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荣春

作品数:2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5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原子
  • 10篇原子碰撞
  • 8篇离子-原子碰...
  • 7篇电离
  • 7篇离子
  • 6篇电荷态
  • 6篇高电荷态
  • 5篇电子俘获
  • 5篇高电荷态离子
  • 4篇转移电离
  • 4篇HIRFL-...
  • 3篇原子物理
  • 3篇团簇
  • 3篇氖原子
  • 3篇加速器
  • 2篇单电子俘获
  • 2篇电离过程
  • 2篇电子转移
  • 2篇氧离子
  • 2篇英文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近...
  • 13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6篇卢荣春
  • 21篇于得洋
  • 20篇蔡晓红
  • 13篇邵曹杰
  • 9篇杨治虎
  • 9篇阮芳芳
  • 9篇陈熙萌
  • 6篇王伟
  • 5篇刘惠萍
  • 5篇刘兆远
  • 5篇曹柱荣
  • 5篇马新文
  • 5篇杨威
  • 5篇王强
  • 4篇刘俊亮
  • 4篇宋张勇
  • 4篇吴翠娥
  • 3篇张小安
  • 3篇张明武
  • 3篇祁中

传媒

  • 8篇原子核物理评...
  • 5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高能物理与核...
  • 1篇真空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MeV电子碰撞引起Ta和Au内壳电离截面的测量
2015年
无论对深入理解电子-原子的作用机制,还是在材料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电子轰击原子的内壳电离截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碰撞引起原子内壳电离的实验数据多集中在几十ke V入射能量和中小Z靶原子,其它数据相对比较缺乏。本工作以能量为1.0 Me V电子轰击Ta和Au靶,通过测量靶原子特征X射线的产额,获得其K壳电离截面分别为13.3和10.1 b,L壳电离截面分别为554和338 b。并将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实验测得的K壳电离截面与Casnati、Hombourger理论值、L壳电离截面与Scofield和Born-Bethe的理论值相符。
张检明邵曹杰卢荣春于得洋张月昭王伟刘俊亮蔡晓红
关键词: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在刻度Si(Au)面垒半导体探测器中发现的一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007年
在刻度Si(Au)面垒半导体探测器过程中观察到241Am标准放射源的的峰道址随入射窗的位置及大小的移动现象。猜测原因可能是Au层镀的不均匀导致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增加,但具体原因仍需要进一步分析。由于这对重离子-原子碰撞实验中测量背散射谱极为不利,我们给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固定入射窗的位置及大小,并刻度两套背散射谱仪,其对称放置在靶室内同时测量背散射离子,通过比较便可得到可信的实验结果。
宋张勇杨治虎阮芳芳张宏强邵健雄崔莹谢江山高志民邵曹杰卢荣春蔡晓红
非全裸氟离子与氦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过程被引量:2
2002年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散射离子 反冲离子飞行时间测量技术 ,测量了强相互作用区氟离子与氦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之比 .实验发现 ,该比值随作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本工作能区 ,转移电离现象可视作一个电子被俘获、另一个电子被电离的两步过程 ;He原子二重电离的主要机制为两步机制 .
于得洋陈熙萌杨治虎吴翠娥刘惠萍祁中卢荣春王强马新文蔡晓红刘兆远
关键词:离子-原子碰撞电子俘获氦原子
氧离子与氖原子碰撞转移电离过程研究
2005年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散射离子 反冲离子飞行时间测量技术,测量了氧离子与氖原子碰撞过程中转移电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之比。通过比较,发现测量结果与文献结果的趋势一致,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解释。
张艳萍杜树斌杨治虎陈熙萌于得洋祁忠王强吴翠娥卢荣春刘惠萍丁保卫陈子纯 李兰亭刘兆远
关键词:离子-原子碰撞转移电离单电子俘获加速器
利用HIRFL-CSR开展分子离子复合离解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储存环高精度分子谱学研究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利用HIRFL-CSR开展该项研究的优势,着重论证了HIRFL-CSR分子离子注入实验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通过在HIRFL-CSR实验环上增建一条分子离子注入线,将实验环改造成能兼顾现有物理实验和大分子物理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分子离子复合离解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特别是质量数大于70的分子离子,能显著提高其能量分辨。
蔡晓红于得洋杨建成冒立军阮芳芳卢荣春邵曹杰宋明涛薛迎利王伟
关键词:储存环分子离子
Na离子和Cl离子引起He原子直接多重电离过程的研究
2003年
利用 2~ 8MeV的Naq+、Clq+( q =2 ,3,4 ,5 )轰击氦原子 ,对碰撞的直接多重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反冲离子 -散射离子飞行时间符合技术 ,通过反冲离子飞行时间谱区分不同价态反冲离子 ;利用静电偏转和位置灵敏探测技术区分不同电荷态散射离子 ;结合CAMAC -PC多参数获取系统得到一定价态散射离子所对应的反冲离子电荷态分布谱 ;经分析该谱得到直接多重电离截面与直接单电离截面之比R2 1。讨论了R2
陈熙萌蔡晓红刘兆远马新文于得洋祁中王强杨治虎刘惠萍卢荣春贾志军孟庆华杨耀云
关键词:HE原子离子-原子碰撞钠离子氯离子截面比氦原子
95MeV/u全裸氙离子与氪、氙原子碰撞的电子俘获
电子俘获过程有辐射电子俘获(REC)和非辐射电子俘获(NRC)两种相互竞争的机制[1].REC是指靶电子直接跃迁至离子束缚态,同时发出一个光子带走多余的能量和动量以满足守恒定律.NRC是指靶电子转移至离子束缚态的同时,将...
杨变于得洋蔡晓红邵曹杰薛迎利王伟张明武刘俊亮宋张勇卢荣春阮芳芳武晔虹
关键词:离子-原子碰撞
串联分子泵获得10^(-9)Pa真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介绍了采用两级分子泵串联系统获得 10 - 9Pa真空度的实验研究。实验证明 ,通过串联一台分子泵 ,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对氢气的压缩比 ,显著提高系统的极限压强。
蔡晓红杨晓天曹柱荣张军辉卢荣春杨威郝斌干
关键词:真空获得氢气超高真空系统
低能高电荷态离子与He碰撞中双激发态退激分支比的势能参数
在低能高电荷态离子与He原子碰撞中,双电子转移是一个重要过程,它可细分两个阶段:(1)电子转移过程和(2)激发态退激过程,包括双电子俘获(true double-electron capture(TDC)和转移电离(au...
卢荣春于得洋
HIRFL-CSRe的团簇内靶建设
HIRFL-CSRe的内靶有两种工作模式:团簇靶模式和原子束极化靶模式,团簇靶用于为实验环内的物理实验提供厚度为10<'11>~10<'13>atoms/cm<'2>的氮、惰性气体和甲烷等小分子的气体薄靶.本工作主要是进...
卢荣春
关键词:冷却储存环重离子加速器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