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煖 作品数:13 被引量:20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功能性排便障碍是罗马Ⅲ专家委员会在近年研究基础上,对功能性肛门直肠病诊治标准进行修订后,将功能性便秘的出口梗阻型归入功能性肛门直肠病中,称为功能性排便障碍,主要包括盆底失弛缓和排便时直肠推动力不足所引起的排便困难。... 刘梅娟 程凤平 邹莹莹 王莉慧 吴嘉煖关键词:功能性排便障碍 生物反馈治疗 依从性 影响因素 食管动力和反流事件在声带息肉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和胃食管反流与声带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就诊于南方医院的声带息肉患者32例,采用36通道ManoScan360^TM 固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high—resolutionesophagealmanometry)和Zephr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uhichannelintralumminalimpedancecombinedwithpH—metry,MII—pH)便携系统进行监测,观察食管上、下括约肌压力、食管动力分段特点及咽喉反流、胃食管反流事件及反流物性质,并与16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结果声带息肉组较对照组平均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持续时间、松弛恢复时间、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均缩短,食团内压最大平均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4、2.624、2.310和-2.397,P值均〈0.05)。声带息肉组咽喉反流发生率为40.6%(13/32),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50.0%(16/32)。声带息肉组与对照组咽喉酸反流次数中位数(肘[P25;P75])分别为0.5[0.0;3.5]和0.0[0.0;0.0]次,酸反流时间分别为0.1[0.0;1.7]和0.0[0.0;0.0]min,酸清除时间分别为3.5[0.0;53.5]和0.0[0.0;0.0]S,DeMeester评分分别为14.8[1.6;31.3]和1.8[1.1;4.1]分,总计液体反流次数分别为46.5[25.3;69.0]和32.5[20.0;36.3]次。声带息肉组咽喉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酸清除时间、DeMeester评分及总液体反流次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81、2.767、2.767,2.344及1.980,P值均〈0.05)。结论声带息肉部分患者存在食管上、下括约结构与功能障碍,存在咽喉反流和胃食管反流,反流事件以立位酸反流为主。 张蕊 李湘平 王路 吴嘉煖 曾芳芳 李衍菲关键词:声带 息肉 咽喉反流 胃食管反流 17例胡桃夹食管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胡桃夹食管(NE)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7例胡桃夹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胡桃夹食管患者中,胸痛14例(82.4%),后背痛1例(5.9%),咽部不适6例(35.3%),反酸4例(23.5%),嗳气5例(29.4%),吞咽困难3例(17.6%),烧心4例(23.5%)。内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64.7%),慢性胃炎伴食管糜烂1例(5.9%),十二指肠糜烂2例(11.8%),十二指肠球炎2例(11.8%),食管裂孔疝1例(5.9%)。食管测压发现,远端收缩积分(DCI)>8 000 mm Hg.s.cm 4例(23.5%),5 000~8 000 mm Hg.s.cm10例(58.8%);食管远段(LES上沿以上11.0 cm)波幅>180mm Hg 3例(17.6%),食管近段(LES上沿以上3.0 cm)波幅>180 mm Hg 9例(52.9%),食管中段(LES上沿以上7.0 cm)波幅>180 mm Hg 8例(47.1%);8例中段波幅增高患者中,1例近段波幅同时增高,2例远段波幅同时增高。24 h pH监测显示,De Meester评分阳性2例(11.8%);酸反流次数增多1例(5.9%),弱酸反流次数增多2例(11.8%),弱碱反流次数增多2例(11.8%),总反流次数增多2例(11.8%)。结论 NE临床表现多样,高分辨食管测压是诊断NE的有效方法,NE的病因不明,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或是某一食管运动异常的早期表现。 邹莹莹 黄颖 吴嘉煖 程凤平 刘梅娟 彭阳 李静 王莉慧关键词:临床症状 内镜 慢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多中心临床调查 被引量:102 2009年 目的分析慢性便秘(CC)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情况以及CC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07年3~5月北京市10家医院561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门诊CC患者进行调查,填写Zung焦虑、抑郁(SAS、SDS)自评量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等。按性别分组并按便秘严重程度分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CC患者SAS、SDS评分异常分别占29.7%、50.7%。女性重度便秘患者合并焦虑状态及中重度抑郁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非重度便秘患者,男性重度便秘组与非重度便秘组间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患者在SF-36量表中8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重度CC患者生活质量损害更大。结论CC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随便秘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门诊CC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高,女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障碍与便秘的严重程度关系更大,故应加强这些人群的精神心理状态的评估并重视CC的心理治疗。 