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磊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休克
  • 3篇预后
  • 3篇感染性
  • 2篇休克患者
  • 2篇血乳
  • 2篇血乳酸
  • 2篇预测预后
  • 2篇乳酸
  • 2篇术后
  • 2篇清除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乳酸
  • 1篇血浆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技术
  • 1篇游离钙
  • 1篇游离钙浓度
  • 1篇有机磷

机构

  • 8篇靖江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包磊
  • 2篇郑鹏
  • 2篇杨卫
  • 1篇展小红
  • 1篇张薇
  • 1篇王建江
  • 1篇陈烨
  • 1篇钱煜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液灌流技术应用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技术(HP)应用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抢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AOPP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常规治疗组(n=20),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纳入血液灌流组(n=35),比较两组一般治疗效果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记录并发症。结果血液灌流组治疗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CHE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均降低,且血液灌流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并发症发生率2.86%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应用于AOPP患者抢救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对肝功能的损伤,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包磊郑鹏杨卫展小红
关键词:血液灌流技术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
颅脑手术后精神障碍78例原因及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中治愈50例,好转26例,无效2例。结论:颅脑手术后并发的精神障碍是脑器质性损伤与麻醉、手术创伤、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及时正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多关心和理解患者,在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利于患者康复。
张薇包磊
关键词:术后精神障碍颅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护理
滤过液血浆游离钙浓度评价CRRT患者局部枸橼酸钠抗凝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RCA)中滤过液血浆游离钙浓度与滤器前血浆游离钙和滤器后血浆游离钙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0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行RCA治疗,观察RCA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及内环境指标的变化,血气分析仪检测RCA 2~4h滤器前血浆游离钙、滤器后血浆游离钙、滤过液血浆游离钙和外周血游离钙浓度。结果 RCA治疗前后,Plt、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pH及碱剩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BUN、SCr和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碳酸氢根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滤器后血浆游离钙、滤器前血浆游离钙、滤过液血浆游离钙和外周血游离钙浓度分别为(0.28±0.18)mmol/L、(0.26±0.09)mmol/L、(0.27±0.16)mmol/L和(1.17±0.14)mmol/L。滤过液血浆游离钙与滤器前血浆游离钙、滤器后血浆游离钙浓度呈正相关(r=0.805、0.909,P<0.05),而与外周血游离钙浓度不存在相关关系(r=0.274,P>0.05)。滤过液血浆游离钙浓度评估滤器凝血程度的AUC为0.641[95%CI(0.435~0.846),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和60.7%。结论在RCA治疗的CRRT患者,滤过液血浆游离钙浓度可代替滤器后血浆游离钙浓度评价滤器抗凝效果,减少诊断性失血。
郑鹏包磊王建江杨卫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2021年
研究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46例气管切开患者,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0例,占比21.74%。在基本情况中,男性患者、年龄在50-70岁、有吸烟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患者发生的肺部感染的占比较高,P<0.05;在不同疾病情况中对比显示,咳嗽无力、抗生素使用不当、使用激素、吸痰操作不当、气管湿化不当、切口护理不当、翻身叩背不合格患发生肺部感染的占比较高,P<0.05;住院时间≥14天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天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比较高,P<0.05。46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共检测出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为12株、8株。结论:ICU内医护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熟练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的基本情况,并分析出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陈烨包磊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极其清除率预测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及其乳酸清除率(LCR)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诊断为...
包磊
一种简易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指标建立一种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简易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靖江市人民医院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应用发病后30天改良Rankin评分判断患者预后。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GCS评分,入院时出血量,CT混合征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预后,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钱煜包磊陈明迪
关键词:自发性颅内出血预后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扬泰地区三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ICU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ICU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
包磊郑瑞强刘微丽叶纪录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病死率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及其清除率预测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及其乳酸清除率(LCR)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至2014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诊断...
包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