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林祥

作品数:54 被引量:46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工资
  • 9篇企业
  • 6篇低工资
  • 6篇最低工资
  • 5篇转型经济
  • 5篇垄断
  • 5篇民营
  • 5篇工资差距
  • 4篇实证
  • 4篇资本
  • 4篇民营化
  • 4篇非国有
  • 3篇第一次全国经...
  • 3篇信息不完备
  • 3篇中国经济
  • 3篇中国经济转型
  • 3篇实证研究
  • 3篇收入差距
  • 3篇私有
  • 3篇企业工资

机构

  • 48篇南京财经大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上海财经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3篇江苏开放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上海商学院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马里兰大学巴...

作者

  • 54篇叶林祥
  • 4篇左秀平
  • 4篇李实
  • 4篇王万珺
  • 4篇方超
  • 3篇左秀平
  • 3篇张运峰
  • 2篇沈坤荣
  • 2篇罗楚亮
  • 2篇邓伟
  • 2篇白先春
  • 2篇杨灿
  • 2篇童亚军
  • 1篇周绍东
  • 1篇罗建兵
  • 1篇钱书法
  • 1篇张月友
  • 1篇冉启英
  • 1篇李庆海
  • 1篇刘志国

传媒

  • 4篇统计与决策
  • 4篇财经研究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商场现代化
  • 2篇经济社会体制...
  • 2篇中国劳动
  • 1篇经济纵横
  • 1篇经济研究
  • 1篇江淮论坛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改革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新兴经济体高通胀——以中国通胀为例
2014年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仍在继续升温,特别是金砖大国中国,严重影响全球经济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本文将基于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现象,以新兴经济体大国中国为例,深层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通胀现状,提出应对通胀的中国式治理对策。
宋月萍叶林祥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准备金率
信息不完备与市场合约执行机制——以转型经济为背景的文献综述
2007年
市场的本质是交易,但在信息不完备时,很多有利可图的交易无法达成。本文通过对转型经济中合约执行机制有关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正式合约执行机制能解决或减轻交易的信息不完备。当正式合约执行机制不存在或不适用时,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能补充或替代正式合约执行机制,从而提高市场效率;但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有时会产生排他性和价格合谋。因而,在转型经济中,采取积极而切实的措施发展司法体系就至关重要。
叶林祥
关键词:信息不完备
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的分析
转型经济的一个共同任务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但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不是从民营化国有企业而是从放松对非国有企业进入的管制开始的。转型之初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一旦政府放松对非国有企业进入的管制,那么非国有经济就会飞速发展起来。...
叶林祥
关键词:民营化经济转型非国有经济
文献传递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利用最新一轮开展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测量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用子代-父辈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结构性流动率高于循环性流动率,教育向上流动趋势明显;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结合逐项回归思想发现父亲对子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效应高于母亲,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每提升1年,子代接受学历教育年限数将提高0.31年和0.234年;对性别做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对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依赖性更强,男性则对母亲具有更强的依赖性,而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的变化趋势。
方超叶林祥
关键词:教育公平
最低工资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2007年和2013年的微观调查数据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宏观经济数据,研究最低工资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包含流动人口的城镇居民比只包含城镇户籍人口的城镇居民改善收入差距的作用更明显,说明多数流动人口被沦为低收入群体。进一步将工资不平等作为衡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结果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缩小低收入群体与中间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仅能直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还能间接促进中间收入群体收入的提高,对高收入群体影响甚微。
叶林祥王辉吕文慧童亚军
关键词:最低工资基尼系数工资不平等收入差距
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分析
2021年
2017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大豆收储制度改革,由此前的目标价格制度改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政策,目标在于探索收储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调动农民生产大豆积极性,同时为主粮收储制度改革提供政策经验。本文利用2012~2018年全国19个具代表性的大豆生产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大豆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执行阶段不同,其对大豆生产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政策实施过渡期和第一年,政策对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其他年份不显著,且政策效果递减。究其原因在于,过渡期大豆对玉米的替代效应促使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政策实施第一年,农户预期值较高,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增长显著;而第二年及以后,由于上年的种植收益不甚理想,大豆种植面积仅小幅增长,且同期产量下降,意味着单产下降,这种平均化的补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粗放式经营。建议提高科技水平、优化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政策,兼顾效率与公平,注意补贴的幅度与弹性,坚持市场调节为主的基本方向。
吕文慧叶林祥曹晨
转型经济的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研究述评
2008年
在转型经济中,当正式合约执行机制不适用时,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能补充或替代正式合约执行机制。但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有时会产生排他性和价格合谋等问题。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司法力量开始培育出来。以司法力量为实施保障的正式合约执行机制降低了与新客户的交易风险,并且有利于专有投资的形成,因此能够逐渐克服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的不足。
叶林祥钱书法
关键词:信息不完备转型经济
中国就业波动的福利效应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文章从随机冲击对消费影响角度,把经济波动福利效应分成风险效应、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通过构建单要素生产模型分别说明了就业波动具有风险效应和水平效应。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表明,就业波动福利影响主要是风险效应。
张运峰叶林祥
关键词:就业波动福利效应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格局变化及应对思路被引量:11
2022年
基于1998—2020年度和2015年1月—2021年6月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Rotterdam模型,从国内需求、进口价格、贸易形势等多角度剖析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巴西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第一来源国,美国降至第二位;巴西和除三大进口来源国外的其他国家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地位不断加强,随中国大豆进口支出增加,对其进口增加较为明显;阿根廷贸易地位削弱,有被其他国家超越的趋势;贸易争端、不同进口来源国国内政策也对中国大豆进口格局产生影响。现阶段,美国与其他进口来源国均存在竞争关系,巴西与阿根廷则为互补关系,其他国家与阿根廷为互补关系,与巴西存在竞争关系。鉴于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及其他影响进口需求因素,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大豆进口商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与因素,及时转变进口策略,促进大豆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降低贸易集中化风险,优化进口成本,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同时增加替代品进口,适度提高国内大豆供给、降低消费者需求。
吕文慧叶林祥方超
教育对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公共教育扩张政策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
2022年
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是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点议题。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最新一轮研究数据,基于公共教育扩张政策提供的自然实验,对教育与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作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城乡居民主观幸福的自我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居民自评幸福的比例为72.73%,高于农村居民的72.54%;(2)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发现城乡居民接受学历教育年限提高1年,主观幸福感将提高0.006个单位值,证伪了“教育与幸福悖论”的存在;(3)利用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发现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随学历教育层级变化具有异质性的特征,义务教育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接受大学教育能将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提高0.265个单位值。最后提出深化教育事业改革、提高人民幸福感的相关政策建议。
方超叶林祥
关键词:教育城乡居民幸福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