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本康 作品数:266 被引量:709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评价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们收治的22例行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21例.年龄41~65岁,中位年龄52岁.尿隐血阳性12例.病程3个月~5年.行膀胱镜检查对病变区进行观察,并取黏膜行病理检查.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行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膀胱炎组织学评分,计数镜下浸润淋巴细胞、布氏巢或囊腔数量,记录残余尿量,将上述评分及数值进行自身对照的统计学分析,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2例患者在疗程结束后,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膀胱炎组织学评分,以及镜下计数浸润淋巴细胞、布氏巢或囊腔数量及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指标均有所下降或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患者连续2次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后出现一过性全身皮肤瘙痒,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明确,无严重并发症,为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倪永梁 王海新 周强 史本康关键词:透明质酸钠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等离子切除和钬激光切除治疗膀胱侧壁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术(PKRBT)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在治疗膀胱侧壁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膀胱侧壁单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KRBT组24例,HoLRBT组28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肿瘤基底活检获取情况及术后复发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手术时间更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更低、更容易获得肿瘤基底组织活检(P<0.01),而膀胱穿孔发生率、肿瘤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比PKRBT更安全、高效,可作为较小的膀胱侧壁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对于较大的肿瘤,术者须根据患者的尿道及肿瘤的实际情况进行术式选择。 董礼明 邢绍强 张学峰 孙长海 史本康关键词:钬激光 经尿道切除 膀胱肿瘤 基于盆腔精准解剖的“两区三段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在肥胖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为降低肥胖患者膀胱癌根治术的手术难度,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开展了盆腔相关解剖研究,进行了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的手术改良。 史本康 陈守臻 朱耀丰 王适雨 于猛关键词:肥胖患者 应用球海绵体肌瓣转位治疗女性复杂尿瘘 被引量:5 2000年 徐祗顺 傅强 韩邦旻 陈钦忠 刘玉强 史本康关键词:女性 尿瘘 球海绵体肌 转位 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附71例报告) 被引量:2 2002年 徐祗顺 傅强 刘海南 赵升田 刘玉强 玄绪军 史本康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外科手术 基于多模态表征和因果推理的外科手术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模态表征和因果推理的外科手术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在普通手术场景上深入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术技能分析及评估。本发明从数据和算法框架这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两个核心内容来提升手术技能的评估... 杨硕 李岩 吕林琛 陈立朋 俞能旺 史本康一种新型骶神经孔穿刺定位方法的初步确立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骶神经孔特征,确立一种新型的骶神经穿刺定位方法,帮助临床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8例接受骶神经调控术(SN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骶尾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影像,在第3骶孔水平线测量一侧骶髂关节下缘至同侧第3骶孔内上缘距离(D1)、同侧第3骶孔内上缘至骶中线的水平距离(D2),计算二者比值(D1/D2),用于术中精确定位骶神经孔。分析本组患者的测量数据特点和穿刺结果。结果共纳入患者158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49.0±16.9)岁,平均D1、D2、D1/D2分别为(29.6±4.9)mm、(13.8±3.2)mm、(2.2±0.6)。相较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D1[(28.7±4.2)mm vs.(30.7±5.5)mm,P=0.010]及D1/D2均较大[(2.1±0.5)vs.(2.4±0.7),P=0.001]。少年组D1小于成年组[(25.7±5.4)mm vs.(29.8±4.7)mm,P=0.006]。采用本定位方法在术中精确定位后,15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52例(96.20%)患者术中神经反应应答非常好,2例(1.27%)患者应答良好,4例(2.53%)患者应答一般。结论骶3神经定位点的位置大约位于骶髂关节下缘至骶中线连线中内1/3处。通过X线测量骶髂关节下缘至骶中线的水平距离,并在体表进行骶神经孔定位,有望成为辅助SNM中定位电极置入点的可靠方法。 徐磊 杜飞 王文富 陈立朋 史本康 李岩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 体表定位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局部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探讨 史本康 朱耀丰 陈守臻应用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系疾病53例报告 被引量:1 2006年 王金 徐祗顺 史本康 刘玉强 徐中华 辛健 陈军关键词:钬 激光 泌尿系疾病 腔内治疗 女性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尿流动力学表现及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表现,探讨糖尿病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8例女性糖尿病患者(观察组)的尿流动力学检查资料,对其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初始尿意膀胱容量(FDV)、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at Qmax)、最大膀胱容量(MCC)等进行统计,并与28例因其他原因行尿动力检查且结果正常的女性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为(10.4±7.6)mL/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4.1)mL/s(P<0.01);残余尿量为(223.8±247.8)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11.3)mL(P<0.01);初始尿意容量为(286.1±157.9)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6±71.4)mL(P<0.05)。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为(20.6±19.1)cmH2O,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11.1)cmH2O(P<0.05);最大膀胱容量为(514.3±163.2)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9±90.3)mL(P<0.05)。观察组发生糖尿病膀胱病(DC)16例(57.1%)、逼尿肌过度活动(DO)5例(17.9%),膀胱出口梗阻(BOO)3例(10.7%),4例(14.3%)逼尿肌肌力正常。对照组逼尿肌肌力均正常。结论糖尿病显著影响女性患者的膀胱感觉功能和逼尿肌功能收缩功能,导致尿流率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残余尿量增多。DC是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DBD)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部分患者可出现DO和BOO症状。 冯小迪 史本康关键词:膀胱功能障碍 糖尿病 尿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