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安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敦煌干旱区一次降水过程陆面特征模拟被引量:5
- 2004年
-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敦煌双墩子戈壁站取得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陆面模式进行了改进,然后对一次典型较大降水过程的陆面特征及近地层的风、温、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式能对降水条件下的干旱区陆面特征进行较好的模拟,其中对辐射、地表温度的模拟相当好,能量的模拟总体结果令人满意;另外由于本模式专门考虑了近地层的影响,所以对近地层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的模拟结果相当好。
- 王胜张强卫国安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陆面过程降水过程
- 邻近绿洲的荒漠表层土壤逆湿和对水分"呼吸"过程的分析被引量:41
- 2003年
-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2000年8~9月在甘肃敦煌进行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临近绿洲的荒漠戈壁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特征,发现:活动层内土壤空气湿度远离饱和状态,水分以气态和液态两种形态存在和输送;由于绿洲效应影响,临近绿洲的荒漠戈壁不仅近地层空气多为逆湿,而且这种空气逆湿在夜间较强时可以继续向土壤活动层延伸。土壤湿度日变化能清楚地被区分为湿维持(1~6时)、水分损失(7~11时)、干维持(12~18时)和水分补充(19~0时)等4个阶段,其中湿维持阶段的土壤逆湿是最主要的结构特征,这一土壤湿度结构表明夜间土壤可以通过凝结吸收大气水分,它与白天的土壤水分蒸发共同构成土壤对大气水分的"呼吸"过程;活动层土壤逆湿的形成与土壤温度状态、大气逆湿强度和大气稳定度都有关。
- 张强卫国安
- 关键词:荒漠土壤湿度绿洲效应土壤水分野外观测
- 土壤风蚀定量评价
- 赵爱国侯旭宏卫国安冯起李宏
- 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测量水、冰、雪的蒸发量。它通过电路的特殊调试,将二次重量之差(kg)转换成蒸发量(mm),克服了现有技术繁琐的操作方法,减少实验人员的劳动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在线连续自动观测水、冰、雪的蒸发量的变化,...
- 关键词:
- 关键词:土壤风蚀
- 西北地区戈壁局地陆面物理参数的研究被引量:75
- 2003年
- 采用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9月在敦煌戈壁上观测的陆面过程资料 ,分析了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壤湿度的关系以及土壤热传导率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初步给出了具有试验基础的戈壁局地反照率和土壤热传导率的多因子参数化公式 .并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发现试验资料拟合的参数化公式能够比较好地反映降水等气候因子引起的动态变化 .
- 张强王胜卫国安
- 关键词:戈壁地表反照率土壤湿度太阳高度角
- 通风防辐射温湿度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防辐射温湿度仪,其结构是先用固定螺栓将温湿传感器、感应元件固定在内通风筒内,然后用固定支件将内通风筒悬空固定在同一中心线的外通风筒内,外通风筒上部装有通风电机,通过螺栓将置于通风电机上部的防雨通风罩...
- 侯旭宏赵爱国卫国安冯起
- 初夏敦煌荒漠戈壁大气边界结构特征的一次观测研究被引量:71
- 2004年
- 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加强期在甘肃省敦煌市气象站进行的风、温、湿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典型干旱区大气边界层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边界层厚度总体而言明显偏高,对流边界最高层厚度可超过4000m,稳定边界层也在1000m左右的高度;2750m附近为风向转变高度,其下全为偏东风,其上全为偏西风,这个风向转变高度有一定日变化,在观测的9天内每天的日变化规律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边界层风速切变较大,大多数时候有低空东风急流出现,急流最强可达到近20m·s-1,急流高度在500m左右;边界层内比湿廓线有时在大约500m高处出现逆湿,一般以夜间更为显著。
- 张强卫国安侯平
- 关键词:低空急流
- 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地表辐射与能量特征分析被引量:32
- 2005年
- 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2002年在敦煌加强期的资料,分析了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辐射和能量特征。研究表明:白天,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温度和近地层大气温度很高,和戈壁的地表温度接近;在多数晴天夜晚,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温度和近地层大气温度要低于戈壁的值。总辐射、反射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的值都很接近荒漠戈壁的值,日积分通量分别为24.48,6.1,41.42MJ.m-2.d。绿洲—戈壁过渡带的感热、潜热和地表热通量的日积分值分别为6.58,1.60和0.38MJ.m-2.d。同时,在绿洲—戈壁过渡带有较强的水平湍流输送。
- 王胜张强卫国安
- 关键词:地表辐射地表能量
- 绿洲对其临近荒漠大气水分循环的影响——敦煌试验数据分析被引量:33
- 2002年
-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2000年5~6月在甘肃敦煌进行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干旱区临近绿洲的荒漠戈壁大气湿度特征,并根据它们在不同风向下的表现揭示出了绿洲对其临近荒漠戈壁大气水分输送的影响.研究了在绿洲影响下大气的逆湿和负水汽通量与风向和大气稳定度的关系,说明大气逆湿和负水汽通量的出现不一定完全相关,小时平均量有时表现出负梯度输送的特征,并且给出了负梯度输送出现概率的日变化以及大气稳定度对负梯度输送的影响.
- 张强卫国安黄荣辉
- 关键词:水分循环
- 干旱区荒漠戈壁土壤结构参数和热力参数的垂直变化被引量:7
- 2003年
- 本文利用 2 0 0 0年 10月 2 7日在西北干旱区敦煌戈壁提取的土壤样本的实验室的测量结果 ,分析了 80cm深度内的土壤组分、土壤容重、土壤湿度、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结构参数以及土壤热传导率、土壤热容量、土壤比热和热扩散率等土壤热力参数的垂直分布特征 ,结果发现土壤容重随深度的变化受土壤孔隙度影响比较明显 ,并与土壤孔隙度变化成清楚的反相关 ;受土壤湿度变化的影响则不明显。土壤热传导率、土壤热容量、土壤比热和热扩散率等土壤热力参数的垂直变化与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结构参数的变化均有关 ,与前者基本正相关 ,与后者基本负相关 ;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则不明显。这说明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的变化对土壤热力参数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土壤热力参数的实验室测量结果与野外观测结果比较接近 ,验证了野外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 张强卫国安王胜侯旭宏
- 关键词:野外观测
- 降水条件下的典型干旱区陆面特征模拟验证被引量:9
- 2006年
-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在敦煌双墩子戈壁站取得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对陆面模式中反照率、相似性函数及地表粗糙度(动量粗糙度,标量粗糙度)3个方面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然后对一次典型降水过程的陆面特征及近地层的风、温、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式能对降水条件下的干旱区陆面特征进行较好的模拟,其中对辐射、地表温度的模拟相当好,而对能量的模拟虽然还有要改进的地方,但总体结果令人满意;另外改进后的模式对近地层的温度和湿度的模拟也有明显的改善.
- 王胜张强卫国安
-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陆面过程降水过程反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