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磊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大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状结肠
  • 2篇结肠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乙状结肠造口
  • 1篇造口
  • 1篇造口并发症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取石
  • 1篇取石钳
  • 1篇自发性破裂
  • 1篇联合胆道镜
  • 1篇结肠造口
  • 1篇结石
  • 1篇肝胆
  • 1篇肝胆管
  • 1篇肝胆管结石

机构

  • 3篇大丰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包磊
  • 2篇朱月清
  • 2篇李庆春
  • 2篇计小刚
  • 2篇单保安
  • 1篇洪亮
  • 1篇丁亚平
  • 1篇吴燕梅
  • 1篇陈健
  • 1篇王源荣
  • 1篇王俊义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取石钳联合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附87例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去除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降低残石率。方法 :1996年 7月~ 2 0 0 2年 6月本院收治胆石症 2 35 6例 ,其中肝内胆管结石 87例 ,通过新型取石钳 ,在纤维胆道镜的指引下 ,取出肝内胆管结石。结果 :87例中有 79例结石完全取净 ,8例结石大部取净 ,但临床症状缓解率、残石率 9%。结论
王源荣朱月清包磊
关键词:取石钳胆道镜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残余结石
两种乙状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结合文献对两种乙状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1996~2004年资料完整的210例两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8例传统的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传统组)中,Miles术87例,Hartmann术11例;造口并发症24例,发生率24.49%,其中造口缺血4例(4.08%),内疝2例(2.04%),造口旁疝8例(8.16%),造口回缩4例(4.08%),造口狭窄2例(2.04%),造口脱垂4例(4.08%)。在112例永久性左下腹腹膜外隧道腹壁造口术(腹膜外组)中,Miles术104例,Hartmann术8例;造口并发症15例,发生率13.39%,其中造口缺血1例(0.89%),造口旁疝4例(3.57%),造口回缩2例(1.79%),造口狭窄1例(0.89%),造口脱垂1例(0.89%),排便困难伴有粪石6例(5.36%)。结论永久性左下腹腹膜外隧道腹壁造口术后造口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的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单保安计小刚李庆春吴燕梅王俊义丁亚平朱月清包磊
关键词: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11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 对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方法 对我院1997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1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乙状结肠修补+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Hartmann术6例,乙状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2例,乙状结肠修补+横结肠造瘘术1例。术中见:乙状结肠下段全层缺血、发黑、坏死、穿孔伴相应系膜发黑坏死共7例,单纯乙状结肠中下段穿孔4例,其中1例合并有直肠癌。11例中有术后病理者9例,其中7例乙状结肠缺血性坏死穿孔并见小血栓,考虑为缺血性肠坏死,2例为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其中1例合并直肠腺癌。11例中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36.36%。结论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临床少见,且以高年病人为主,术前误诊率高,围术期死亡率高。其病因以乙状结肠缺血性坏死和憩室穿孔破裂为主。
单保安计小刚李庆春洪亮陈健包磊
关键词: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