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萍
- 作品数:91 被引量:5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小花棘豆Alternaria oxytropis内生真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的Southern blot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用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小花棘豆Alternaria oxytropis内生真菌野生株(OW7.8)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sac)敲除株(M1),为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以OW7.8和M1为材料,利用PCR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进行基因组Southern blot检测。用PvuⅡ切割M1基因组DNA后,用sac特异性探针对其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呈阴性,表明M1中sac已被敲除;用Eco RⅤ和PstⅠ切割OW7.8基因组DNA,杂交结果呈阳性,说明野生株有sac;用hph特异性探针与M1的PvuⅡ酶切产物进行Southern blot,M1杂交结果呈阳性,说明标记基因hph成功整合到M1基因组中;用hph特异性探针与Eco RⅤ和PstⅠ切割的OW7.8基因组DNA杂交,结果呈阴性。Southern blot检测到OW7.8中有sac中间序列,在M1中被hph替换,证明sac被敲除。sac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OW7.8基因组。
- 珠丽卢萍席领军高峰李玉玲姜凯
- 关键词:丝状真菌
- 内蒙古不同小花棘豆种群苦马豆素及其内生真菌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小花棘豆是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和荒漠区的一种有毒植物,其主要毒性成分为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牲畜采食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给当地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探究内蒙古不同小花棘豆种群植株苦马豆素及其与内生真菌关系。采集内蒙古8个样地120株小花棘豆,利用萃取、离心、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和纯化植物单株和菌丝体的SW,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SW水平,取茎和叶外植体分离培养内生真菌,提取植物和真菌的总DNA,扩增真菌特异序列,利用内生真菌微生物学特征和DNA序列比对进行鉴定。结果显示:8个种群共111株小花棘豆检测出SW,最高水平为369.05μg·g^(-1),平均水平32.78μg·g^(-1),从38株小花棘豆分离培养出内生真菌,纯培养下菌丝体呈松散白色绒毛状,菌落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颜色逐渐呈现灰色、深灰色或褐色至深褐色,内生真菌均测出SW,其水平为0.83~2573.24μg·g^(-1),经微生物学研究及5.8S rDNA/ITS序列比对分析,在属水平上鉴定该内生真菌为Alternaria。有Alternaria内生真菌的小花棘豆植株含SW,无该内生真菌的植株不含SW,培养的Alternaria内生真菌合成了SW。
- 王维夫钱亚光卢萍卢萍何珊李玉玲杜玲
- 关键词:小花棘豆种群苦马豆素内生真菌
-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毒性研究进展
- 本文对内蒙古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DC)的生物学特性、牲畜食用小花棘豆引起苦马豆素中毒的机理、中毒的生态环境因素及其危害和小花棘豆的开发利用进行综述.
- 卢萍赵萌莉韩国栋牛海
- 关键词:小花棘豆中毒机理苦马豆素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小花棘豆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24
- 2007年
-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6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4个引物共扩增出327个位点,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97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287;种内总基因多样性为0.1976,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1653,83.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6.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633,基因流为2.5613,6个种群间有一定遗传分化,但遗传漂变不会引起遗传分化.UPGMA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生态地理条件相似的种群优先聚集.
- 卢萍赵萌莉韩国栋曹雪松张丽
- 关键词:小花棘豆ISSRPCR
- 内蒙古三种棘豆属植物中苦马豆素相关因子的研究
- 棘豆属(Oxytropis)的小花棘豆(O.glabra)、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砂珍棘豆(O.racemusa)在内蒙古的草原区和荒漠区广为分布,它们不仅是有药用价值的经济植物,还有重要的生态和饲用价值...
- 卢萍
- 关键词:棘豆属内生真菌苦马豆素抗肿瘤作用
-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内生真菌的培养与鉴定被引量:35
- 2009年
-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重要毒草,实验结合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其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的白色菌落,后菌体分泌黑褐色的色素物质,分生孢子近圆柱形,有粗且比孢子壁厚的暗色横隔膜,隔膜数1-5个。10个菌株的5.8S rDNA/ITS序列与内生真菌Embellisia sp.L12株的序列高度相似。推测该内生真菌属于Embellisia。
- 卢萍Dennis Child赵萌莉Dale R Gardener吕桂芬韩国栋
- 关键词:小花棘豆内生真菌分生孢子
- 砂珍棘豆ISSR-PCR反应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以砂珍棘豆(Oxytropis racemosaTurcz.)DNA为材料,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DNA模板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和dNTP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经优化试验建立了砂珍棘豆ISSR-PCR反应体系。20μL PCR反应液含有的组分和终浓度分别为:20 ng DNA模板,1 UTaq酶,0.24μmol/L引物,2.0 mmol/L MgCl2,0.15 mmol/L dNTPs。
- 卢萍陈曦赵萌莉
- 关键词:ISSRPCR
- 酵母氨酸还原酶影响真菌中苦马豆素的合成
- 2019年
- 指出了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是一种有毒生物碱,可抑制α-甘露糖苷酶活性,牲畜采食含SW的疯草会引起中毒。前期研究发现疯草小花棘豆的SW由其内生真菌合成,在α-氨基己二酸半醛+谷氨酸+NADPH+H+酵母氨酸+NADP++H2O反应中真菌酵母氨酸还原酶为双向酶,逆反应催化酵母氨酸生成α-氨基己二酸半醛,经一系列反应生成SW,故酵母氨酸还原酶是合成SW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真菌SW合成途径中sac对SW合成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真菌SW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对草原上疯草的防治以及SW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赵利娜卢萍
- 关键词:苦马豆素生物合成
- 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被引量:6
- 1997年
- 通过采集内蒙古兴安盟地区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种子,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栽培.取幼苗期整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并作同株酶谱对照,对其结果采用极点排序法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在分子水平(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着种内分化.
- 卢萍余诞年杨锡麟杨锁成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羊草
- 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旨在获得数目多且活力高的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的原生质体,分析和探讨该内生真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后续外源基因转化奠定基础。利用酶解法对制备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菌丝的原生质体,研究酶解液成分、p H、温度、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时间及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原生质体在TB3培养基上再生后,研究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2.5%(W/V)lysing enzymes、2%(W/V)纤维素酶和3%(W/V)蜗牛酶3种混合酶处理,菌龄为10 d,当酶解温度为30℃、p H5.8、1.2 mol/L Mg SO4为渗透压稳定剂,在80 r/min水平摇床酶解8 h时,原生质体浓度较高,达4.42×105个/m L;酶解时间6 h时再生率最高,达46.7%。
- 呼吉雅卢萍牛艳芳
- 关键词:小花棘豆内生真菌原生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