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方法检测线索细胞的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杨海梁宗夏王筑周淑勤杨峰吕惠荣
- 关键词:线索细胞细菌性阴道病致病因子
- 五虫通络胶囊对冠心病、脑梗死30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的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五虫通络胶襄对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冠心病、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组用五虫通络胶囊,观察2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虫通络胶囊能明显改善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是改善心、脑组织缺血,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 商风英黄时浩罗伟民李绪娴吕惠荣曾永青
- 关键词:脑梗死
- 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区分革兰阳性与阴性细菌血流感染的价值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G+菌37例,G-菌32例,比较G+菌及G-菌感染患者血PCT、CRP、NEU%变化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G-菌感染者PCT、CRP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29.85、2=17.82,P<0.01);NEU%升高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0,P>0.05);G-菌感染者血PCT、CRP、NEU%同时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15.52,P<0.01);G-菌感染者PCT≥10 ng/mL的比例明显高于G+菌感染者(2=24.09,P<0.01)。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829、CRP为0.728、NEU%为0.564、3项串联结果为0.859;以PCT≥0.5 ng/mL为临界值鉴别G+菌与G-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87.5%;以CRP>10 mg/L鉴别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度为48.65%;以NEU%>70%鉴别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37.84%。结论血PCT、CRP水平测定有助于迅速区分G+菌及G-菌所致的血流感染,PCT优于CRP;当PCT、CRP、NEU%3项指标均升高且PCT≥10 ng/mL时G-菌血流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 唐跃华李伟强杨小兰吕惠荣
- 关键词: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叶酸及维生素 (Vit)B12 水平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微粒子发光法 (测定Hcy及VitB12 )及离子捕捉法 (测定叶酸 )检测CHD组 (A组 )、其它心血管疾病组 (B组 )和健康对照组 (C组 )各 30例受检者血清Hcy、叶酸、VitB12 水平。结果 A组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 ;A组血清叶酸含量明显低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 ;A组血清VitB12 含量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及C组 (P <0 0 5 )。结论 血清Hcy水平的升高与CHD可能有明显的关系。叶酸和VitB12
- 李沅洲郑国安董春华李桂平陈爱文钟思干吕泽峰吕惠荣罗小英廖晓星
-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与相关性被引量:5
- 2006年
- 李沅洲郑国安董春华李桂平陈爱文钟思干吕泽峰吕惠荣罗小英廖晓星
- 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损害7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因急性缺氧引起的损害。方法总结103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中有心脏损害者75例的心电图表现和心肌酶改变。结果治疗后心电图正常44例,好转2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达94.29%。急性酒精对心脏损害程度与中毒的时间和程度呈正比。重度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心脏损害比神经系统损害更易致死。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的损害大多数是可逆的。早期做血液透析治疗,静脉点滴营养心肌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损害可很快恢复。
- 刘子永罗小英吕惠荣
-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心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