则及其相关问题的法理学思考被引量:21
- 2001年
- 武汉市公安局颁行的新“交通事故定责规则” ,引起社会关注。该规则关于六种情形下机动车一方不负任何责任的规定 ,背离了尊重人的生命、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法律精神。在世界范围内 ,大多数国家 (尤其是发达国家 )的立法 ,均认为汽车为高速运输工具 ,它对周围的环境构成高度危险。在交通事故中 ,高速运输工具的所有者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因此 ,我国有关交通法规及相关的地方性规则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 1 2 3条之规定 ,而且有背世界潮流 ,甚至是倒退。
- 刘黎明
- 关键词:交通事故通行权生命健康权法律冲突无过错责任
- 美国破产法之偏颇清偿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兼论我国新破产法第32条及相关条款被引量:19
- 2008年
- 破产意味着债务人的财产入不敷出,而且破产财产成为了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如何确保相同地位的债权人获得公平地清偿,是破产法重要的制度价值之所在。我国新破产法与美国破产法一样,确立的偏颇清偿制度,使得权利人可依法对偏颇行为予以撤销。我国新破产法所确立的这项法律制度,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体现了矫正公平和机会公平,也符合实践的需要,但在形式合理性上还有所欠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刘黎明田鑫
- 关键词:破产清算举证责任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