吴嘉煖 刘晓红 刘巍 柯美云 方秀才 赵洪川 张玫 谢鹏雁 郝建宇 徐欣萍 钱冬梅 徐宝宏 蓝宇 龙峻标关键词:慢性便秘 生活质量 3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的护理研究 目的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食管测压是食管动力检测的首选方法.随着导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近年高分辨率测压系统(HRM)终于面世,与传统水灌注测... 刘梅娟 程凤平 邹莹莹 吴嘉煖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测压 护理 利用高分辨食管测压比较正常人吞咽液体食团及固体食团的食管动力学差异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吞咽液体食团及固体食团时的食管动力学差异。方法纳入2016年1-12月40名吞咽正常的志愿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比较吞咽液体食团及固体食团时,食管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1)食管上括约肌动力学差异:吞咽液体食团时,松弛后残余压大于吞咽固体食团(P=0.000),松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体部动力学差异:吞咽液体食团时,食管全段蠕动波幅度显著低于吞咽固体食团(P=0.003);食管全段蠕动波传递速度快于吞咽固体食团(P=0.000);食管近段蠕动波持续时间慢于固体吞咽(P=0.002)。(3)下食管括约肌动力学差异:吞咽液体食团时松弛后残余压、松弛率以及松弛持续时间均大于吞咽固体食团(P<0.05)。结论两种食团吞咽在食管动力学参数上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中可为单独设立吞咽固体食团时的参考值提供依据。 邹莹莹 黄颖 刘梅娟 程凤平 吴嘉煖 王莉慧关键词:吞咽 食管动力学 护理 咽喉反流在声带白斑及早期声带癌发病中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研究声带白斑及早期声带癌的咽喉反流情况。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因声带白斑及声带癌( T1、T2)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抽烟、饮酒等生活史采集,24小时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并设16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结果声带癌组19例患者咽喉反流阳性5例(26.3%),声带白斑组17例患者咽喉反流阳性6例(35.3%),对照组2例(12.5%)。声带癌组、声带白斑组咽喉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和酸清除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但咽喉反流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声带癌组胃食管反流阳性5例(26.3%),声带白斑组4例(23.5%),对照组1例(6.3%)。声带癌组DeMeester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食管反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声带白斑组DeMeester评分、胃食管反流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监测三组反流事件均以立位酸和弱酸性反流为主,反流物性质以酸性和弱酸性反流为主。声带白斑组立位弱碱反流、卧位酸反流、卧位弱碱反流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值均<0.05),而在声带癌组中,无论是立位或卧位反流物的性质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声带癌和声带白斑患者发生咽喉反流、胃食管反流与吸烟史、饮酒史均未发现相关关系( P值均>0.05)。结论声带白斑及早期声带癌患者咽喉反流阳性比率较高,但反流与声带癌变的相关性缺少统计学支持,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论证。应重视反流内容物非酸反流对声带黏膜的损伤。 李湘平 黄柞峰 吴婷 王路 吴嘉煖关键词:白斑 声带 咽喉反流 氢离子浓度 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直肠测压不同检查体位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体位对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对20名健康志愿者及2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左侧卧位及坐位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2种体位受试者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高压带长度、肛管最大收缩压、不协调性模拟排便比例、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感阈值、急迫排便感阈值、最大耐受量等参数的差异。结果不同体位健康志愿者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便秘患者坐位不协调性模拟排便比例低于左侧卧位(P<0.05),其他肛管直肠测压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卧位和坐位对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可采取坐位检查且该体位更符合排便生理。 王莉慧 刘梅娟 程凤平 邹莹莹 吴嘉煖关键词:高分辨率 肛管直肠测压 体位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胃肠道损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31 2008年 吴嘉煖 刘晓红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 胃肠道副反应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过程的依从性,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比例占41%,患者对来院门诊治疗的依从性最高,达54%,改善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次之,为43%,家庭训练的依从性最差,仅39%,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P<0.05)。结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总体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提高并巩固疗效。 刘梅娟 程凤平 邹莹莹 王莉慧 任渝棠 吴嘉煖关键词:功能性排便障碍 生物反馈治疗 依从性 影响因素